【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化传统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化传统

[张冬菜]东北满族地区皮影戏的个案考察
——岫岩皮影戏研究
  作者:张冬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3-25 | 点击数:19370
 
但是,根据我们的观察,愿影之娱乐性已大为减弱,对观众的吸引力不如从前。当场看演出的主要是邵家的人和邻居的几个孩子。开演的时候,全场观众有十几人,小孩占大多数,到第一场结束时,已经走了一半。演出第二场时,女子都进屋看电视去了,孩子也跑光,几个男子为了消磨时间,索性在台下玩扑克。等到演出结束时,现场除了我们和艺人,就剩下邵家参加仪式的两人。
吉祥班原本有四个艺人,除了吕正业,还有唐仁广、唐义亮、唐仁亮三位。唐仁亮因故无法前来,整晚演出只有三位艺人。吕正业说,一般不能三个人唱,忙不过来,但也只好勉强应付。由于人手不足,演出效果不甚理想。当晚三个人的分工如下(图4):
唐仁广:负责拿影、翻影卷,唱大嗓(主要是净、丑),位置在影窗的中间偏左。
唐义亮:掌鼓板,兼负责锣、钹,主唱生和花旦,位置在唐仁广之右,居影窗最右边。
吕正业:拉四弦、吹唢呐、打鼓,位置在后场,与影窗的距离有一米多,正对着影卷的位置,唱的时候要边看影卷,不掐嗓。
通常情况下,拿影至少要两人,一人拿上影,一人拿下影。后者还需要翻影卷。由于唐仁亮的缺席,唐仁广一人拿影,同时还要演唱,颇有些招架不住。在武场打仗的场面时,唐义亮还得帮忙拿影。如此捉襟见肘,大大影响了演出的效果。幸好东家以还愿为目的,对演出水准不是很在意。这正好说明,唱影还愿注重的是仪式性功能,其娱乐功能占次要地位,且因其他娱乐方式的冲击,唱影的娱乐功能正不断弱化。
 
三、从岫岩皮影看满族文化对皮影戏的影响
 
岫岩县是满族的重要聚居地,唱影的满族艺人自然也多。我们采访过的班主中就有几位是满族人。《深谷幽兰——辽东皮影影系略述》一文提到:“以岫岩为轴心的辽东影系在长达200年的发展过程中,共改写改编影卷数百部。其中有85%出自岫岩皮影艺人之手,包括较著名的《粉妆楼》、《施公案》、《彭公案》等。”(成桂书、于永春,1999:48)这个数字是否准确,不好断定。但是,岫岩、凤城等辽东地区,唱影的主力军应当是满族人。至于影卷是否出自他们之手,则有待推敲。
有学者把岫岩和其他东北满族地区所流行的皮影戏称为“满族皮影”。据笔者所见,这个概念是赵凤山提出的。他在《谈东北地区满族皮影》一文中提出:“满族皮影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是东北地区很古的一种艺术形式。她诞生于古人类灵魂崇拜时期,与其他地区皮影相比具有独特的造型观念、造型功能及造型特征。”(赵凤山,1996:75)他认为东北满族皮影源于满族萨满教的“借影还魂”法术,“以萨满教文化为根基,以满族为主体”,并且把岫岩皮影作为“满族皮影”存在的例证,认为:“岫岩满族自治县满族先人大部分是从长白山、黑龙江迁移过来的,从很古至今这里一直流传着满族皮影戏。”(赵凤山,1996:76)认为东北皮影产生于远古的萨满教信仰,由居住在东北地区的古民族创造并传承给满族人,这是没有多少根据的猜想,亦不符合我国皮影戏的发展历史与满族地区皮影戏的现状。该文还有颇多商榷之处,笔者不便在此展开。就岫岩皮影来说,根据我们的调查,它跟东北其他地区的影戏一样,信奉的祖师爷(行业神)是南海大士,与萨满教并无瓜葛,而且在影人造型、剧本、演出习俗、表演形态等方面都与河北滦州影戏相近,可以肯定是滦州影系的分支,而不是“从很古至今”流传下来的“满族皮影”。
笔者以为,用“满族皮影”这个称呼来指代东北满族地区的皮影戏是不大合适的,在字面上容易引起歧义。东北是多民族混居的地方,唱影的艺人除了满族,还有汉族、蒙古族、锡伯族等。我们不能因此用“汉族皮影”、“蒙古皮影”等名词来称呼这些民族的影戏活动。我们在岫岩、盖州等地采访的时候,曾经针对“满族皮影”询问过当地的文化工作者。他们反映说:满族早就汉化了,这里的皮影和其他皮影都一样,并不是满族人自创的。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万建中]论崖葬的文化意蕴
下一条: ·[於芳]岭南麒麟舞的兴衰
   相关链接
·[徐嘉抚]辽西皮影戏伴奏音乐的文化解读·[杨志伟]新媒体在罗山皮影戏保护和传承中的作用
·[杨镕]国家级非遗环县道情皮影戏的田野调查报告及反思·[马娇娇]皮影戏民俗文化的嬗变及对乡村社会资本的影响
·[马娇娇]执守与嬗变:当代关中地区皮影戏民俗文化研究·[王卫华 孙佳丰]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当代传承
·[吴凤玲]民众生活中的岫岩满族皮影戏及其传承保护·[周全明]生活的艺人与艺人的生活
·中国皮影戏的前世今生·8旬老人拍皮影40年 记录辽西山乡巨变
·[王晓涛 朱吏]传统戏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李慧]深山中的皮影绝唱
·40年演出15000场 皮影戏老艺人讲述非遗传承五年巨变·[吴衍发]安徽长集淮派皮影戏调查与研究
·陆丰皮影戏被认定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跨界融合 创新实验
·皮影戏《花木兰》获国际木偶大奖·皮影戏其实有更多的可能性
·传承非遗技艺的“90后”·伊玛堪说唱“嫁接”皮影戏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