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之文明 一只文化的蛤蜊
“夜幕笼罩着古老的传说,风轻桨橹摇。”
田横镇得名田横,可上溯至秦末汉初田横五百壮士的传说。它所归属的即墨市,东临黄海,南依崂山,是大汶口文化的原生之所,在《战国策》、《国语》、《史记》等历史典籍中多有记载,自古即为人文荟萃、名贤辈出之地。
田单破燕、王吉立朝、童恢驯虎等,是即墨名垂青史的人物和脍炙人口的故事,而田横入海、田横祭海等则是即墨海洋文明的代表。因海生贝,在即墨,有只可爱的“贝贝”,它不是奥运福娃,而是“海娃”。“海娃贝贝”是“田横祭海节”的吉祥物,其原型是当地特产海鲜——文蛤,有记者笑问:莫非这里的蛤蜊都有文化?
“田横祭海节”原名“上网节”,已有500余年历史。每年谷雨前后,田横渔民在修船、添置渔具等生产准备工作就绪后,把渔网抬上船,便开始祭海,俗称“上网”。如同春节,这一天是渔村最热闹的日子。
从2004年开始,田横镇主政者精心策划,决定以祭海节为突破口,打造田横祭海民俗文化品牌。活动时间由原来的几个小时延长为3月18日前后的周末三天,活动范围也由周戈庄扩展到黄龙村、羊山后等沿海渔村。在保存古朴的原始祭海仪式的同时,祭海节还增添了民俗摄影、开船仪式、香饽饽面塑展评等30多项民俗文艺活动。2006年,“人海相谐,兴我家邦”被确定为祭海节主题,并邀请西安歌剧院用舞台艺术的形式演绎仿古祭海场景。
短短几年时间,田横祭海节从一个小渔村的自发性民俗活动,变成全国赫赫有名的渔文化节庆品牌,搭建起了即墨城市文化经营的广阔平台,让慕名而来的游客认识了魅力即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庆善说,难能可贵的是,田横镇政府“还节于民”,引导协调渔民自己办节,使这一文化遗产因为减少了行政和商业参与,被更原生态地保护起来。“一个镇级政府组织的节庆活动,竟然吸引30万中外游客纷至沓来。”
2007年“田横祭海节”被打造为品牌,并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祭海节仿古典礼定在周戈庄,它曾名周哥庄,近年来不少游客慕名赶来这里。
海之疏离 出海打鱼的式微
“夜深了,夜深了,家乡的亲人睡着了。”
周戈庄的夜色中,睡着的不止渔民,还有斑驳的渔船、已不再缝补和晾晒的渔网及辨风向之用的红旗。
杨珍珊,一个海味十足的名字,家住“周哥庄67号”。今年62岁的他,见证了出海打鱼的兴衰。1969年,他成为船老大,当时靠出海每天挣12个工分。改革开放后,他自己造船单干,一干就是近30年。几年前,他决定“退休”。他说,村里打鱼的越来越少,现在年轻人大都不愿出海了,他们更想进工厂或政府部门,他的两个女儿现在都在镇上做事。除了出海风险很大,非常辛苦外,海产越打越少,政府每年定时禁渔,也是当地渔民面临转型的重要原因。
周戈庄很干净,天高云淡,常见有鸟窝一个个地挂在高大的杨树上。筑巢引凤是古老的传说,而围堰建厂,发展滨海养殖,渐成当地的经济支柱。一个看起来只有50多岁的渔民告诉记者,他已经67岁,从上世纪80年代末即开始养殖海参——一种据说可以让人活得年轻的昂贵海产。他说海参主要销往青岛,供不应求,而养的蛤蜊则主要出口日本。“当地村民大多已经洗脚上岸,靠养殖发家的非常多。”即墨市委新闻科的宁友鹏介绍。
当打鱼出海成为少数人的事,祭海节并没有因之衰落。村民疏离的只是远海,他们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离开海洋,自然无法抛弃沿袭数百年的祭海活动,相反,近年来,祭海节倒是愈来愈热闹。
渔网的熟睡,却换来将民俗塑成文化的觉醒。祭海活动被冠以“田横”之名,而它所代表的文化却超越某一个具体地域,饱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海洋记忆。它让国人记得,中华文化的色调,不只包含内陆文明的土黄,同样拥有海洋文明的蔚蓝。
如果要寻找这份记忆,则最好是在每年这个时候,到古镇田横去。而提前去的话,则能通过观看渔民的祭海准备,感知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冀盼。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03月24日08:18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