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尹荣方]《姑苏繁华图》与“绘引”
  作者:尹荣方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3-23 | 点击数:4697
 


      《姑苏繁华图》原藏辽宁省博物馆,常欲一见而不得。去年上海博物馆举办“辽宁博物馆藏历代人物画展”,终于见到了它的真身。我在此展品前,细细欣赏,感到极大的满足。

      日本著名民俗学家福田亚细男在华师大作报告,谈到日本的非文字资料的研究,包括做“绘引”的情况,给与会者留下深刻印象。他说从过去的生活图画来展现日本人的生活,做出所谓的“绘引”,日本始于上世纪60年代。绘引不是单纯的图画,它是在图画上作标记,然后对这部分图画的内容作文字解释。如1984年出版的《日本常民生活绘引》,对日本的平民日常生活作了图文词典似的真实介绍。福田先生说,现在他们已经把目标放在日本近、现代绘引的编纂,并且从日本扩展到了东亚。讲到中国时,先生所举的例子就是《姑苏繁华图》,他说他曾特意到辽宁博物馆去看过这幅画,这幅《姑苏繁华图》,类似《清明上河图》,展现了生动具体的生活场景,非常难得。现在日本正组织学者为它作绘引。

      《姑苏繁华图》作者徐扬,号云亭,苏州人。原业儒而擅长绘画,乾隆南巡时与张宗苍合作画幅进贡,被任命为内廷画院供奉。此图原名《盛世滋生图》,后改今名。绘苏州城内外繁荣的景象,与现实皆可一一对照。图成于乾隆己卯,即1759年。

      《姑苏繁华图》选取了“一村”(山前村)、一镇(木渎镇)、一城(苏州府城)、一街(山塘街),以点带面,将二百四十多年前苏州一带的山水之景,特别是民众的生活相活生生地展现在今人的眼前:千门万户,各种店铺、船只如山如林;工商士庶、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各色人等,不计其数;各种各样的生活场景,读书、饮酒、喝茶、演戏、听曲、抬轿、挑担、买卖,甚至结婚的拜堂仪式等等,可说应有尽有。我问一个志愿者讲解员,图上共有多少人?她连连摇头,说不知。后来听说有人粗略统计过,大约一万二千余人,各种船舶及竹筏等四百余条。

      福田先生说,他曾多次去过苏州,发现苏州郊外的木渎,与《姑苏繁华图》所画完全一致。他还强调,当时苏州市民的生活,此图详细地画着,如将它们一一放大,能够看得很清楚,然后用划线的方法注明,再一一作出注解,也就是做成绘引。这样,我们对彼时人们的生活环境、日常生活可以有更具体深入的了解。他说,做这样的绘引,对世界都是有用的。

      关于《姑苏繁华图》的价值,现在已有人说它是研究清代苏州的百科全书了,但它的价值仅仅在研究清代苏州吗?苏州绝非一个孤立的城市,苏州的存在,关乎当时经济、政治、文化、伦理道德、交通等方方面面,你深入其中,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譬如环境保护,似乎是个现代概念,但研究者发现,《姑苏繁华图》的山塘街头有一块刻有“奉宪勒石永禁虎丘染坊碑记”的石碑,这是乾隆时为保护山塘河水的水质所立的法规。苏州丝织业发达,排放的污水严重污染了那里的环境,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苏州府于是立法规定将山塘地区的染坊移出,使山塘的水环境得到保护。木渎的“社仓”、“普济堂”等,则都是现代意义的古代慈善机构。《姑苏繁华图》中,让我们意想不到的地方还真不少。现在日本学者捷足先登,虽说学术无国界,但这里面恐也有些东西,值得我们反思。

      福田先生还谈到研究《姑苏繁华图》的困难,他指着幻灯片上用圆圈圈起的一物说:此物到底是什么东西,有何功用?他并不明白。他说他曾请教过不少中国与日本的研究者,结果没有人给他明确的答复。先生说,如果弄明白了,就是很重要的贡献。先生治学的认真精细,让我感佩。日本学者对中国所知之深,常为我们始料不及,反观我们对日本的相关研究,则常令我们汗颜,前辈学者多有言及此点而深致忧虑的,我于《姑苏繁华图》一事,也不能不感慨系之了。 

 

 

  文章来源:新民晚报 2009-3-19 版次:B-5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刘晓峰]花落春仍在
下一条: ·[刘铁梁]钟敬文“民俗文化学”的学科性质及方法论意义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