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彭牧]茶陵教学追记
  作者:彭牧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3-08 | 点击数:7447
 

    

村庄在五谷丰盛的村庄我安顿下来
我顺手摸到的东西越少越好!
珍惜黄昏的村庄  珍惜雨水的村庄
万里无云如同我永恒的悲伤
 
             ——海子《村庄》
 
 
在一个油菜花灿烂的早春日子,我终于下定了离开茶陵的决心。坐在颠簸的摩托车上,穿过料峭的春风,穿过梧桐影里那些熟悉的村庄、那些做过“手艺”的地方,心中感慨万千。如果说田野作业是民俗学家、人类学家的“通过仪式”的话,我确实有某种脱胎换骨的感觉。可以肯定地说,茶陵成了我最熟悉、最了解的地方。在村里生活的日子里,在走乡串村做调查的日子里——或者以村民的角度来说“做手艺”的日子里,农村生活的节奏和律动逐渐变得生动,变得清晰,变得那么的有质感。几十年间,照猫画虎地从书本上学来的种种知识、理论,有些变成了真切可感的故事和有血有肉的人,而有些则变得遥远,令人堪发一笑。
在当地人眼中,我在当地的身份是难以定义,或者说,是多种多样的:舲舫的媳妇、衣匠的徒弟、拍录像的、记者、英语教师,甚至“间谍”,最后,才是调查民俗的。但这最后一种身份,对本地人来说,无疑是最令人难以理解的,为此他们常常面露疑惑,因为他们很难把我放到社区中一个合适的位置上去。庆幸的是,担任舲舫中心小学的英语教师,无疑给我提供了进入社区的身份。后来,当上课前听到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大叫“英语老师!上英语课啰!”的时候,当我在不同的村子做调查碰到学生,听他们热情地叫我老师,向村人介绍我的时候,我总是感到,自己在这个社区中真的有了某种归属感。
20059月至20061月,我担任舲舫中心小学五年级二班的英语老师,班上有近50名学生。五年级一班和三班的英语由另一位老师担任。按学校的安排,从五年级开始学英语,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三年级教材,但即使是低了两年级的教材,也不是从字母开始教的。而坦率地说,这种教材一点也不适合农村的教学实际。
由于缺乏师资,也由于英语在小学升学中不做要求,英语课在舲舫中心小学从五年级开始上,每周只有两节(我后来听说在洣江乡中心小学——离县城最近,也即是茶陵最好的农村中心小学——一周有两节半英语课),而教材的分量却很重。全书共有六课,每课又分AB两部份,我紧赶慢赶才全部讲完必须掌握的内容,根本谈不上让学生们多做练习,多巩固。而教材的思路又纯粹是英美式的,以多练为主,少讲规则。为了让学生有个基本的把握,我不仅要补充教字母,还要补充国际音标,虽然据说这个在小学不做要求,在初中才会教。就我看来,这种教材设计实际上失去了一些以前中国人外语教学的优势。以前我们强调讲语法,讲规则,虽然有哑巴英语的弱点,但对于农村的教学实际来说,条件差也依然能学到一些东西。在现在缺少合格的师资(比如发音正确)、课时也少的情况下,强调言语实践的教学思路不仅于事无补,效果反而更差。美国高校教汉语一周是45次课,中国农村显然做不到,那又如何能使用同一种思路的教材?教材的脱离实际有时让我啼笑皆非。有一课是教食品,食物净是汉堡包、三明治、果汁、咖啡等西餐,对于这些从未见过这些东西的农村孩子来说,不仅英语难学,连汉语也陌生。教材本来想结合语言学点文化(甚至每课有单独的文化部份,虽然不做考试要求),但语言都完不成,谈何文化?我只有一次能抽时间稍稍谈谈感恩节的事。
教材的问题反映出中国越来越深刻的城乡差别。这种教材放在北京,可能还不错,但对于实际上只能考虑应试教育的农村来说,教材问题多多。在小小的茶陵,县城与乡下也有很大差别。城里有英语幼儿园,而在县城最好的解放路小学,英语也很受重视。但其所以受重视,也不过是因为县城里的人比农民更明白以后英语的竞争优势,也更有能力为孩子提供机会。教育现在就是考试的代名词,茶陵县城那仅有的几个书店全都是名副其实的考试书店,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书是教辅材料。
而农村的整体文化现状,则实在是当得上“荒凉”二字,令人堪忧。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上一条: ·[刘锡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图文典藏丛书》总序
下一条: ·[彭牧]书评:《在火焰中转瞬即逝:台湾的纸扎艺术》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