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万建中]我国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
  作者:万建中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2-22 | 点击数:8085
 

 


[内容提要]我国56个民族各自生活在一定的地域,依赖着自然与自然资源维持生存、繁衍后代,同时又改造着自然。人们一年辛勤劳动的成果,就是该民族的衣食之源。每个民族所生产的食物原料和用以生产这些食品原料的方法,必然与该民族的经济文化类型相一致。根据各民族的主要粮食作物、辅助粮食作物和果菜、肉类等食品在农业中所占的地位及其在饮食中所占的比例,可以把各兄弟民族划出若干经济文化类型。

[关键词]少数民族;饮食;经济文化类型
 

本文刊于《民间文学》2000年第5期
 

作者授权本网发布
 

阅读全文请下载PDF文件↓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北京师范大学版块

上一条: ·[万建中]龙舟竞渡习俗渊源新探
下一条: ·[万建中]中国节日食俗的形成、内涵及流变
   相关链接
·[张凤霞]饮食 性别 权力:饮食中的女性声音·[张多]从“根文本”到“国家文本”: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国家纂集实践
·[姚丽梅]饮茶到底吃什么?·[向伟]社会主义传统中的少数民族民间文艺:以《秦娘美》为中心的讨论
·[王敏琪]传统的变奏:杭州东坡肉的叙事变迁与经典生成·[唐璐璐]饮食成为非遗:意义建构、批量生产与隐匿的商业化
·[刘雯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少数民族节庆的文化实践·[梁盼盼]桂北少数民族与食糯传统:文化象征中的食物、神性与历史
·[郭正宜]网络作为"新田野":〈四海瑶亲歌来会〉为例·[丁涛]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研究
·[陈鸿炜]玉林春节饮食民俗的时间感·[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
·[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谢红萍]身体技艺、文化认同与区域发展
·[夏循礼]地方菜系的本草基因及其食养文化·[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
·[路童越]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的新疆各民族共同饮食理念研究·[程瑶]饮食方式与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之反思
·[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邱婧]20世纪50年代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改编与重构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