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化传统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化传统

[郑劭荣]从唐宋说唱伎艺与民间剪纸看我国影戏的形成
  作者:郑劭荣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3-20 | 点击数:16957
 
 
《醴陵县志》载:
 
醴俗有病且忧,则召师巫歌舞鸡卜,谓之“收魂”……夜则搬演影戏以酬愿。
 
总之,民众更多的是借影戏以表达宗教诉求,至于其娱乐功能,倒是退居其次了。
古老的传统是一条河流。在我国的甘陕、东北、河南、河北、湖南、闽南等地至今仍然遗存这一习俗。首先是为生者招魂。民间相信,如果生魂受损,则给人带来疾病,必须安魂、招魂、收魂以求解厄。如河北的青龙,每至冬春季节,愿影盛行,全县活跃着三十余个临时戏班。据当地艺人介绍,通常情况为:病人祈求神灵护佑,如果真的痊愈,就得唱“愿影”谢神;如果病人死亡,还要请艺人拿着影人在死者的棺木上摆弄一下,以求他不把所许之“愿”带至阴间,用以超度亡魂。此类仪式要在白天进行,俗称唱“亮影”。{1}颇具意味的是,滦州称“影戏”及“影戏艺人”叫做“剔影”及“剔影戏的”。“剔”并非雕刻剪裁之意,当地人认为“剔”当作“替”;乡间演影并非为了消闲娱乐,乃是因病或被难而许身求告神佛的救赎,便演唱影戏为“替身”去还愿。笔者疑此与替身巫术相关。此种巫术认为:一个人生病遭灾,将象征病人的泥人、草人等埋于地下,表示送走了病人的病魂,以此转移灾祸。健康的魂魄附体,真身之病即可痊愈。联想到古时巫、医往往同体,以巫术治病是其惯用的技法,故民间的传说并非毫无根据。民国八年铅印本《望奎县志》“信仰民俗”载:“幼女有病,谓前生系娘娘驾前捧水童、浇水童等因,许另扎一人焚之,谓之‘替生’,俗谓布制者为真,纸制者为伪。”也许滦州影亦具有“替生”的功效。河南桐柏至今还流传以影戏为小孩治病驱邪的民俗:或用戏班的旧影帐包裹小孩;或者班主操纵影人朝小孩射出三箭,以保小孩顺利“出煞过关”,一生平安;在枕底垫上影人头,可止小孩闹夜。①影人的职能与秦陕的“抓髻娃娃”十分相似。罗山流行在小孩生日时请神、唱影;主家在戏台上搭一红布,演出结束后取下为小孩裁剪衣服,亦可消灾免祸。在湖南衡山,人有病痛要唱影戏,甚至牛猪六畜生病亦许“影子戏愿”。民众对影戏之祛病驱邪的信仰可见一斑。
其次,为死者招魂。灵魂不死是民间信仰的一大基本观念。人死后其魂魄可能还在人世间游荡作祟,须超度亡灵,以保障生者的安宁。广东陆丰七月“祭孤”,专演影戏“娱鬼”,使其不与活人相争观戏;倘若村里有人非正常死亡,亦请影班唱戏,超度亡魂。四川绵阳在白事唱影时,死者为长辈,要演《北海祭祖》,晚辈则演《双金丹》、兄弟辈演出《哭桃园》。②湖南望城在七月半前后流行演影祭祖,戏班一天要演四五场影戏,甚至六七场。每场戏在一个小时左右,且戏价较高。③陕西乡村举行丧事祭奠仪式时也有唱影习俗,笔者同仁于2005年7月在华县就此作过专门考察。据介绍,当地有一老人过世,他生前酷爱影戏,丧家特意邀请著名艺人潘京乐演出碗碗腔皮影戏《朱洪武祭灵》。在该地戏班中甚至有专用于白事的影人头——“时头”,即头上饰有白带的影人。④
总之,影戏生存之价值不仅在于娱乐嬉戏,更具有其深厚的民俗底蕴。后者是影戏生存之根,是融入其肌体深处的文化内核。而这种与生俱来的文化基因当源自于它的母体。正是在这一层面上,我们看到了剪纸招魂巫术对于影戏的原生点意义。
 
四、结 语
 
诚如顾颉刚所云,“影戏本体组织简单,故时常需要他种艺术以充实其内容”,(顾颉刚,1983:112)唐宋的说唱伎艺与剪纸正是催生、充实影戏的重要艺术。一方面,影戏在吸纳唐俗讲“图像配说唱”的技术以后,不再是简单的弄影术,它上升为一种演述故事的伎艺,这一过程完成于唐代后期。从影戏“戏”、“画”交融的艺术特质中还能寻觅出俗讲对它的影响。而宋代的讲史则为影戏提供了故事内容和脚本体制。另一方面,俗讲的图像发展至纸人、皮人的桥梁应该是剪纸。成熟的剪纸工艺不但为影偶的制作准备了充分的技术条件,影戏还承袭了剪纸的巫术职能,这是二者亲缘关系的根本依据。诚然,影戏的形成还化合了诸多艺术形式,如走马灯、手伎、傀儡戏等。同时,它不仅深受巫术的影响,还带有深深的佛教印记。
正如对中国戏剧渊源的探讨,影戏史也不可理解为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过程,而应理解为一种主流形态被另一种主流形态所代替的过程。影戏形态的丰富性决定了其形成途径是多元化的。我们通过对影戏各技术手段的分析来追踪其源流,大约也可得其一体。
本文原刊于《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3期,注释请参见纸媒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彭牧]作为表演的视觉艺术:中国民间美术中的吉祥图案
下一条: ·[毛巧晖]新秧歌里的“民间”
   相关链接
·[张琼洁 李莹]从作家“雅”言到民间“俗”曲:大鼓书《贾宝玉夜探潇湘馆》的形成·[刘赛祎]论民间说唱的“集体性”
·[王伽羽梓]新媒体视域下非遗传衍的内部革新和时代路径·[郝佩林]论江南民间说唱艺术的乡野表达
·[王素珍] 赞土地与唱春 ·[朱万曙]董永故事的汉、彝说唱文本
·[国家玮]乱世中的治世想象·[祝鹏程]中国曲艺说唱研究70年:回顾与反思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民间说唱”专家组成立·《继承与发展:庆祝车锡伦先生欣开九秩论文集》出版
·刘祯 刘云水 主编:《继承与发展:庆祝车锡伦先生欣开九秩论文集》·何红艳:《科尔沁蒙古族说唱文学研究》
·[杨恩洪]西藏格萨尔说唱艺术抢救始末·[郎雅娟]侗族说唱文学的叙事特征
·[侯儒]赫哲族“伊玛堪”说唱家族式传承口述史研究·[乌丙安]民间小戏浅论
·[董秀团]云南少数民族说唱文学的类型及特征·潮汕民间文学推广:告别“严肃脸”,与动漫说唱“混搭”
·[平瑶]寂静的喧哗·[于天池]宋代文人说唱伎艺鼓子词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