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缬在唐代盛极一时,以后渐衰,到明清便如凤毛麟角,渐不为人所知。近代学者常有提及夹缬,但通常将其与灰缬(蓝印花布)混为一谈,已难明其详。它只在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和日本的正仓院被当做“国宝”供奉起来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蓝夹缬》的出版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
作者张琴是位认真的人,花了五年多的时间跑了许多地方,就为了弄清楚中国夹缬的最后使用地域究竟在哪里,有多大,同时又以夹缬为核心,旁及到夹缬文化圈内的靛农、牙郎、雕版人、印染匠之间连续下来的社会生产链,连同他们的技艺传承、谱系、家族今昔兴衰实况,以及和周边社会经济变革的关系等等,将其一一爬梳,条分缕析,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夹缬自身的技艺如何在社会演进中自立自强,而且一个新的、难度甚大也是更重要的发现,是作者看到了从夹缬的纹样中折射出来的几代人具体而微的精神文化形态——这就是作者辗转于山野村镇中一一验证的夹缬戏文故事,从而把夹缬的研究课题从一般性的民间工艺层面拓宽到丰富的人文社会生活中,使夹缬从一幅被面成为认识流传地民间文化圈的路标。
根据作者的考证,夹缬戏文基本取材于永昆,即昆曲家族里的“草昆”。从永昆戏文开始,作者开始寻找当年的戏班和演员,居然还能找到硕果仅存的老艺人,从此又揭开一个基层社会群体的生活全景,把名不见经传的社会常民和草台班子的昔日生存方式记录下来,也映衬出今日仍然存在于乡间的草台班子的实况。
要一一辨识夹缬戏文的名目不是容易的事,它是平面的,而且因为浸染工艺的制约,形象蓝白两色交错,乍看之下,未免眼花缭乱。况且现代时尚青年远离戏剧已日久,不识形象,不知韵味,遑论辨识!但本书却似坠入戏迷魔道,花大钱去听昆剧之外,更多时间在翻阅戏剧史料,京剧、昆曲、永昆、乱弹,能找到的几乎都找到,就像追访那些垂垂老矣的昔日当家旦。
沈从文晚年曾告诫他的同乡说:不管什么事,只要不间断做上十年,一定会有成果。张琴做这件事用了五年,已经有了不小的成绩,可见真做学问的人不骗人。
张琴在几年中收集到实物资料有1500幅,在这个基础上才谈得上基本的分析和研究,除了上述考释夹缬戏文之外,最重要的是把夹缬的流传史作了分期判断——依据具体的纹饰内容,从地域的空间流布,到历史前后的时间传递,勾勒出七大阶段,并因此提出“蓝夹缬”概念。同时,这七大阶段的题材转变,正是社会现实的变迁在这个小小区域的反响之一,从世情到人情,作者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尚存于现实的民生画卷,是苦是乐,还是悲欣交集,当由读者去体会了。
在已考释确定的戏文中,作者看到一个地方区域的常民审美倾向的集体无意识,在历史积淀的成因外,当下的审美倾向往往由某一地的戏班子在浪迹江湖跑码头的过程中渐进塑造而成。具体的某一位戏迷雕版匠师偏爱哪一出戏文剧情,则由其个人的兴趣爱好决定,这个兴趣又决定了他创制夹缬花版的选题。只是这个选题内容因为“图案化”的处理,已不被此区域成员认知,他们仍然只当做常规的蓝夹缬被面一样使用。由此可见,雕版匠师有时是把手艺当做个人的艺术表现,和宋元文人画家一样,独抒胸臆。而戏文的精神文化在他手上成为题材表现,再刻成花版的时候,已转化为物质文化形态,而融入更深厚的由历史积淀而成的集体审美无意识之中了。
综上所述,本书已不限于工艺或民艺本体的研究,而把蓝夹缬物质文化形态作一整合,交叉到其生成演进的社会各相关层面,种种结论来自作者长期的田野调查工作资料,完整地展示了蓝夹缬——这自生自灭的传统手工艺的生态实况。这是我读完书稿后的认识,同时也因为了解一点作者的研究进程,所以就写了上述的话。(学苑出版社2006年5月出版)
本文原刊于《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3期,注释请参见纸媒原刊。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