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白庚胜访谈]“抢救”责任重大 “保护”使命光荣
——就“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实施情况答《民间文化论坛》记者问
  作者:白庚胜 《民间文化论坛》记者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3-11 | 点击数:9407
 
答:实施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意义重大,怎么评价它也不为过。仅就文化意义而言,这是我国继五四以来最具规模的民间文化大摸底、大盘点。其意义已经远远超过文化行动本身,具有新的文化启蒙的意义。它将唤醒国人对文化主体性、本体性及价值、作用、伦理、主权、意义等作深刻的反思,它将大大解放我们民族的文化思想观念。由于是民间文化抢救工程,其受益者当然首先是民间文化界及民间文化工作者。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往往拿着欧美、日本、前苏联人类学、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剪刀剪裁中国的民间文化,从未建立起独具特色的中国民间文化学理论,从而没有自己独立的民间文化概念语汇系统、民间文化分类体系、民间文化研究方法、民间文化资料库、民间文化研究学派。仅就民间文化内涵而言,尽管我们已经对民间文学、民间艺术作过多次或全面的、或单项的、或全国性的、或个别性的调查研究,但对其中的民俗文化未曾作过全面的普查、未曾在此基础上进行过有关成果的编纂出版,这使我们对民间文化中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民俗文化知之甚少,而这一缺憾将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中得到弥补。另外,民间文化作为母亲文化始终是中国文化的上游,对它的抢救必然对建筑在其基础上的中游文化、下游文化产生根本性的影响,激活大众文化、通俗文化、甚至精英文化,为宗教、历史、社会、哲学、语言等学科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智力支持、精神支柱、知识保障、情感资源。
问:抢救工程针对民间文化的飞速消失而提出,但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很复杂。比如,西方强势文化的入侵,造成中国传统节日的衰落,而窑洞等传统民居的减少则与人们对现代化生活的选择有关。一些地方古建筑的被毁则与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局部地区政策失误有关。那么,作为学者和这项工程的领导,您如何看待这些不同的原因?抢救工程又如何作出不同的应对?
答:正如您所指出的,我国民间文化的急剧消失,既有它正常的一面,也有它非正常的一面。正常的消失所遵循的是民间文化的一般规律。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它也是一种社会存在,有生便有死,新民间文化的大量产生与旧民间文化的消失都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但可以有效利用规律,将现时点的民间文化用数字的、声音的、色彩的、文本的、物品的形式保存下来,为我们日后的生产、生活、文艺、教育、学术乃至产业提供巨大的认识、审美、思想、情感、创新资源。另外,对于那部分非正常死亡的民间文化,我们应分析其原因,采取正确的对策,进行抢救性保护。就我所知,非正常死亡的原因多种多样,一是由于社会急剧转型,附着在其上的民间文化也面临着濒危的境地。如,都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古村落面临灭顶之灾;农民群体的急剧减少,使民间文化的生产、传承、消费主体迅速萎缩;商品经济泛滥,导致民间文化作品有商品化、货币化之虞,使民间文化的超经济存在面临窘迫。二是我们的部分党政官员始终没有改变那种经济第一、甚至经济唯一的观念,没有树立起经济是基础、包括文化与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社会应保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产生了一切为了GDP、以经济冲击文化的现象,致使文化建设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使文化工作者长期处于压抑的状态,使民间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繁荣缺少政策的保护和资金的支持。三是部分民间文化工作者及有关团体机构不能站在时代的高度发挥主动性,对传统的、濒危的民间文化开展积极的保护与抢救,而是习惯于等待,即等待红头文件、等待政府拨款。结果,等来的是民间文化的加速消亡,等来的是人民群众的失望与怨恨,等来的是自己的失职。
问:上面的问题其实还涉及到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变异、继承与更新,也牵涉到民众对生活方式的自我选择问题,因为他们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您如何看待?
答:我以为,民众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民众的生活选择有一个引导的问题。如果我们的政策、我们的媒体、我们的学术每天都在宣扬西方的价值观、西方的生活方式、西方的文化,那么,貌似被尊重的民众的“生活选择”必然是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拒绝、以及对本民族生活方式的否定。如果我们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生活导向中坚守了传统、坚守了本土、坚守了民族性,就能影响群众的“生活选择”,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使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传统性与现代性相和谐。许多地方及许多学者的成功经验已经证明,只有善于将传统的、民族的文化转化为现代社会发展进步的资源与力量,才能创造人类文明的奇迹。因此,问题不在于群众选择生活本身,而在于我们用什么理念与价值观去影响民众的选择。文化工作者、尤其是民间文化工作者,在人民的生活选择面前并非无可作为。这几年,由于我们的抢救理念深入人心,民众对自己的生活选择不是越来越朝着有利于保护民间文化的方向发展了吗?比如,我们一度以穿西装为荣,甚至到了政府发文、官员穿西装示范的地步,而今,传统服装又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我们一度推行洋楼加汽车的西式家居模式,现在不是有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享受着居住在胡同与乡村中的乐趣?我们曾一度执迷于过洋节,让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占有我们的生活空间,而今不是有春节、端午、清明、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的复活吗?这都是我们积极引导群众作“生活选择”的结果。
面对着人民群众的“生活选择”,我们所能够做和应该做的是:一、抢在反传统性“生活选择”之前,对现存的民间文化作全面性的普查、记录、收藏、保存;二、深化民间文化理论研究、并将其成果推向社会,正确引导群众的积极性“生活选择”,使这种“选择”更加自觉、理性,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及民族的兴旺、社会的安定、国家的统一;三、建立各种专题性民间文化博物馆,使民间文化产生于民间、保护于民间、利用于民间;四、命名各种民间文化之乡,以张扬地方文化个性,并对特有民间文化作活态性保护,避免其与生活相隔离;五、参与民间文化立法;六、建立各种民间文化保护基地、传承基地、中心等,致力于调动地方的力量,依靠人民群众的文化热情,筑成民间文化保护的铜墙铁壁,确保民族文化根基坚不可摧。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歌唱与民众:《读书》座谈
下一条: ·探索全球化现代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保护之路(上)
   相关链接
·[章玲 徐建峰]新形势下小学民俗文化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正式实施
·2017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情况报告· 文化和旅游部等:关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的通知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九月开始实施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5年,文化部请第三方机构评估落实情况·各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情况评估报告
·李亚妮:实施国家文化战略发展民俗学学科·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启动实施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文化部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2017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通知
·教科文组织:《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业务指南》(2016年版)·实施抢救性记录应遵循的原则
·《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将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切实推动非遗保护工作迈入法治化轨道
·山西实施戏曲传承发展振兴工程·湖南省人大: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办法
·文化部全面正式实施研培计划 让非遗传承后继有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巡礼论文集》出版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