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歌唱与民众:《读书》座谈
  作者:林生祥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1-07 | 点击数:12249
 


  二○○八年一月,广东南岭森林遭受冰灾重创。四月,来自台湾地区的著名歌手林生祥、罗思容在广州、北京等地以“每日·种树”为主题开展系列演唱之旅,用歌声赞助南岭的种树计划。《读书》编辑部借此机会邀请部分音乐界、文化界人士,就林生祥创作与演唱活动的特色与意义展开了活跃的讨论。

  林生祥:
  我所理解的目前美浓的状况是,大家在各自的领域做自己该做的工作。“交工”时代的作品,对我来讲,真的是很久远很久远的事情,很多事情其实我都忘记了。《临岸》与《种树》专辑以及现在在做的新作品,都是试图用不同的想法去开展新的创作。在美浓“反水库运动”的时候,我做音乐专辑,是因为我在那个运动里面不会做其他的事情。钟永丰有他自己对于运动的想象,在那时候对我说,反水库的运动到这一步,没有招式了,该用的都用完了,因此要在文化上面把这个运动的宽度、长度拉开来,他就是有那样子的一个想法。而在《我等就来唱山歌》这张专辑里,我有—些实验,很多人觉得这是一种新的声音,就支持我们。

  崔卫平(北京电影学院):
  我特别喜欢林先生早期的叙事性创作,里面有粗糙不齐的故事,解决很具体,把生活原生态都能够呈现出来。“反水库”相当于一个公益运动,参与者有各自的身份,有人做音乐,有人当老师,运动之后就回到各自的生活中去。我在想,这样的行为有一种脆弱性,做完以后,变得没有踪迹,好像不存在。当你们在大树下唱歌的时候,这种行为和做其他物质行为不一样,物质行为会留下来,而公民运动很可能是一时的。当然,刚才观看播放的纪录片,得知运动开花结果,好山好水留下来了。当时人的活动、歌声,人的气息沉淀在山水当中了,随后还有一系列的活动,比如让孩子种稻米,都是非常有意思的。这其中蕴含着很多层的关系,包括音乐和社会运动抗争之间的关系,还有则是我们和物质的关系。在我们以前的文人传统当中,对物质采取比较鄙视的态度。包括对种稻米的态度,读书人是不种稻米的,只会采取轻视的态度。到了现在这样一个物质的时代,我们究竟该怎么看待物质?对大陆人来说还是一个命题。怎么建立我们与物质的关系,并且是有张力的关系?

  老 羊(白糖罐音乐工作室):
  刚才崔老师说到“好山好水留下来”,我的理解是:这些抗争过程当中产生的精神上的沉淀,即“人的去处”,在林生祥的创作和美浓的反水库运动中,找到了一个归宿,找到了一个“回去”的地方。据我的观察,大陆这边的很多艺术家,基本上还处于思考和表现现实生活的阶段,差不多普遍没有一个去处。现在,生活的撕裂,人的状态,是特别不舒服的。但是我们要到哪里去?我们当中没有人提出把“好山好水留下来”,使我们得以“回去”。我刚才去看了中国美术馆的《面向现实》展览,我们正在面向的,是“现实”,而不是未来。在我的生活当中,我不觉得,如果回到我的故乡,还能再找到好山好水。对我来说,已经不存在这样一种期望了。“回到好山好水”,是我要向台湾音乐人、向那里的民众学习的地方,也是我最关心的一个课题。

  颜 峻(独立乐评人):
  我想说的是三个词,第一个词是“运动”,第二个是“美学”,第三个是“土地”。很多人都挺想搞运动的,对运动有一种强烈的热爱和期待,现在要感谢的是林生祥带给我们对运动的想象,或者说让我们离运动又近了一点,也就是无限的去接近它。大陆的民谣也在关注社会现实,可能民谣是地下摇滚死亡以后,又一个还在关注社会现实的音乐群体。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可能我们比较关注的是运动,至于运动音乐或者说抗议民谣,后边那两个字好像经常有点缺失。我曾经听到一个很奇怪的说法,现在还挺流行的——要是不喜欢我的音乐,你就是资产阶级;要是不喜欢我的音乐但喜欢我,你就是小资产阶级。我们对运动的意识肯定强过对音乐的美学的认识。所以再次感谢林生祥,既运动,又音乐,好山好水凝聚在行动和音乐之间,而不是通过口号感动人。第二是“美学”。我觉得美的力量可能更大,或者说文化的力量更大,对我来说,诗歌就是政治,声音也是政治,这是我的政治学。是否存在一种民歌的音乐政治学,或者是否民歌的美学也是民歌的一部分?再说到林生祥,纪录片里的他很有力量,现场听他唱歌又很美,非常文雅,这绝对使我改变对他原来的想象。他不愤怒,但是又很有力量,这让我去想,在他的歌唱、声音和音乐之间所依赖的是什么。应该是嗓音、是他的音乐,这种美背后凝聚的力量,不是写一篇文章或者喊一个口号就办得到的。在我的理解,林生祥之所以进入到运动中间,并找到自己位置,他的声音和音乐是一个基本的工具、一个立足点,还有“土地”。在关于小学生实习种有机米的纪录片《谷子谷子》中,孩子学习种植的体验,其实更重要的可能是培育一个人与土地、文化、整个精神的力量来源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在今天中国大陆民谣、民歌或者说泛民谣音乐领域内,是最大的一个疑惑所在——我们的根源在哪里,我们的土地在哪里?

  许 多(北京工友之家文化发展中心):
  我在北京打工,不是什么艺术家,当初我们几个工友有一些文艺爱好,就组成了一个叫“打工青年艺术团”的民间文艺团体,创作了一些关于打工生活的节目,然后去工地、工厂、社区给工友们做一些义务演出。说到根源、土地,说到不知道土地在哪里,不知道回哪儿去,那就我的体验来说,一般工友不会有这样的困惑。根源就是我们现实的生活,我们就真实地生活在这火热的土地上,我们的出路就在对当下现实的改造中,所以我们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就变得很踏实,不是为了文化而文化。而有的人可能离开火热的现实生活有些久了,就喜欢拿“根源、土地”这样的问题当做文化符号来把玩,寻找迷茫的快感。怎么让歌唱反映现实生活,这是艺术家们的问题,对于我们工友来说,则是通过文艺的创作来对我们的现实生活进行反思,把我们的声音更大声地传递开去。所以表达是第一位的,这更是指对生活进行自主的反思批判,然后才是怎么去表达。我不太懂美学,但我知道当我们感受到现实的疼痛时,就会喊出来,正如一个工友说的,我们不可能把这种疼痛写成多么深沉而朦胧的东西。我觉得民众文艺有着自己的美学,这种美学肯定是区别于主流的、精英的,是大众的,是来自我们劳动生活第一线的,是要让大家都能够来表达的。而表现形式也是鲜活生动的,让大众能接受的,它当然要和我们的传统文化做连接,充分吸取其养分,但肯定不是像一些艺术家那样有洁癖,不是那样唯艺术论。文艺的普及和提高是一个自然生长的过程,每个阶段都有其不可取代的价值。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读书》在线阅读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乌丙安]“二月二”传承千年故事多
下一条: ·[白庚胜访谈]“抢救”责任重大 “保护”使命光荣
   相关链接
·[郑雅婷]歌唱革命:东北书店出版物中的革命动员民歌研究·[龙晓添]流动的生活·具体的人:中国民俗学研究对象探蹟
·[黄梅萍]民俗植物的形成与民众生活的联结·[韩雪春]流动的地方感:以豫东Y村民众关于新疆的讲述为中心
·[张丽]“合欢枝”:竹枝词生成、演进、流布中的两体文学特质·[游红霞]妈祖文化与郑成功文化的谱系交融及其对两岸民众认同的影响
·[杨涛]礼俗互动:地方民众何以融入地方节庆文化建构·[凌崎 葛婷]文献·形态·结构:鄂西北孝歌唱本研究举隅
·[郭晓宇]长生不老之药与镇地之宝:民众对人参的地方性认识·[王杰文]超越“文字中心主义”:重估顾颉刚先生的民俗学方法论
·[赵李娜]从“国家-民众”到“家庭-自我”:中国家庭民俗学的演进轨辙·[张建军]美国民众生活中心:数字时代的文化建档与公众参与
·[刘丽丽 陈刚]纸上看花与乡野听歌·[林玉惠]民众之学:中国珠算博物馆的民俗实践
·[龚德全]作为“民众道教”的端公信仰·中国民俗学会2022年年会征文启事
·[李向振]面向“民众的知识”和知识生产的现代民俗学·[武振宇]民俗文化视域下山西忻州方言俗语解读
·[吴雨馨]乡土生活中的民间小戏对民众的意义·[吴霜]亦乐亦俗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