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陈强]“文化的非文化化”或“文化的亚文化化”现象
  作者:陈强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3-06 | 点击数:11617
 


  五、后现代社会“文化的非文化化”或“文化的亚文化化”的历史根源、根本原因与出路

  1、后现代社会“文化的非文化化”或“文化的亚文化化”的历史根源

  现代社会的历史源头在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和
启蒙时期。当时进步的思想家、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号召打破封建神权政治,结束中世纪一千年的宗教统治。他们肯定人类和人性,质疑上帝和神性(或主张人性与神性分离,政教分离)。他们强调人的世界中心地位、人的主体性、理性、自主、自由,强调哲学、科学和文学艺术的作用和力量,要求恢复和发展古希腊时期的哲学、科学和文学艺术。他们重视经济的作用,呼吁摧毁阻碍17世纪以来逐渐兴起的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桎梏。他们“为民请命”,提出“人生而自由平等”、“自由、平等、博爱”、“社会契约”、“人民主权”、“民主政治”、“法治国家”、“三权分立”、“尊重和维护人的基本权利”等等诱人的口号,呼吁民主革命、结束神权和君权统治、建立现代民主制度和法治国家。可以说,他们满怀着革命的激情,揣着一颗浪漫主义的心灵,构想一个美好的、理想的未来社会——现代社会,酝酿现代社会实现的蓝图和计划。在他们的启蒙、感染、激励、鼓舞和推动下,西方人勇敢地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民主革命,最终推翻了封建制度,建立起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国家,人类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现代社会的篇章。启蒙思想家们的伟大理想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了实现。

  然而,就像一个新生事物总是有它的产生、发展、壮大、衰落规律一样,随着民主革命的胜利、民主的敌人的消灭,西方人的革命热情消失了,进步的精神、进取心衰弱了,开始想着享受革命的果实——人权。于是享乐型个人主义逐渐盛行,大行其道。启蒙思想家们构想的现代社会的理想计划逐步被人遗忘或遭到质疑。启蒙思想家们提倡的科学理性、经济理性与人文理性(或道德理性)相结合、相协调的想法被“肢解”,人们抛弃了人文理性,一味强调科学理性和经济理性。科技与经济都变成了人的工具,科学理性和经济理性结合成为工具理性。失去了人文精神的人最终也变成了工具——自己是自己的工具,也是别人的工具。但是,享乐型的个人主义的自私自利性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冲突、集团与集团之间的冲突、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冲突、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冲突(国家主义是放大的个人主义)。于是,工人与资本家、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出现(资本家的“贪婪个人主义”是引起矛盾的重要原因)。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共产主义社会蓬勃兴起。两次世界大战则主要是因为资本主义强国之间的矛盾冲突(国际政治经济利益分配不均,尤其是殖民地的利益)达到不可调和的程度而爆发的。

  二战后,大伤元气的西方国家一心一意发展本国经济,治疗战争的“创伤”。西方国家30年(1945-1975)的“经济奇迹”出现了,“福利国家”建立,“消费型社会”崛起。曾经因为阶级冲突和战争被抑制的享乐型个人主义重新抬头,并在新的基础——“福利国家”和“消费型社会”——上,试图摧毁一切阻碍它的因素——传统、纪律、基督教的道德或启蒙思想家们弘扬的道德、集体主义导向的社会组织方式和结构。

  在吉尔·利波维斯基看来,正如19世纪法国政治哲学家托克维尔所观察到的,当时已经产生了享乐型个人主义,只是这种思潮在当时不是主流,当时的主流是符合民主革命需要的“英雄个人主义”、“革命个人主义”;但是,处于暗流的享乐型个人主义“顽强”存在,并一直努力地争夺生存空间;到了“光荣的三十年”期间,享乐型个人主义终于战胜了“革命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再也遇不到对手了,并且“变本加厉”,获得了新发展:不但是享乐型,而且是自恋型,成为自恋型、享乐型的个人主义。于是,建立在这一新型个人主义基础之上的“个人时代”出现,西方社会逐渐步入了“个人主义社会”,西方现代文化逐步被“后现代文化”排挤、取代。“后现代文化”取代现代文化,其本质就是“文化的非文化化”或“文化的亚文化化”。

  2、后现代社会“文化的非文化化”或“文化的亚文化化”的根本原因

  享乐型个人主义最终战胜“英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托克维尔认为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人性的趋势,即人心要求“平等”(“条件均等”)。因此他表现出对现代民主社会的深深担忧,然而他过于乐观地认为他在美国民主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发展宗教、协会、媒体等。论者认为,托克维尔的观点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并不能令人相当信服。那么,享乐型个人主义最终成为历史的胜者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是人的精神状态的改变。

  早在两千多年前,柏拉图就已断言:不是哲学家的普通人绝对不能知道自己的高层次利益——道德完善、追求真理,也不会区分真和假,他们最终会成为自己内心潜藏的欲望和冲动的奴隶。所以柏拉图在《理想国》里设想由一个哲学王来统治国家,即理性治国。他的意思是:绝大多数人都是缺乏理性的,是“感性动物”,只有哲学家才具有真正的理性,不会“感情用事”,而以理性办事。论者认为柏拉图对人的观察和判断是基本准确的。

  到了启蒙时期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这种大多数人是“感性动物”、少数人(真正的学者)是“理性动物”的状态并没有真正地得到改变,所以现代文化的践行者其实是启蒙时期和革命时期的真正学者(尤其是启蒙思想家们,如康德)。卢梭就曾说过,(革命)个人主义是一个哲学家的产品。而对于当时的大多数人,他们对于现代文化的内涵是了解不多的,甚至一无所知,所以他们不可能成为现代文化的真正践行者。但是,他们是被历史推着走的:启蒙思想家、民主革命家和新兴资产阶级都推着他们走,当然,在种种推动下,他们的觉悟也有所提高,不过并未达到现代文化要求的高度。即使他们能够实践“革命个人主义”,做出自我牺牲,也往往是由于革命激情的推动,而不是理性的诉求。当然,他们的感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抑制,他们内心潜藏的享乐型个人主义倾向受到了“革命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制约。

  到了“后现代时代”,大多数人依然是“感性动物”,而只有真正的学者是“理性动物”,但历史条件不可同日而语:革命结束了,政治高压降低了,消费时代来临了,换言之,社会环境宽松了。于是,大多数人的感性逐渐可以解脱压抑,自由地表达了,潜藏的享乐型个人主义倾向也逐步得到了解放,得到了承认,取得了“合法地位”,被“合理化”和“合法化”了。这一切显得自然而然,“后现代人”并没有清醒地意识到这一变化。相反,“后现代社会”的知识分子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个变化,进行反思,提出了“后现代时代”、“后现代社会”、“后现代人”、“后现代个人主义”等等新概念,然而“后现代人”对这一大堆高深的学术用语是并不理解的,甚至莫名其妙,他们只是以最自然的方式践行“后现代个人主义”,做“后现代人”。

  3、出路:期待“人类的进步”、“灵魂的觉醒”、“理性的回归”

  如何遏制后现代社会“文化的非文化化”或“文化的亚文化化”现象?怎样拯救“高雅文化”?这一遏制和拯救有可能吗?

  正如柏拉图所观察的,大多数人是“感性动物”,只有少数人(哲学家或真正的学者)是“理性动物”。这种状况从两千多年前至今,并没有多大的改变,改变的只是历史的背景、社会的环境和人类生存的条件。过去,人类更多的是处于“兵荒马乱”的战争和冲突时期,当时的科技与经济也比较落后,人们不得不为了生存、保存生命、“挣口饭吃”、“养家糊口”而艰苦斗争,可以说生存的环境比较严峻,生存的条件比较恶劣,所以为了适应环境,求得生存,大多数人不得不自我抑制其感性的因素,而多少有一些理性的因素。进入了“后现代时代”——一个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由于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条件得到了巨大改善,大多数人不必再为“保住性命”和“填饱肚子”而苦苦地挣扎了。生活环境安逸了,生活条件舒适了,“饱暖思淫欲”,大多数人内心深处的一些东西、本能的东西、感性的因素就自然而然地暴露出来了,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势不可挡”。这就是后现代社会“文化的非文化化”或“文化的亚文化化”的深刻根源和原因,如前所述。所以,如果我们希望遏制这一历史“潮流”,拯救“高雅文化”,就只能期待人类社会的再进步、人们“灵魂的觉醒”和“理性的回归”。

  在康德看来,人既有人性,又有动物性,既有理性,又有感性,然而正是人的理性将人与动物区别开来,使人高于动物。也就是说,在康德那里,人虽然有感性,但人身上主要的因素还是理性因素。当然,这只是康德的一个超验的理论假设,事实上这个假设也未必符合现实。康德的实用人类学就承认了人身上感性因素的顽固和强大。康德的伦理学认为人实践道德的前提条件就是“无动于衷”,也就是通过内心的力量、理性的力量,控制、驾驭人的感性,达到心灵的宁静和内心的平衡,达到人与自身的和谐。康德认为人类的最终目的是道德的完善,这一目的的实现有待于人类社会的进步。他期待哪些进步呢?首先是科学的进步。卢梭认为科学和艺术导致人类的堕落,康德觉得卢梭的观点是错误的。在康德看来,知识可以净化人的灵魂,对真理的追求、对科学的“爱慕”可以“掐死”、“窒息”人身上一些“肮脏的欲望”,帮助人成为自己的主人,避免成为自己的感性的奴隶。其次是教育的进步。康德认为教育包括家庭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在他眼里,良好的教育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完善的一个有效途径。但他观察到他所处的时代的教育水平是比较糟糕的,当局者们也并不热心于提高教育水平,而热衷于创造国家的繁荣和财富。不过,康德没有放弃他的希望——人类道德的完善。他预计这一希望只能在几个世纪以后得到实现了。

  时至今日,康德的希望尚未得到实现。到底有没有可能实现呢?论者不是占卜家,觉得很难对这一棘手的问题进行占卜。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康德的希望的实现有待于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灵魂的觉醒”、“理性的回归”。人类社会有没有可能进步呢?论者觉得是有可能的。其实当代社会已经显露出一些要求进步的迹象:以享乐型个人主义为基础的“后现代文化”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冲突、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冲突(国家是放大的个人),为满足人类无止境的欲望而进行的对环境和资源的“掠夺式”、“榨取式”、“杀鸡取卵式”开发利用引起了环境危机、气候危机、资源危机、能源危机等等,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几千年来最大的破坏,人类的生存条件重新遭到威胁。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产生了沉重的危机感,进行反思和呼吁,寻求解决危机的办法。种种解决办法可以归结为:人类必须超越享乐型个人主义,克制欲望,驾驭感性,回归理性,重新找到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平衡和和谐。

[参考文献]

  [1]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第二卷:法学和道德学(法语版),法国GF-Flammarion出版社,1994

  [2] Alain Finkielkraut:La défaite de la pensée(思想的解体),法国Gallimard出版社,1987,封底

  [3]华勒斯坦等:《开放社会科学》,中文第1版,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12页


       作者简介:陈强,法国巴黎第十二大学政治哲学博士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光明网-光明观察 2009-03-03 14:23:25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姜德顺]新时期人类学民族学译介特点(上)
下一条: ·[万建中]关于忌食猪肉的人类学解释
   相关链接
·[高荷红]“伊玛堪”: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人类代表作·[王霄冰]再语境化与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料的溯源研究
·[朱燕 王锋 王峥 李锦]从“non-physical ”到“ intangible ”:“两分制 ”视角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术语的选择与确立·[邓清源]元基因与地域性
·[邹东子]在“人类世”中寻找菌子的智慧:云南菌子文化的三重隐喻·[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
·[朱婉尚婕 胡燕]吉祥文化视域下男欢女喜的变迁与重构·[朱凯雯]国际中文教育视域下中国俗文化教学研究
·[周全明 王慧婷]非遗视域下滦南评剧的在地化保护与开发·[周霖]审美与具身性体验:德昂族水鼓舞传承发展的身体实践研究
·[郑天琦]“屯留大叶茶道”习俗及其价值初探·[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
·[赵欣璇]以“写”代“说”:陆稼书传说的生成机制·[张雨]明代小说中的猿猴故事及其文化内涵
·[张宇萱]整体视角与过程转向:国内外遗产化研究综述·[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
·[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张巧坭]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的整体性保护·[张梦雅]“绣”的能动性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