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中国实践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实践

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何“濒危”?
  作者:王瑜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2-28 | 点击数:5531
 

 

一名北京市民向黎族织锦传承人容亚美讨教,
怎么仅靠双手把棉花纺成线 本报驻京记者 王瑜明 文/图

    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统技艺大展现场,记者探寻民间技艺面临失传的原因──

    海南黎族织锦、河北衡水内画、山东高密扑灰年画、云南贝叶经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常被称作民间文化历史的“活化石”,传承人则被称为漫漫岁月长河中的“提灯人”,传统文化在他们的手中传承发扬……然而,眼下有些传统绝技却处于濒危状态,令人担忧。

    2月23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统技艺大展在京落下帷幕。上个双休日,记者来到北京的全国农业展览馆采访,探寻这些民间技艺面临失传的原因。

    复杂难学,很少有人肯学

    展厅里,人头攒动。有这样一对母女,她们始终安静地坐着,就像坐在自家后院,参观者一拨一拨从她们身边走过。

    母亲容亚美戴着老花眼镜纺线,用最原始的方法,仅靠双手把棉花纺成棉线;女儿吉少强在一旁席地而坐,手把着用几根木棍做成的简易纺织工具,飞梭走线,织出一条黎族锦缎。她们是海南黎族织锦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黎族织锦技艺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

    “海南黎族大约有50名妇女会织锦技术,大多是中老年人,年轻人很少。这些人中,从手工纺线到织锦,全都会的只有2人。”看得出,容亚美说这话时,内心十分不安。

    容亚美今年54岁,海南省乐东县千家镇永益村人,8岁开始学习黎族纺织,成为这门技艺的继承者之一。说到手工纺线,她似乎有点遗憾,“现在都用脚踏纺车纺线,会手工纺的几乎绝迹了。”

    精美的黎锦图案最初来自生活中常见的花鸟虫鱼等,“每位黎族妇女都会从母亲那里继承到一些织着不同图案的布片,学习织锦全靠这些布片上的图案,一步一步模仿。手艺熟练了,图案也会出现变化。”容亚美说。

    现在,黎锦服饰渐渐难以见到,只有一些年老的黎族女人还在穿黎锦裙子。此外,只有在节庆日时,才能在年轻黎族姑娘身上看到黎锦服饰。

    容亚美的女儿吉少强现在仍没学会设计图案。“不是那么容易学会的,要慢慢来,多练习。”容亚美说,“这门技艺太难,学起来太苦,而且要动脑筋。年轻人上学或外出打工,没时间呆在村子里,而且学起来又累,常常织完就腰酸背痛,很少有人肯学了。”

    学徒难招,手工太费人力

    和黎锦有着相似命运的还有“徽墨制作”。传承人周美洪说,徽墨有1200多年历史,但因为手工制作费人力,现在愿意学和能学好这份手艺的人太少了。“徽墨完全用手工制作,又重、又苦、又累。学这份手工,可以说比读大学还难!招来5个学生,如果三四年后,有2人成才,我们就很高兴了。”

    浙江湖笔制作传承人邱昌明的徒弟介绍,湖笔从水盆、接头、择笔到装套,有120多道工序,几乎全靠手工,做一支笔最快也得1个月,招学徒成了这门技艺在传承过程中遇到的最棘手问题。

    “云南贝叶经制作”也有相似问题。传承人波空轮头戴一顶傣家帽,手拿一支“针”笔,在一片片看似“竹简”的东西上刻着贝叶经。贝叶经傣语称“坦兰”,就是用铁笔刻写在贝多罗树叶上的佛教经文。云南会说傣语的人不少,但能看懂、会写傣文的人不多,能写贝叶经的就更少了。制作贝叶经的人必须经过专门的学习培训。

    基本内传,传承途径单一

    黄春财,73岁,出生在福建省屏南县长桥镇长桥村一个造桥世家。父亲黄象颜是当时的建桥名匠,曾主绳建造了国内现存最长的木拱廊桥――万安桥,他一生造桥3l座。

    “我们说的‘主绳',指全面把握设计、施工、安装。”黄春财15岁就跟随父亲学艺,1956年,20岁的他“主绳”建造了上圪桥,在众廊桥工匠中脱颖而出。

    “木拱廊桥的工艺较复杂,用61根圆木作纵梁,与10根横梁串梁木以榫卯结构架成‘八'字形桥拱,再用8根梁木组成4个‘X'字形叉来稳定桥身,并在桥拱上穿插杆条组成拱架,上方横铺木板为桥面,桥面上再盖桥屋。”黄春财说。

    黄春财回忆,上世纪最后一次造桥是在1969年。近几年,古廊桥的价值和造桥技艺重新被人们想起。“廊桥工艺,易学难精,真正掌握其要领者寥寥无几。现在整个福建省只有2人会这门技艺,还有一位已经80多岁高龄。”说这话时,黄春财有些担忧。

    现在,黄春财正努力将这门技艺传给2个儿子:一个主攻施工,一个主攻设计。这门手艺基本以内传的方式代代相传,传承途径比较单一。

    没钱可赚,缺市场没人学

    缺少资金、没有市场,也让一些非物质遗产传承人感到头疼。有媒体报道,满族剪纸国家级传承人汪秀霞曾力劝儿子、女儿学剪纸。但儿女们回答:你那手艺也不挣钱,我们干啥学它?汪秀霞答道:慢慢学嘛,学到一定程度就能挣钱了。没想到女儿回了一句“你什么时候挣钱,我什么时候跟你学”。汪秀霞顿时哑口无言。

    不过也有一些参展艺人表示,他们虽然得到了扶持资金,如果没有市场,依旧会陷入恶性循环。江苏南京秦淮灯彩传承人曹真荣觉得,现在缺的是市场,有了市场,就会有人来学,不用再为传承发愁。

    曹真荣的女儿、孙女、孙子都在做秦淮灯彩,他不愁没有传人,愁的是传人没有积极性,“有了积极性,我们还能创新,做出更好的东西来。”

焦点故事

“内传加外传”,冀派内画后继有人

    2006-2008年,国务院先后公布了2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1028项,其中传统手工技艺186项;文化部公布了2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777人,其中“传统技艺”类项目共有89项78位代表性传承人。

    许多民间传统绝技濒临失传,但也有一些通过人们的努力,在发展壮大。

    小巧玲珑的鼻烟壶内画连接着王习三、王自勇父子两代人的命运,也画出了冀派内画的命运。目前,全国有近4万人从事冀派内画产业,有近2万人会冀派内画技艺,全国各个景区几乎都有冀派内画的弟子。

    “内传外传双管齐下,把学校作为传授技艺的平台,增加内画各派别的交流,不断创新技艺。”这是王习三总结的冀派内画传承获得成功的三个原因。

    王习三,71岁。1957年考入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1958年拜叶奉祺和叶晓峰为师学内画,成为叶派艺术的第一位外姓传人。

    “师傅让我明白,他们想把这门技艺发扬光大,绝不能有‘教会学生、饿死师傅'的想法。”王习三说,他见过太多民间绝活失传的惨痛教训,光鼻烟壶就失传了好几种。

    于是,儿子王自勇成了他的弟子,王自勇知道,父亲对他的期望是精研画技,继承衣钵。

    步入晚年时,王习三心中有了三个愿望:办一所学校、建一个博物馆、出一本书。

    目前,他的愿望正在逐步实现。1995年,学校成立了,而且学生毕业后如就业有问题,可直接进自己的公司,继续画内画;现在衡水已经有了内画展览馆,石家庄和北京的博物馆正在建;《中国内画图典》《中国民间内画技法》2本书已经出版。

    “中国的内画艺术分为京、冀、鲁、粤四大流派,我们在1982年就成立了中国内画研究会,共同提高技艺。”王习三说。

    焦点关注

    保护非遗可采取生产性方式

    我国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资金短缺、后继无人常常成为保护工作中一个难解的死结。那么,在传承和保护过程中,采用怎样的方式比较好?

    文化保护中合理开发利用

    有民俗专家认为,能否赚钱的确是个现实问题,这成了阻碍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焕发“第二春”的一种因素。

    在不久前举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论坛上,有专家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长期的手工劳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传统技艺,可以采取生产性方式保护。在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中,将其转化为生产力和产品,通过生产、流通、销售等方式,产生经济效益,并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实现文化保护与经济开发的良性互动。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教授认为,开发的同时要界定好“合理利用”,需要考察不同非遗项目的可生产属性,“有的适合成规模开发,有的不适合。”

    不能背离手工技艺的原貌

    也有专家指出,不能单把市场业绩作为衡量非遗技艺保护成功与否的标志。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邱春林发现,有些白族扎染生产企业,竟然将原本的天然植物染料换成了化工染料,以至于生产基地内充斥着难闻的化工原料味道。“生产非遗产品时,绝对不能过度开发,背离手工技艺原貌。”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吕品田觉得,要保持传统技艺的流变性,但同时又不至于“流失”其核心技术和人文蕴涵。

    在传承人培养方面,非遗保护专家刘锡诚也提醒,很多人一拥而上学艺,追求速度,会背离学艺的初衷,导致技艺无法真正得到发展,而只能被一时利用。

    据悉,2003年就开始酝酿的我国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有望近期出台,将使我国非遗保护工作“有法可依”。    (来源:新民晚报 )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9年02月24日 18:29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袁学骏]论耿村文化生态
下一条: ·[冯骥才]文化遗产日的意义
   相关链接
·春节申遗成功·UNESCO ‖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九届常会召开在即
·[高荷红]“伊玛堪”: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人类代表作·[李锦 朱燕 王锋]从“non-physical ”到“ intangible ”:“两分制 ”视角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术语的选择与确立
·[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周全明 王慧婷]非遗视域下滦南评剧的在地化保护与开发
·[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张宇萱]整体视角与过程转向:国内外遗产化研究综述
·[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张巧坭]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的整体性保护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严利]贵州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许逸亭]“以事象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非遗商业化不足问题的分析和对策·[谢行发 沈琪]广东三灶鹤舞非遗传承与发展研究
·[谢开来]大众文化中的咏春拳叙事研究·[温必锋 尹海鹰 沈素惠 黄玉霞 王杰]传承多彩非遗,筑梦美丽花城
·[卫才华 方洁]人本中心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再评估·[王娜]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调研报告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