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深远
的确,青田鼓词所以代代相传,经久不衰,除了曲词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自然,说唱生动优美外,还在于鼓词中所阐述的为人之道迎合了广大群众的心理。
青田鼓词以听觉思维去联想,想象再现历史事件与人物的情景,成为传播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成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相当的一个时期内,鼓词是青田人民文化娱乐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
据一些村里的老人反映,在旧社会,平民百姓受尽官府和邪恶势力的压迫欺凌,在心理上希望有一个为民办事的好官,有一个和谐的社会和安定的环境。而鼓词中宣扬忠孝节义,积德行善,善恶报应,惩恶扬善恰恰符合广大群众的胃口,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便他们心理的这种寄托在鼓词中得到了实现。再者,过去由于社会贫穷,交通闭塞,文化落后,人们在休闲之时劳作之余,唯以“听词”、“看戏”消遣。通过听词看戏等活动,使他们学到不少知识,对时局、世情、礼仪等方面的见解非常在理,谈吐得体,能说出很多的道理来。因此,他们对鼓词曲目中的内容十分熟悉,也很喜欢听,有的还能唱上几段。鼓词中所宣扬的传统文化,对善良、智慧人物的赞美,对邪恶势力的憎恨亦能引起听众的共鸣。
现实生活中,就是鼓词所阐述的这些哲理,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农民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和人际观。青田一带的农民勤劳俭朴,团结奋进的精神,忠厚诚实,热情好客的良好习俗,跟受到鼓词的长期熏陶是分不开的。
行业兴旺
正是因着鼓词的这种吸引力,兴旺了鼓词这一行业,也养活了一大批从艺的残疾人。
船寮西村的鼓词艺人毛勇南因手残,在17岁那年选择了鼓词这一行业。刚出师时,大户人家不喜欢请他这种名不见经传的新手,他只能长年手捏竹棒,肩负袋具,走村串户,唱些简短的词目(也叫讨饭词),以此收点粮食背回家中赡养家中父母。随着年岁渐长,积累了些名气,请他的大户人家多了,日子也过得充足。
从艺42年的毛勇南见证了鼓词行业的发展。据他所知,长期以来,从事鼓词的艺人绝大部分为盲人或其它残疾人。这些人大多从小就失去劳动力,生活无着落,生存空间狭窄,在旧社会,他们不得已去学习这门受人鄙视的技艺,成为末等的生意人。然而恰恰是这一末等的生意解决了许许多多残疾人的生活出路。特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县内各地唱大词的风气日盛,且报酬相当可观,故从业人员越来越多,甚至有些健康人也选择这一行业。为解决就业、稳定社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我县组织了鼓词协会,艺人们有幸成了文化战线中的一员,他们在演唱传统节目的同时,根据形势需要编唱新词,为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教化人们移风易俗,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保护传承
县文广新局有关负责人金荣平无不担忧地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其它文化艺术的繁荣,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日趋多元化,青田鼓词逐渐被冷落,目前除大词《观音佛》、《陈十四夫人》两本曲目还在传承外,平词却很少演唱,平词的大量曲目基本没有传承,除少数艺人熟悉唱本外,一般艺人不会说唱。因此,有濒临灭绝的危险。
由于老一辈鼓词艺人的相继去世,现有艺人中说唱技艺精湛者也为数不多,如若不及时抢救,将出现这一民间艺术断档的现状。再加上现代的年轻人对鼓词缺乏兴趣,听众大多属中老年人,导致青田鼓词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境,严重制约了这一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金荣平说,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文化部门开始对记录鼓词内容的手抄本和录音带进行收集,刻录成光盘。并邀请了相关艺人演唱传统鼓词唱本,逐一进行录音、存档,将其中流传广泛、内容丰富,群众喜爱的优秀唱本编撰成书。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措施,鼓励艺人对鼓词进行创新,编唱符合时代潮流和现代人欣赏的新唱本,争取将具有青田特色的刘伯温传说、华侨故事编成唱本;改进鼓词表演方式,争取,将青田鼓词搬上舞台。还计划成立青田鼓词保护组织,组织专家学者进行调查研究,制订一些切实可行的保护计划,并制定《青田县鼓词保护办法》。 (编辑:蕾蕾)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青田网 2009-3-3 9:12:00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