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张竞生的书和写张竞生的书
  作者:中华读书报 王雪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3-04 | 点击数:9504
 


  一、张竞生其人

  张竞生何许人也?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厌恶他的人给他戴上了“神经病”、“卖春博士”、“文妖”的帽子,断言其著作是“伪科学”,许多说法都是“胡说”;为他鸣不平的人则尊他为哲学家、文学家、性心理学家、教育改革家、社会学家和农村经济发展实验家,称他是“国民党元老”、“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先驱”、“中国第一个提出逻辑学概念的学者”,把他推上“中国性学第一人、中国计划生育第一人、中国发起爱情大讨论第一人”的交椅。面对截然相反的评价,我们无法看清张竞生的真实面目。不过,根据历史事实,大致可以为张竞生勾勒出如下轮廓:

  1888年张竞生出生于广东饶平,早年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后被任命为南方议和团秘书,参与南北议和谈判。1912年,他由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稽勋局选派赴法留学,1919年获里昂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1年张竞生被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哲学教授,从此进入文化中心。1926年,他因出版《性史》招致骂名,在各种变故的共同影响下离京赴沪创办《新文化》月刊,开办“美的书店”。1930年代,张竞生受陈济棠之邀任广东省实业督办,1950年代曾任广东省文史馆馆员。“文革”时他遭批判,1970年于深夜读书时辞世。

  张竞生是一个读书人,他一生写书、出书、读书。革命成功后,他“不以财帛为念,不以禄位动心”,毅然出国留学。《性史》事件突发,书店关张之后,他想到的却是筹集十万元资本、请七八个人编辑、翻译两三百本“世界名著”的计划。他因编辑出版图书而获罪,但却乐此不疲,毕生笔耕不辍。1950年代,身处反右运动的风口浪尖,即便妻离子散、生活朝不保夕他仍能写出让人“刮目相看”的美文,用生命实践了自己倡导的“美的”生活态度。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陪伴他的依旧是青灯黄卷。

  然而,因为他的恶名,他辞世之后一度从中国文化史上消失,以至于1980年代中期,当中国另外一位著名的性学家阮芳赋向人们介绍张竞生的时候,甚至找不到确定其生卒年份的资料。在《从张竞生之死看性教育的历史教训—— 一篇尚不该写却权且写来的文章》中,阮芳赋竟然认同了张竞生于1932年服毒自杀的观点。有讽刺意味的是,即便这一观点也是从日本学者的著作中找到的。2003年,当笔者撰写博士论文述及张竞生思想的时候,遇到了相同的困境——想找到一本可靠的张竞生传记都很难。去年年底,这种窘境结束了,张先生的同乡广东作家张培忠出版了《文妖与先知:张竞生传》一书,全景展示了这位传奇人物坎坷的一生。

  二、张竞生的书

  张竞生一生著述(包括译著)颇丰,遗憾的是,多数人只记得《性史》或者《第三种水》。早在1919年,31岁的张竞生在法国里昂大学完成了论文《关于卢梭古代教育起源理论之探讨》,并以此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可惜此文尚无中译本,使我们不能窥其堂奥。

  张竞生在北大讲授的第一门课程是“论理学”,1922年他为该门课程编写的教材《普遍的逻辑》由北大印刷课付印。这本教材是中国逻辑史上比较早使用“逻辑”这一概念的教材,但该书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执教北大时期,张竞生更有影响的著作是《美的人生观》和《美的社会组织法》。张竞生通过这两部讲稿提出了情人制、新女性中心论、性教育、节制生育等惊世骇俗之论。《美的人生观》第一章第四节专门讨论了“美的性育”,该书问世后周作人曾在《晨报副镌》撰文赞扬:“张先生的著作上所最可佩服的是他的大胆,在中国这病理的道学社会里高揭美的衣食住以致娱乐的旗帜,大声叱咤,这是何等痛快的事。”

  1926年,张竞生编辑出版了对他一生影响甚大的《性史(第一集)》(光华书局出版)。该书内容主要为前一年寒假他在《京报副刊》刊登广告征集来的稿件,共有7篇文章,每篇之后都有他加的按语。《性史》的出版在当时引起了轰动效应,据说新书上市当天光华书店里万头攒动,购书人和围观者把书店所在的马路挤得水泄不通。维持秩序的警察最后竟动用了水枪驱散人群,才得以清出交通要道。《性史》的大卖引发了一连串的续集竞相出版,这些续集都是盗用张竞生名义的伪作。据台湾学者彭小妍称,“现在光是在东京大学的图书馆,就可以找到十册《性史》的续集。”可见当时跟风出版早已大行其道,张竞生也因这些与其不相干的《性史》大遭物议,世人竟忽略了他征集这些材料的原意是为了学术目的。

  在上海期间,张竞生先创办《新文化》月刊,继而开办“美的书店”。《新文化》月刊出版社出版发行了“美的丛书”、“性欲丛谈”,张竞生还主持翻译了霭理士的性心理学著作,编成“霭理士女性小丛书”,继续传播其主张。鲁迅著作中提到的《第三种水》即在这一时期出版发行。在同行的倾轧和恶势力刁难下,《新文化》月刊一年中出版6期而止,“美的书店”仅办两年就被迫关门。之后,张竞生第二次赴法从事翻译工作,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是世界书局出版的“浪漫派丛书”,其中个人的著作主要是《伟大怪恶的艺术》和《浪漫派概论》,其余为译作。1933年上海神州国光社还出版了他的《民力建设》、《民智建设》、《民生建设》、《思想建设》、《制度建设》等书,可惜张的这类“正经书”从未得到过应有的重视。

  1950年代,张竞生又迎来了一个创作高峰期。在生活困顿、精神压力巨大的状况下,张竞生创作了半自传体散文《浮生漫谈》、《十年情场》和《爱的漩涡》。这三部作品皆在海外出版,其中所述个人经历成为后来为其立传的重要参考资料。虽然据张竞生次子张超先生说,这三个姊妹篇在当时有“卖文糊口”的性质,但有学者曾评论说,50年代的散文名家杨朔、秦牧、刘白羽等的作品都不如张竞生的文章“至情至性”。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新浪读书 2009年03月03日 11:52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沈建东]永不消失的追寻
下一条: ·[邹明华]钟敬文先生的传说研究:在真实与真实性之间的复杂性思维
   相关链接
·[邵雅琪]黄石的女性民俗研究:社会制度的性别批判·[刘思诚]未完成:鲁迅朝向田野的三个维度
·[李向振]现代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与实践民俗学的探索·[胥志强]现代民俗学中的礼俗互动问题
·[程鹏]从都市民俗学到现代民俗学:上海都市民俗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徐赣丽 滕璐阳]当代手工艺的都市实践
·“中日民俗学学术交流论坛(2022):现代社会的民俗与现代民俗学”在线上成功举办·中日民俗学学术交流论坛(2022):现代社会的民俗与现代民俗学
·[李向振]面向“民众的知识”和知识生产的现代民俗学·[岳永逸]风俗与民俗: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史学根性和民族性
·[叶涛]关注当下的民俗学·[徐赣丽]现代民俗学如何可能
·[周星]现代民俗学应该把乡愁与本真性对象化·[郭立东]横滨自由华侨妇女协会与中华义庄的水子地藏
·[岳永逸]Folklore和Folkways:中国现代民俗学演进的两种路径·[李传军 罗含]表彰隐藏的光辉:歌谣运动与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建立
·[周星]从实问真、与时俱进的现代民俗学·周星、王霄冰 主编:《现代民俗学的视野与方向》
·实践民俗学与中国现代民俗学研究史·[张志娟]西方现代中国民俗研究史论纲(1872-1949)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