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芽歌书”只有81个图符吗?
坡芽歌书总数只有81个图符吗?每首歌只有一个图符吗?每个图符只有一种解读吗?
坡芽歌书图符形体相对固定,可以重复使用;但在使用与解读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
1.同名异歌。拿歌书图符给邻近其他地方的壮族看,能识读并唱出相应名物的歌;但要注意,例如月亮歌不只一首。
2.同符异读。图符解读的不确定性:如第2个图符(见图7)是星星还是石头?因为第1个符号是月亮,很容易想到星星。我们看到最早翻译的手稿就译成了星星。其实是小石头堆。
3同符歧义。这也是解读的不确定性。如第78个图符(见图8)田地,“若得妹为妻,无田我垦地,旱糯香又粘。”歌书原意为“只要我们在一起,没有田,种地也可以幸福。”但孤立只看这个图,也可以解释为“又有田又有地。”即一图多解,一符多义。
4.同义异符。反过来讲,一首歌的图符也不尽相同,也就是说,坡芽歌书也存在“异体字”。笔者见到几个版本,大同小异,如第66图符(见图9、10)房屋等,这些不影响交际。但第67图符(见图11)(笔者手中的)(见图12)(网上的),就很容易发生歧义。前者据唱词译为“马缰绳相扭,银钮把衣扣,我俩讲相爱,谁个来干涉?”而据后者有解释作“男女主人公骑在马上,奔向自由,去领略自由恋爱的甜蜜。”
5.同符异构。有时,一个图符可以解读为词组,也可以解读为句子:第29图符(见图5)晕死的人1想哥妹厥昏(爱哥揪心痛,想哥妹厥昏。妹死席上横,昏死七八天。……想哥又复活)。
这些问题正是用图符手段标记民歌的特点所决定。因此,这种引导字、关键词式的标记法,编码与解码要有约定性,即唱歌内容是约定俗成的。
那么,坡芽歌书流行地区、使用范围有多大?81个图符之外还有其他符号吗?
坡芽歌书流行于坡芽村及周边几个乡镇十几个村庄的壮族社群中。据刘冰山、黎盛根讲,他们坡芽歌书专题组曾做过以坡芽村为圆心,以10公里为半径,向外进行流传范围的调查。多数老歌手特别是女歌手都曾普遍使用图画符号记录山歌,识别出的80%左右与歌书所载山歌内容相符。笔者访问的当地壮歌专家也说,早在2004年组织民歌大赛时,就有歌手用其记录壮族民歌。常常偷偷从口袋里拿出来看看。我们访问当地一些从事宗教活动的摩公,他们说从前的用书上也有类似图符。农丽英也为笔者画了一些图符。其中有歌书“异体字”,也有标记其他事情的符号。
调查结果说明,使用歌书符号在当地比较普遍,特别是不懂汉话、不懂汉字的壮族群众,但不一定系统成套,比较松散、灵活。壮族民歌有农事歌、祝婚歌、祝寿歌、祝酒歌、手巾歌、迎亲歌、同年歌等。坡芽歌书仅仅用于谈情说爱。按发掘者、整理者的话讲,坡芽歌书是一部有固定的“套路”的情爱教科书,是用歌声相识、相知、相恋的一部经典教材。
从文学上看,坡芽歌书不仅有诗经的韵味,有汉乐府的手法,还有梁祝的凄美;当然更多的是情感的真挚表达、对爱情的炽热追求。我们从壮族情歌的质朴,看到古诗的风貌,民歌的生机;还有赋比兴的娴熟运用,表现手法自然巧妙,以及唱腔曲调优美婉转。坡芽歌书是民间爱情体验的再现、当地社会场景的影像,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坡芽歌书是歌诗与鲜花、智慧与诚挚、美丽而多情的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杰出代表。在形态上,坡芽歌书符号图画性极强。描画绣花是善于女红的妇女强项,惟妙惟肖的图形多为女性所为。坡芽歌书植根于壮族地区歌圩与壮戏的风情民俗、乡土文化土壤之中。
赶歌圩、唱情歌是当地每个年轻人必修课,这正是坡芽歌书流传至今的生命力所在。一套爱情组歌,用喜闻乐见的简明符号将其系统化、程式化,世代相传,基本限定为81个图符提示81首歌(唱时不一定都唱)。成套组歌,整合相传,坡芽歌书成为年轻人的求偶情爱范本。
因此,坡芽歌书是特定的壮族地区、特定年龄段的壮族群众,用来记录特定情爱场景的民歌的符号。起到了文字的某些功用,处在文字发生发展的早期阶段。使用者主要是女性,少数男歌手偶尔也用。其社会原因是没有文字或文字知识不够或掌握的文字不便所致。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华读书报 2009年2月18日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