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献寻踪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献寻踪

[赵丽明]“坡芽歌书”是什么文字?
  作者:赵丽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2-22 | 点击数:19688
 

从东巴文、水书看“坡芽歌书”

  既然坡芽歌书一个图符代表一首歌,那是不是篇章文字呢?当我们认真研究之后,发现这涉及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即文字记录语言的最大单位是什么?对于这类原始性文字符号,我们自然想起以东巴文和我们刚调查解读过的10本水书等作为参照物。

  坡芽歌书的81个符号,记录名物词1词组的有62个约76%,含有动词的我们作为句子处理,有19个约24%。每个图符,仅仅是作为记号、关键词、标题,帮助记忆,标识、提示一首歌的内容。有时用于起兴、比喻、借代、反衬、谐音暗喻;或白描式的直白表露、直叙场景,等等。

  文字除记录语言之外,作为符号还有标识、提示、记事、凭证、艺术、魔咒等功能,这些不一定与语言一一对应,特别是图符文字。有时坡芽歌书图符所标记的不一定是关键词,仅仅是一些用比兴等提供联想、约定作为标记、提示因此,坡芽歌书的一个图符直接对应不是一首歌的歌词内容、整个章节,而仅仅是一个物象概念的词语;再由这个词语提示一首歌。也就是说,一个图符记录的不是篇章,而是词1词组,或句子,因此不能说是篇章文字。即坡芽歌书记录民歌的方式是:

  图符——词句——篇章,不是图符——篇章。

  一个字符作为提示性引导词,引出没有写出来的一句话、一段话。这里我们想起水书解读中的一个难点,与之相类似。这种字符在水书被称作口诀字。

  2008暑假,清华大学水书SRT(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组成小分队,到贵州黔南荔波、三都等水族地区,在当地水书先生指导下,进行清华大学馆藏10本水书的翻译和解读工作。在校时已经利用《水书常用字典》(韦世方2007)进行了初译,90%以上的字都可对译汉字,但整个句子、整篇水书文本还是不懂。这不仅因为水书是一种宗教用字。和水书先生面对面、一对一地请教翻译,才知道,恰恰是90%之外的10%是最难翻译的,一个图符水书先生会吟读许多内容,甚至是一个仪式程序、某一段祈福驱邪的咒语,有的长达十多分钟,可称作一个篇章了。这种没写出来的部分被称作口诀。这类图符,东巴文也有,有学者称其为“引导字”(姜竹仪1984)。坡芽歌书记录物象词语的图符也属于这类“引导字”。

  那么,这类引导字符,是篇章文字吗?它自身,仅仅是一个词1短语,但其功能却是引出一串词语,展开一段内容。因此,这类引导字,是原始文字、不成熟不完善的文字体系共同的现象。坡芽歌书告诉我们,一个图符可以标记语言的词、词组、句子,标记最大的语言单位只能是句子,不可能是篇章。如果形成篇章,那就需要像东巴文那样,多个符号(词、词组、句子)组成一幅一幅连环画,类似的还有尔苏沙巴文(孙宏开1982)等。一部经书,一个完整的叙事,要靠十几幅、甚至几十幅这样的画面组成连环画。

  相比之下,坡芽歌书还没有达到用符号组合成一段话,表达一个篇章。坡芽歌书的每个符号单独使用,不能连缀,标记语言单位最大是句子。

  特别指出的是,东巴文中已经有纯标音的假借字,以及由形义图符和假借标音图符组成的形声字了;而坡芽歌书没有,所以形态更原始。

  单纯以形表意的坡芽歌书81个图符已初具文字某些特征和某些功能,但不能与语言系统配套,只能用象形、指事、会意等构型手段,记录孤立的词、词组、句子,不能全面记录语言。仅仅是文字萌芽阶段的一种辅助性帮助记忆、记录民歌的原始方式。

  因此,坡芽歌书,以及东巴文、水书等,给我们带来一串思考,什么是文字?文字的类型?广义的文字概念是,可以重复使用的、被某社群成员为记录语言中词、词组、句子而约定俗成的一套符号。有固定的形音义,能够完整记录语言,即无遗漏地一一记录语言的词(包括实词、虚词)的是成熟文字,其代表为甲骨文。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华读书报 2009年2月18日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贵州发现仡佬族文字
下一条: ·《平果壮族嘹歌》推介会在京举行
   相关链接
·[李鹏]文字文明的溯源:人文纪录片《汉字五千年》的神话学阐释思考·[王杰文]超越“文字中心主义”:重估顾颉刚先生的民俗学方法论
·[穆昭阳]文字史料中的民族记忆与多民族文学观形成·[霍志刚]神话的当代转化与族群认同
·[林海聪]图文共现的民俗档案:清代至民国时期妙峰山庙会的多元记录·[陈连山]从“天雨粟,鬼夜哭”到敬惜字纸
·[廖善维]原型与变型:壮族“智者”人物形象“箭垛化”研究·[任晓波 刘刚]文山壮族服饰保护与传承的实践调查研究
·[黄文富]传统的延续与变异:多维视角下“壮族三月三”之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陈金文]壮族民间山水传说的生态文化意义
·[黄彩文 于霄]地方节日的历史记忆与仪式表征·[陈金文]壮族“诗文斗智”型传说与族群记忆
·[覃延佳]仪式传统之赓续与整合:广西上林县壮族师公丧葬法事分析 ·[何厚棚]论布洛陀神话的当代价值
·[杜琳宸]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王丹]语言文字类民间游戏的教育功能研究
·[金乾伟 杨树喆]壮族农事歌谣的生态寓意·[高健]无文字的“起源”神话与“无文字主义”
·[许雁]“非遗”保护语境下边疆民族地区节日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以壮族“霜降节”为例·[罗彩娟]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作为壮族主源的“骆越”文化表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