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中国实践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实践

[袁学骏]论耿村文化生态
——耿村一千零一夜》代序
  作者:袁学骏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2-18 | 点击数:10257
 
二是故事下传到另一个人或几个人那里,就发生了新的演变,表现了故事传承的个人选择性。这是审美心理、记忆力差别和表达水平高低所造成的。
三是对主人公张冠李戴,改变故事的背景。他们把诸葛亮说成了刘伯温,把明朝人说成了清朝人,也把外地传说讲成了当地传说,还有的把传说变成了生活故事或幻想故事,或是把生活故事、笑话、幻想故事变成了传说。有时也把传统故事讲成了新故事。
四是打破已有的故事套路。套路的确重要,它有利于故事结构的稳定和讲述效果的发挥。相对而言,耿村女故事家的讲述套路较死,不会轻易在情节细节上加减,语言表达次序更便听众记忆,但也容易让人感到老气。男故事家的套路观念则比较淡漠,他们更倾向于追求与众不同,追求作品的新鲜感。现在的一批中青年讲述者,虽然继承了一批传统故事,但他们的许多作品无所谓套路,尤其是非箭垛式历史人物传说和大量新故事,与AT法的母题距离拉大。这是因为社会生活在纷繁演进,农民的审美观念在发生变化,他们讲述的套路感、模式化越来越淡,对故事的“微调”越来越多。
五是个人原创作品也渗入其中。除了上面提到的亲历故事、当地故事、故事家故事,还有一批没有原型的自由想象、联想的故事。比如张才长听人夜晚骂偷自行车的人,灵机一动就讲出了《娘儿俩装疯》,成为一次成功的创新。高丙中先生在本书题词中说:“叙事的能力是中华民族创造潜能的重要指标!”这句话是对耿村民间故事家幻想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充分肯定。
六是发现一些故事正在形成过程中。比如靳言文的《恶媳陷地死》,徐荣信的黄巢起义故事《双雄会师》,还有刘志敏讲述共和国大将的《陈赓的故事》等,从讲述和文本两个角度考察可以看到,这些新传入或原创性的故事需要有一个个人化的消化和定型过程。记忆和遗忘、加工和传承都是正常的。
我发现耿村故事像长河流水一样不断向前,故事传承的长链正在随着时光延伸,新人新作品的出现不可遏制。有人曾预言十年、二十年后耿村故事就会消亡,现在看来言之不确。耿村文化的吸纳力、包容性、适应性和对外来文化的反弹力都比较强。它表现出中华文化的生存发展力量。然而,我们也发现,十几年前全村流行的代表性作品当前流传很少。比如,已故的大故事家王玉田的《赵母三谏君》和《三代人比美》,王仁礼生前被广泛叫好的《秦始皇赶集》等公认的代表作品,好像被现在的人们遗忘了。
应当说,耿村的文化现实证明,口头文学的群体生态是在滚动中发展的。犹如滚雪球,虽然越滚越大,但滚动中总有失落。作品也有自身的历史局限性、不适应性,那便是被裹在雪球里面的部分,让人看不到了。这就形成了后来居上、晚到受宠的现象。也像刺猬打滚扎枣,有的扎上了,有的又掉了,总之是不断更新。本来故事家是见闻较广的人,但似乎谁也无法继承先辈所有的故事,似乎谁在一定时间段内都要有一批自己的得意之作、拿手好戏。他们还有几十年前听过而几十年后才猛然想起的东西。书中附记里,一些讲述者都谈到了这一点。
“耿村故事甲天下,口碑传统冠中华”(乌丙安先生题词)。18年来的追踪观察,证明耿村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居落典型是当之无愧的。本人曾在1988年冬天的一次普查中,半夜里想起一句话:“耿村无欺,自昭天下。”现在验证之,仍然无愧无悔。英国民俗学大师弗雷泽在《金枝》中说,理论是经常变化的,而事实是最珍贵的。是的,耿村丰富多彩的事实是最值得我们珍视的。
本人也感慨于钟敬文先生于1988年11月在《中国民间文化探索丛书》总序中所说:“中国民俗学的经历,虽然总的说来,是在前进,但形成上却是相当曲折的。”回想耿村文化工程从1987年春天开始大规模的长时间的驻村调查以来,不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真与假、肯定与否定之争,要不要新故事之争,政府行为、集体驻村普查与个人行为孰好孰赖之争,方言讲述与改为普通话讲述之争吗?也是风风雨雨18年了。通过这部书,将进一步证明:坚持不断进行普查和跟踪观察,就会不断有所发现,有所积累;坚持得越久,就会发现得越多。这里还想引用汤普森在《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中所说的:“本书的目标就在于(1)展示民间故事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活跃于人类大多数种族中,并为一切文学叙事形式奠定了基础;(2)使读者了解世界上绝大多数民间故事的伟大之处,不仅仅在于它们本身的故事趣味,而且因为它们是文化的重要因素……”的确,故事是民俗文化的重要部分,虽然古人已经逝去,但他们还留在今天的口碑中,某些风俗已经消失,也还能从故事中找到蛛丝马迹。汤普森还说,要把书面和口头的传说完全分开是不可能的。从耿村这批作品来看,直接来自书本的故事不断改头换面地个人化、地方化,估计也有200篇左右,来自戏曲、广播、影视等渠道的转化物更是大有其在。我们无法把它们完全剥离出来。汤普森认为这是故事学者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实际上将这“两种叙事传统”完全分开是“没有必要的”。可以说,直接和间接来自书本和媒体的故事在耿村是老少皆有,各类作品皆有。所以,这部书不是仅仅从文学视角的故事精选,而是力求比较全面、客观的口头作品生态的一次定格。
我们非常明确地意识到,故事中表现了耿村人的农民立场和文化精神,表现了最为传统的民族精神中的核心观念,表现了当今平民百姓的生存理念、志趣和愿景,像野火烧不尽的草根,像雷打不动的岩层,任凭岁月流逝而生生不息。
这是来自农民中间的草根文学。孔子曰:“礼失求诸野。”我们应当经常求之于民间的“野人”,或许他们可以教给我们一些千古不变的真理。
(《耿村一千零一夜》,2006年2月,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
本文原刊于《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1期,注释请参见纸媒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生产性保护”别成了非遗商业牟利的避风港
下一条: ·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何“濒危”?
   相关链接
·[马盛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要关注的几个问题·[任积泉 苑秀琴]河西宝卷文化生态的形成及其对当代非遗传承发展的启示
·[意娜]数实融合时代的非遗保护与传播·[任正]游戏、意象与遗产:竹马文化的多维透视
·[李佳霓]国家级民俗类非遗文化生态研究·[李子贤]韩国济州岛传承的活形态神话|
·[李晓松]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时间性和空间性研究·[赵迎芳]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和保护的实践与思考
·[张琼洁]耿村民间故事活动现状调查与价值发生问题初探·[袁学骏]河北耿村起源性神话研究
·[马翠翠]文化生态视野下窦犨信仰与水利习俗研究·[王明月]传统手工艺的文化生态保护与手艺人的身份实践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的通知·[林继富]家园重建与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研究
·[宋俊华]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非遗保护的中国探索·[刘永红 郝苏民]洮岷花儿歌手文化生态调查报告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解读·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
·文化和旅游部出台《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甄亮 甄业]秦地文化生态与秦腔习俗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