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煦(1927—2005),满族,少年时代,由于家庭贫困,很早就在铁路局机务段当司炉工,后就读于苏州国立社会教育学院艺教系,1949年11月参加革命,长期在苏州市文化部门工作,精力大多投入在群众文化事业。
按照金煦先生自己的回忆,他真正接触民间文学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当时,江苏省民间文艺研究会到苏州搞采风试点,金煦组织了一个七人小组给予大力配合。他们走街串巷地寻找线索,后来主要在社会福利院里记录了大量的传说故事和歌谣谚语。这次历时一年左右的经历,不仅使他深深爱上了民间文学事业,而且掌握了忠实记录的科学方法。这对于他今后在民间文化界的许多作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文革”前,他在重点采录与全面调查相结合的基础上,出版了苏州《民间文学记录稿初编》资料本共三集,取得引人注目的成绩。
“文革”的打击是毁灭性的,但是此前的工作并没有完全寂灭。“文革”后不久,金煦先生就在这批内部资料的基础上,出版了《苏州的传说》等一系列民间文学作品集,仅《苏州的传说》一书,就先后印刷了20万册,为当时相对贫乏的文艺生活提供了一种清新的食粮,并被翻译成多种外文。不光如此,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唤起了金煦久被压抑的对民间文学的热情,他将自己几乎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民间文学事业上去,在苏州地区开展更广泛的调查采集活动。其中,尤其是由他领导、参与的长篇叙事吴歌的发掘整理工作,为苏州民间文学赢得了全国性的声誉,甚至许多海外同行也慕名而来。1984年,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联合展开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普查、编辑和出版工作,出于高度的历史责任感,身为苏州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长的金煦,毅然挑起了这个重担,上下奔波呼号,在全面领导苏州地区工作的同时,亲自带队搞试点、做宣传。在他及许多同人的努力下,到上世纪80年代末,苏州地区各市县资料本就全部完成了。他又在此基础上,精选主编了市卷本的《苏州民间故事》。该书正式出版后获得各方面的好评,它和《苏州歌谣谚语》一起,于1993年被苏州市政府授予文学艺术奖。同时,他还兼任江苏省民间文学集成歌谣卷的负责人之一,完成了国家艺术科研重点研究项目《中国歌谣集成·江苏卷》,1997年被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评为编纂成果一等奖。
金煦先生不但在搜集、编选民间文学上作出了突出贡献,还坚持不懈地对自己钟爱的民间文学和民俗进行研究、探索。他先后写作了《长篇叙事吴歌的发现和研究》、《辨风正俗最其上》等论文30余篇,1992年还应苏州大学之邀为中文系宣传文化班讲了两学期的《民间文学概论》课程,引导一批人走上了关心民间文学的道路。金煦先生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组建了吴歌学会并长期担任领导工作,先后组织召开了六次吴歌学术研讨会,取得了一批研究实绩,成为上世纪后20年江、浙、沪吴语协作民间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赢得了全国相关研究者的瞩目。
金煦先生一生最重大的事业,大概要数创建苏州市民俗博物馆了。出于对民间文化的热爱,他利用苏州建城2500年纪念的契机,甘心放弃自己的机关工作,主动要求筹建苏州民俗博物馆。在无人无钱无地的不利条件下,他辛苦奔波、废寝忘食,硬是经短短8个月的努力,在1986年国庆前后把民俗博物馆给搞起来了。可是,他的一腔心血却遭到了当时部分领导同志的批评,认为搞这样的博物馆是在宣扬封建社会的东西,对现实生活有反面影响,一位作家甚至发表文章要把民俗博物馆归入“精神污染”的行列。在此危难时刻,金煦先生坚信自己的追求是合乎社会和群众的进步要求的,他四处找专家学者帮助鉴定,同时,自己也频繁撰文来宣扬民俗的重要意义。他曾撰文认为,苏州建成2500年,应该显示它古老而又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的优势,建立民俗博物馆并非出于“守旧思想”,而是一种“现代意识”,现代化不排斥民族化,这是世界文明发展的趋势。二十多年前金煦先生的这一见识,被历史证明为确系远见卓识。后来,苏州民俗博物馆经专家学者的严格评审而获得了肯定,各级领导才一路绿灯。等苏州民俗博物馆开张后,群众好评如潮,各地专家、领导也纷纷慕名前来参观取经,形成了非常喜人的良性效应。一位原来持反对意见的领导,后来经常来馆里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苏州民俗博物馆,成为了我国同类博物馆名副其实的先驱。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