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族群文化传承

首页民俗与文化族群文化传承

[于学斌]莫力达瓦达斡尔乡村传统文化现状考察
  作者:于学斌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2-16 | 点击数:14723
 
 
老房子还能维持多久
 
达斡尔族民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一般为土垡子垒墙,人字顶,上盖苫房草,多为两开间或三开间,两开间的在东屋开门,三开间的中间开门。属于梁柱式建筑,四角有立柱,立柱上顶大柁、二柁,一脊二檩。屋西侧或东西两侧为用土垡子砌筑的大烟囱。室内南西北环炕,俗称万字炕。用柳条子编房笆,抹一层泥,干了之后抹第二层泥,然后铺苫房草。
在这里,老式民居还很多,但是结构、格局仍然保持传统的已经很少。有的虽然保持着建筑风格,但是内部有万字炕的只有区区三五家,其他家庭都变成南北大炕或者只有南炕。房侧的大烟囱已经很少有了,绝大多数变为房顶出烟囱。
在库如齐村,孟宝永家的房子是最为典型的达斡尔族房屋(见图2)。这是一座具有100余年历史的达族老房子,流传和使用已有四五代。建筑格局保存完好,曾经在这里拍过达斡尔族婚礼的电视片,莫旗博物馆和当地的一座度假村的达斡尔族的老房子都是以这座老房子为蓝本建造的。
关于这座老房子之所以能保存这么久有一个传说,这个传说有两个版本。一是他们家的主妇告诉我的:原来这里闹胡子,把全村的房子都烧了,只留下了这座房子。为什么没有烧这座房子呢?原因是当时这些胡子就住在这里,胡子是不烧自己房子的,所以幸免于难。二是老教师、70多岁的满都呼提供的,他说是张作霖的部下烧了村里的房子,只留下了这一座。当时驻扎在哈力的张作霖部下袭击了这里,所有的人都跑到山上去了,唯有一个有病的男人,仍然在村子里。这些人对他严刑拷打,让他说出村子里的人去哪里了,他死活不说,结果被砍了头。部队临走的时候,把全村子的房子都烧了,唯独没有烧这座房子,因为军队就住在这里。
孟宝永家三间房,面宽13.6米,进深7.2米。中间开门,西屋万字炕保存完好(见图3),住屋和厨房之间的隔扇做工精美,门上面的横木板上有吉祥纹饰和图案(见图4)。前面每间房开三扇窗户,西墙开两扇西窗,均为支摘式。每到夏天开窗户时,上扇窗户往外支。由于岁月侵蚀,所以已经分辨不出山墙和墙垛子的界限了。孟宝永家屋侧的大烟囱虽是传统的形式,但是已经不是土垡子烟囱了,而变成砖砌的烟囱。
用土垡子在屋侧砌筑大烟囱是达斡尔族传统的民居形式(见图5)。在库如齐村,已经没有这种土垡子砌筑的大烟囱了,但是在杜拉尔乡、喀牙都尔本,还能见到几个这种土垡子砌筑的大烟囱,而且在杜拉尔鄂温克乡查哈阳村的孟金寿家,我们还发现了用空树做成的烟囱。他家的烟囱底部是用土垡子砌筑的,而上面安了一段空心木头,由于害怕破裂,所以用尼龙丝袋子包裹着。过去,达斡尔族是在屋侧用自然形成的整根空心木为烟囱的,如今已经没有了,像孟家的半截空心木烟囱也是非常罕见的(见图6)。
各家室内的西窗上面供的是娘娘神,这是达斡尔族普遍供奉的神灵,现在几乎家家都在西墙上供有娘娘神。许多家不让看,但是在满都呼家,满都呼把他家的娘娘神让我看了并且照了相。原来,娘娘神是在一张长方形的黄纸上画若干小人的画像。满都呼家西墙上还供有一种神,满都呼告诉我是山神。就是用木块刻成的一个个神偶,有蛇、狼、虎、人脸等形状,装在一个木盒子里。早年,达斡尔族打猎时供奉的山神就是在一根粗树上把皮削掉之后,用炭灰在上面勾勒出一个有胡须的人脸形象。
在孟宝永屋内的东南角供有两个皮人,他们自己已经说不出是什么神。后来问郭旭光馆长,他说是主管牲畜的神灵,叫哈音,杀猪时点燃艾蒿祭祀。这让我想起了我于1986年在黑河市坤河满族达斡尔族民族乡征集到的一对祖神皮人,胸前有铜钱的是男祖先,无铜钱的是女祖先。在《黑龙江外记》中有关于用草人做祖先的记载,书中说的也是祖先神,而且当时不是两个,而是家里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个草人。由此我在想,哈音神也许就是达斡尔族的祖先神。
在库如齐村金文清家,房门上面有一面小镜子,问他为什么,他说不知道,说是以前的主人安装的。我想这肯定是用来辟邪的。
达斡尔族的住屋形式在变,这是大家已经明显感觉到的。这种变化是多方面的,如房屋的结构、格局以及外部特征、居住习惯。达斡尔族在逐渐抛弃自己传统的居住方式,许多家庭对自己传统的老房子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造,因此老房子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变化趋势表现为以下四点。一是传统的大烟囱逐渐消失,用土垡子砌筑的已经很少,许多老房子已经把土烟囱扒掉,改成砖砌的。另外,屋侧的烟囱也很少见,多数已经把烟囱改为屋顶出烟囱。二是内部三面环炕绝大多数已经变成南北炕或只有南炕或北炕。三是屋顶虽然仍覆盖苫房草,但是已经出现在屋檐处覆盖瓦片的现象,以防止檐部被水冲坏。四是很多家庭为了房屋的美观,把前面的土墙拆除,用砖挂面,当地称为一面清。
现在,达斡尔族村子里的砖瓦房在逐渐增多,这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标志。它对传统民居的冲击是巨大的,有砖瓦房住谁也不住传统的住房了。库如齐村如今已经分成了新村和旧村两个部分。新村全是崭新的砖瓦房,这是1998年洪水之后,在国家的支持和个人努力下建造的。旧村主要是老式房屋,不过也有几座砖瓦房星布其间。房屋砖瓦化的趋势已不可阻挡。从库如齐村的村长处得知,明年内蒙古自治区准备改造达斡尔族住房,全部建成砖瓦房。当听到这个消息,我不知道是喜是忧。但不管怎么说,住上崭新的砖瓦房对达斡尔族人民来说无疑是有益处的。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王明珂]羌族妇女服饰:一个“民族化”过程的例子
下一条: ·西藏: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传承
   相关链接
·[高荷红]“伊玛堪”: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人类代表作·[王霄冰]再语境化与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料的溯源研究
·[李锦 朱燕 王锋]从“non-physical ”到“ intangible ”:“两分制 ”视角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术语的选择与确立·[邓清源]元基因与地域性
·[邹东子]在“人类世”中寻找菌子的智慧:云南菌子文化的三重隐喻·[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
·[朱婉尚婕 胡燕]吉祥文化视域下男欢女喜的变迁与重构·[朱凯雯]国际中文教育视域下中国俗文化教学研究
·[周全明 王慧婷]非遗视域下滦南评剧的在地化保护与开发·[周霖]审美与具身性体验:德昂族水鼓舞传承发展的身体实践研究
·[郑天琦]“屯留大叶茶道”习俗及其价值初探·[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
·[赵欣璇]以“写”代“说”:陆稼书传说的生成机制·[张雨]明代小说中的猿猴故事及其文化内涵
·[张宇萱]整体视角与过程转向:国内外遗产化研究综述·[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
·[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张巧坭]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的整体性保护·[张梦雅]“绣”的能动性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