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专著题录

首页民俗学文库专著题录

董晓萍:《全球化与民俗保护》
  作者:董晓萍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2-09 | 点击数:12274
 


·书摘书影·

序言

    现代中国人所能看到、听到和摸到的中国民俗,既有历史传统,也有现代特点,但一些民俗的现代特点已十分突出,用平常的历史眼光是不能认出的。之所以能产生这么大的变化,是因为现代中国人所处的世界环境改变了,跟前辈的生活环境大不一样了,中国民俗也正在遭受千古不遇的冲击和改型,这就是全球范围内的强国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被人们简称之为“全球化”。而紧随着全球化的就是“民俗化”。民俗化,就是把民俗从生活方式转为生存资源加以反思、并进行开发、保护、利用和开展全民性教育的运动。它张扬人文传统,突出历史内涵、捧献民间杰作、张显民族个性、注重和谐效果、强调社会整合,提倡交流品质,是一场捍卫人类精神家园的保卫战。全球化和民俗化现在已成为中国人现代日常生活的两个看点,如同西服和唐装,今天穿这个,明天穿那个。而在悄没声之间,唐装已吸收了西服的优点,变得更加适合于展现中国人的体型和气质,又不改其本色,显示出民俗大国的大气与厚道。全球化挥之不去,民俗化去而又来;越是全球化,越是民俗化,这是悖论,也是潮流。

    然而,怎样才能从色彩斑斓的现代事物中认出民俗化?怎样收起人们对全球流行物的稀罕,发现中国民俗的独一无二?怎样把其中最精彩、最活跃、最能感动世人的民俗摘将出来,找到其内在的生命要素,进行比较、反思和发展,同时加以保护、利用和弘扬,提高追求者的理性,让中国人在拥有现代文化的共性中张扬个性,增强对外交流的能力?怎样使民俗在被火热关注的新时代条件下,在当今世界的多元格局中,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代表作,给中国人提精气神儿,同时也促进保护中国生态自然资源?这些都是本书要讨论的问题。


后记
    自2004年起,中国在遭遇快速经济发展与文化传统的矛盾中,接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公约,也引进了联合国的相关保护工作框架,即政府、高校、市民与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保护工作。该框架在中国有几个衔接点,从外部看,很容易被视为前期工作基础:一是政府的特色化工具论,二是高校的民俗学学科建设,三是历次以抢救为口号,以群众运动为方式,所发动的广泛的搜集整理民俗民间文学资料的运动。自我国加入联合国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在这三方面,凡是有动力的地方,都已经自己从衔接点上开始运作,然后将之转化为现代保护工作。但是,把这些前期工作与联合国的保护工作框架相比,也有两个缺口:一是需要引进高技术的保护,二是以保护为前提的合理经济开发运作,而这些都不是中国的长项,弄不好,还会与中国当下所遇到的经济和技术冲击文化的矛盾搅在一起。使保护工作难以为继。然而,从另一个角度说,现代国际社会的保护要求也不可回避,因为中国毕竟进入了现代化社会的转型期,世界技术开发和文化消费的规则都在改变,对中国的保护工作的影响在所难免,所以,即便是原来有前期工作基础的单位,也要找到新思路和新方法,才能确实在保护工作中有所作为。
    20世纪70年代末,文化部发动的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搜集出版工程是一个特殊的个案,是在全球化和全面现代化之前,对我国长期农业社会流传和积累的民俗财富的一次大清理和大抢救,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创资源建设。大批国内文化艺术学科的知名专家学者担任了民族民间文艺集成的学术指导,使民族民间文艺集成的质量达到了当时国内的领先水平。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CFN 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常建华:《岁时节日里的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图记》
下一条: ·董晓萍:《现代民俗学讲演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