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陈华文]论浙江民俗的演变轨迹及其特点
  作者:陈华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1-09 | 点击数:4200
 

[内容提要] 中华民族的文化系出多元,这一点今天已经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中原地区是中华民族文化源起的核心区域,但其他地区对于中华民族文化所做出的贡献,也同样不容忽视。今天随着一些考古发掘的进展,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文化起源的多元性。前不久关于浙江金华浦江县的上山文化稻作源起早于一万年的不争事实,不仅改写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以河姆渡文化为代表的七千年文明史的历史,也改写了中国稻作文化起源的历史。长江中下游地区,尤其是浙江地区,对于中华民族文化起源和发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证明地方文化在整个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中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和价值。因此,作为地方文化中存在于民间的风俗习惯,即我们学术上所称的民俗的研究,包括民俗史的研究,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民间文化历史的回顾和构建,就显得非常有意义和有价值。我们下面的研究,将证明这种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 浙江民俗;演变;地方性特征


本文刊于《民俗研究》2008年第2期

 

阅读全文请下载PDF文件↓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上一条: ·[陈华文]论吴越丧葬文化的区域性特征
下一条: ·[陈华文]形式变化与观念守恒
   相关链接
·[杨建国]山西应县龙王信仰及其演变初探·[徐梓淇]商业民俗中的物质表现与象征演变:以中式招财猫为例
·[孙瑾]故事与图像人物的替代性演变·[施爱东 刘丹一]中国龙形象的历史演变
·[刘韵鸥]明代戏曲与宝卷中“女转男身”母题的交融与演变·[刘天佐]从“四时历”到“四时主”再到“天老爷”:“四时主”信仰与祭祀传统的演变
·[李华文]从官帽顶石演变看元明清时期多民族物质文化交流·[巴天宇]建筑遗存所见民间信仰演变研究
·[施爱东]龙王传说的演变·[朱现省]社会变迁视角下“做社”习俗的演变与当代价值
·[周巍]“锁龙井”型故事的古今演变·[杨宇]隋唐及宋元:中古时期七夕节的发展演变研究
·[杨镕]从“老妈上京”到“跑驴”·[刘吉平]西汉水流域崇鸟习俗的生成与演变
·[朱向羽]非物质文化遗产“铢铢镲”的传播演变研究·[吴晓东]阴阳对立观念与门神的起源演变
·[邵文苑]《奢香夫人》演变的启示·[赵暾]二郎神形象演变考略
·[张文艳 张启龙 张统夏]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落民俗文化的作用与演变·[袁瑾]20世纪50年代以来农村文化政策的演变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