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老百姓叫过十五、过小年。它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是继春节之后,又一个热闹的日子,春节期间多忙于走亲访友,未得闲暇与家人同乐,元宵节正是与家人合欢的时刻。这天有祭太乙神、吃元宵、看花灯、打灯谜、迎紫姑祭厕神、过桥摸钉走百病的习俗,其中以看花灯最为流行。家家团圆、看花灯、舞龙灯,好不热闹,各地都有旱船、高跷、秧歌等游戏杂耍举行,大人、孩童一起狂欢,堪称中国的“狂欢节”。正月十五月圆人也圆,在传统社会中,女孩子平日不允许出门,只有踏青、看花灯及其他大型民族节日时才有机会出门玩乐,同时这天,男女青年也可以自由往来,所以元宵节又成了中国的“情人节”。
元宵节灯节一般是正月十三称“上灯”,十四“试灯”,十五“正灯”,可以正式赏灯了。各家门前点起彩灯,彩灯花样繁多,千姿百态,争奇斗艳,有形态各异的散灯,如龙灯、马灯、狮子灯等,有端庄华丽的牌坊灯,也有内容连贯的套灯、变化莫测的盒子灯。其中套灯内容丰富,常表现戏曲故事情节。如《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盒子灯,是一种大型迭套灯,灯中套灯,一盒多达15种,夜间放灯时,人们用长杆挑起,然后将导火线点燃,于是,一套套灯便有节奏地跳出盒子,悬在空中,惹人喜爱。有的地区,几家合扎一个龙灯,夜间走街穿巷耍龙灯。在赏灯的过程中,猜灯谜也成了启迪智慧与逗乐的重要活动。
元宵节是由旧时多种祭祀活动演化而来,它的形成经历了相当长的过程。最初,元宵节有祭太乙神的习俗。其由来可追溯到商代。商汤,姓子,名履,字汤,因其在位期间推行善政,深受人们爱戴,死后被尊为“太乙”,人们把东方(商部落发源地)的一颗星命名为“太乙星”,虔心祭祀。太乙,又称太一、泰一、大乙。据《星经》记载,太一神是东方的一颗主星、一位主神。在中国传统神话谱系里太乙神即太乙真人。汉代每年正月的第一个辛日要在甘泉宫祭祀太一,期间要“举明灯”,后来将活动逐渐固定在正月十五。
(悬挂谜语的彩灯)
东汉道教产生以后,将正月十五看做天官诞辰之日。这天要燃灯祭拜天官,以求“天官赐福”。后来佛教传入,认为每年正月十五大神变,有僧众云集仰瞻佛舍利放光雨花的习俗,是参佛吉日。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皇宫和寺院在正月十五要“燃灯表佛”。这些仪式由宫廷、寺院传入民间,形成了正月十五观灯赏灯的盛会。
(彩灯)
汉魏以后,历朝历代都要隆重举行元宵节。唐代规定元宵节为三天,当时花灯制作精美,规模相当庞大,“于京师安福门外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玉,燃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朝野佥载》),再如洛阳时况“自禁门望殿门,皆设蜡炬,……洞照宫室,荧煌如昼……为灯楼十二间,高百五十尺,悬以珠玉金银,每微风一至,锵然成韵,仍以灯为龙凤虎豹腾跃之状”(《云仙散录》)。到了宋代,元宵赏灯作为一项制度正式规定下来,成为举国欢庆、官民同乐的重要日子。明太祖为了招徕天下富商,将赏灯日期规定为十天。清朝建立后,取消了宫中赏灯的习俗,尽管将灯节时间规定为三天,但民间赏灯习俗依然兴盛。清代扬州花鼓戏中一出《瞎子观灯》部分,详细记载了当时花灯的盛况:“正月十三正上灯,土地庙前牵桅灯,十五元宵闹花灯,狮子盘球滚龙灯。有钱人家没子孙,吹吹打打送张麒麟送子灯。小把戏,要龙灯,满街都是玩灯人。拿的是猴子灯,骑的是跑马灯,挑的是花篮灯,推的是绣球灯,拖的是兔子灯,背的是花鼓灯,抬的是轿子灯,拎的是金鱼灯,墙上挂的是走马灯,头上套的是狮子灯,堂屋里挂的是张仙送子灯。正月十八落了灯,又是迎神赛会灯。”
文章来源:潘鲁生的博客 2008-02-20 14:59:02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