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观风问俗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观风问俗

[尹玉泉]今夕何夕春灯明 月散瑶光满禁城
——吃元宵、看花灯、盘点京城正月十五最热闹的灯市
  作者:/web/index.php?Author=%D2%FC%D3%F1%C8%AA'>尹玉泉</a> / 文图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2-05 | 点击数:12812
 

  老北京上元节最热闹的事——烧火判儿

  烧火判儿,是老北京灯节特有的一项活动。“判儿”指的是阴间判官,烧火判儿说白了就是把这个判官用火给烧了。京城烧火判儿主要有两处,一处是在琉璃厂海王村公园外的吕祖祠;另一处是在地安门外西侧皇城根路北的宛平县城隍庙。

  要说京城最有名的烧火判儿,就数宛平县城隍庙了。元明清三代,北京城内相继建有三座城隍庙,一座为都城隍庙在复兴门内成方街;一座是江南城隍庙在宣武门外南横街;还有一座就是这座宛平县城隍庙。到了明代,城隍神亦执掌阴司冥籍,并负有监察官吏之责,这就不难想象为什么要烧火判儿了。

茛围看烧火判儿


  宛平县城隍庙,每年正月十三至十七有五天的庙会活动,那里的庙会说是庙会,实际上主要是晚上“灯节”的活动。庙会期间,庙前东西各半里许的街旁,设有灯笼摊、爆竹摊、各种风味小吃摊、玩具耍货摊等各类应节物品摊。庙内各壁间遍悬纱灯,每至夜间,万灯齐明,辉煌耀目。

  每晚掌灯后,游客便云集而来,等着看灯节里最热闹,也是最吸引人的活动———烧火判儿。只见在庙的正院内安放着一尊用泥塑的空心“判官”,也有人说是钟馗。判官高约四五尺,外形像一个袒腹而坐的人,头上戴一顶双翅的纱帽,帽子形状就像一个大砂锅。判官右手抱一牙笏,牙笏是一块铁板,也有用泥塑的,原来牙笏上面写着:“你可来了,正要拿你!”后来为提醒游人防盗,改书:“当心扒手”。判官腹中是空的,其实就是一个砖砌的大炉灶,炉膛里面装上煤,大概可填煤炭200余斤,生着火以后判官被烧得浑身通红,火焰从耳口鼻眼、肚脐和双乳冒出,煞是好看,惹来大批游人围观。烧火判儿所用之煤,都是个人和商号、京西煤矿等捐的。

  据说,北京最后一次烧火判儿,是1950年在北海公园。


  旧时隆福寺冰灯最惹人,现代龙庆峡冰灯争奇斗艳

  正月十五的灯市上各式各样的彩灯争奇斗艳,其中最奇巧者当为冰灯。早在明代即有冰灯,不过做工简单,浇水成之。后来冰灯的制作技艺逐步提高,以冰琢成人物、花鸟、虫兽等像,冰以药固之,日久不化。旧时的冰灯以隆福寺街的最为有名,而到民国就所剩无几了。此外,早年间地安门外大街的聚盛公干果铺,也经常搞冰灯展览,惹来大批游人前来观看。

■现代的龙庆峡冰灯

  隆福寺建于明景泰年间,清雍正元年重修。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隆福寺发生大火。被火烧毁天王殿后,一直未重修,于是,庙中喇嘛便将庙内外的地皮,按块租给摊商,收取地皮费,名为香钱。据《大清一统志》载:“隆福寺,逢每月之九、十有庙市,百货骈阗,古玩字画,风味小吃,花鸟鱼虫,为诸市之冠。”因隆福寺庙会,与西城护国寺庙会东西对应,被称为东庙与西庙。隆福寺在灯市期间展览的冰灯,堪称灯市上的异彩,各式各样晶莹剔透的冰灯,引起游人无限的遐想,大家无不交口称奇。

  现在北京亦有冰灯,不但市区有,在延庆县的龙庆峡亦有。龙庆峡的冰灯洁白高雅,晶莹壮观,匠心独运,更为可贵的是,在冰灯中还特别运用光、电等现代科学技术,制造出了一种色彩纷呈、亦真亦幻、如梦如仙般的神奇效果,令人赞叹不已。 


  ■文并摄影供图/尹玉泉

  [本期悠客出场]尹玉泉从小生在皇城里,长在景山下。也许是借着“大学夹道”的智慧,在上千人的考试中竟考进了景山小学。上课之余,最爱荡舟北海,最爱登临景山,最爱琼岛的春荫,最爱西山的红叶,古都的美在那时深深地扎根在脑海里。这座千年的古都不仅有建筑的杰作、自然的美景,还蕴藏着无数的动人故事,让我们去探访,去找寻。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北青网 - 北京青年报:(08/02/19 07:18)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2008年北京东岳庙中秋游园会成功举办
下一条: ·[潘鲁生]正月十五,赏花灯
   相关链接
·[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祝鹏程]传统的圈层化建构与符号化挪用:对当代北京小剧场相声的考察及反思
·[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祝鹏程]谁之传统,传统何为:对当代北京相声传统化实践的考察及反思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鞠熙]狐仙故事与北京城的宇宙论意义
·[王子尧]流动的市声:北京“杂吧地儿”的生活之籁·[王之心]“北京375末班公交车事件”新媒体中的传播变体调查报告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王静斯]北京地区中秋习俗考略
·[宋嘉琪]手工艺类非遗的市场化·[漆凌云]结构与隐喻:元宵节放花灯传说的文化解读
·[高洁]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带表演艺术类遗产调查报告·[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祝鹏程:《市场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北京相声为个案》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万建中]从民族饮食到“中国饮食”的转型
·[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