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上元节最热闹的事——烧火判儿
烧火判儿,是老北京灯节特有的一项活动。“判儿”指的是阴间判官,烧火判儿说白了就是把这个判官用火给烧了。京城烧火判儿主要有两处,一处是在琉璃厂海王村公园外的吕祖祠;另一处是在地安门外西侧皇城根路北的宛平县城隍庙。
要说京城最有名的烧火判儿,就数宛平县城隍庙了。元明清三代,北京城内相继建有三座城隍庙,一座为都城隍庙在复兴门内成方街;一座是江南城隍庙在宣武门外南横街;还有一座就是这座宛平县城隍庙。到了明代,城隍神亦执掌阴司冥籍,并负有监察官吏之责,这就不难想象为什么要烧火判儿了。
茛围看烧火判儿
宛平县城隍庙,每年正月十三至十七有五天的庙会活动,那里的庙会说是庙会,实际上主要是晚上“灯节”的活动。庙会期间,庙前东西各半里许的街旁,设有灯笼摊、爆竹摊、各种风味小吃摊、玩具耍货摊等各类应节物品摊。庙内各壁间遍悬纱灯,每至夜间,万灯齐明,辉煌耀目。
每晚掌灯后,游客便云集而来,等着看灯节里最热闹,也是最吸引人的活动———烧火判儿。只见在庙的正院内安放着一尊用泥塑的空心“判官”,也有人说是钟馗。判官高约四五尺,外形像一个袒腹而坐的人,头上戴一顶双翅的纱帽,帽子形状就像一个大砂锅。判官右手抱一牙笏,牙笏是一块铁板,也有用泥塑的,原来牙笏上面写着:“你可来了,正要拿你!”后来为提醒游人防盗,改书:“当心扒手”。判官腹中是空的,其实就是一个砖砌的大炉灶,炉膛里面装上煤,大概可填煤炭200余斤,生着火以后判官被烧得浑身通红,火焰从耳口鼻眼、肚脐和双乳冒出,煞是好看,惹来大批游人围观。烧火判儿所用之煤,都是个人和商号、京西煤矿等捐的。
据说,北京最后一次烧火判儿,是1950年在北海公园。
旧时隆福寺冰灯最惹人,现代龙庆峡冰灯争奇斗艳
正月十五的灯市上各式各样的彩灯争奇斗艳,其中最奇巧者当为冰灯。早在明代即有冰灯,不过做工简单,浇水成之。后来冰灯的制作技艺逐步提高,以冰琢成人物、花鸟、虫兽等像,冰以药固之,日久不化。旧时的冰灯以隆福寺街的最为有名,而到民国就所剩无几了。此外,早年间地安门外大街的聚盛公干果铺,也经常搞冰灯展览,惹来大批游人前来观看。
■现代的龙庆峡冰灯
隆福寺建于明景泰年间,清雍正元年重修。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隆福寺发生大火。被火烧毁天王殿后,一直未重修,于是,庙中喇嘛便将庙内外的地皮,按块租给摊商,收取地皮费,名为香钱。据《大清一统志》载:“隆福寺,逢每月之九、十有庙市,百货骈阗,古玩字画,风味小吃,花鸟鱼虫,为诸市之冠。”因隆福寺庙会,与西城护国寺庙会东西对应,被称为东庙与西庙。隆福寺在灯市期间展览的冰灯,堪称灯市上的异彩,各式各样晶莹剔透的冰灯,引起游人无限的遐想,大家无不交口称奇。
现在北京亦有冰灯,不但市区有,在延庆县的龙庆峡亦有。龙庆峡的冰灯洁白高雅,晶莹壮观,匠心独运,更为可贵的是,在冰灯中还特别运用光、电等现代科学技术,制造出了一种色彩纷呈、亦真亦幻、如梦如仙般的神奇效果,令人赞叹不已。
■文并摄影供图/尹玉泉
[本期悠客出场]尹玉泉从小生在皇城里,长在景山下。也许是借着“大学夹道”的智慧,在上千人的考试中竟考进了景山小学。上课之余,最爱荡舟北海,最爱登临景山,最爱琼岛的春荫,最爱西山的红叶,古都的美在那时深深地扎根在脑海里。这座千年的古都不仅有建筑的杰作、自然的美景,还蕴藏着无数的动人故事,让我们去探访,去找寻。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北青网 - 北京青年报:(08/02/19 07:18)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