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两代元夕之夜,京城妇女流行走桥、摸钉、观灯
正阳门是明、清时期,北京内城的正南门,因其位于皇宫的正前方,而俗称“前门”。
正阳门是目前北京城内唯一一座城楼、箭楼都保存完好的城门。元代此门名“丽正门”,永乐十七年(1419年),将元大都的南城垣南移,新修城墙、城洞。正统二年(1437年),开始修建城楼、箭楼、瓮城、石桥及牌楼。正统四年(1439年)完工,同时改“丽正门”为“正阳门”。
正阳门,因位于皇宫的正前方、北京城的中轴线上,因而与内城其他八门规制不同。内城九门中,只有正阳门箭楼设券门,但在明、清时期此门平日不开,只供皇帝出入。城楼与箭楼之间原有瓮城,瓮城呈圆弧形,东西两侧建有闸楼,下设闸门以通行人。内城九门中只有正阳门瓮城辟二门,其余均开一门。
明、清两代元夕之夜,盛行妇女们“走桥、摸钉”的风俗。是夜,妇女们都罩上白绫衫,成群结队地手挽手,肩并肩出游。前头一人举香开道,其他妇女随后,谓之“走百病”。凡有桥处,妇女们则相率过桥,谓之“度厄”。相传,不过桥不得长寿,过桥者则可保一年无腰腿疼痛之患。此外,妇女们还要到各城门洞去摸城门上的铜钉,因“钉”与“丁”同音,寓意家丁兴旺。更有许多妇女不怕路途遥远,纷纷前往正阳门城门摸钉,因正阳门秉“正阳之气”,摸了正阳门的门钉,宜生男丁。
清代灯市从灯市口移到了外城后,外城灯市要数正阳门灯市最为热闹。老北京最热衷于挂花灯的要算是临街店铺了,而尤以糕点铺、布铺、绸缎庄为主。正阳门两侧,当时是京城主要的繁华商业区,聚集着众多名店,各家店铺到了灯节这几天,张灯结彩,借着灯会或放焰火来招徕顾客。当时在正阳门外有家叫正明斋的馍馍铺,在灯节前就高搭席棚,悬灯结彩,引人注目。灯节期间,他们便在棚里支案,摆出大笸箩,当众摇元宵,边做边卖。生意十分兴隆。去正阳门走桥、摸钉的妇女们,平时难得迈出家门,借着灯节的喜气,正好在正阳门附近的商业区观灯、逛灯市,顺便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
廊房头条曾是灯笼一条街
明朝初年,北京作为都城后,并不繁华,城内城外遍是空地,于是朝廷先后在皇城四门及内城九城门外建房,并“召民居住,召商居货,谓之廊房。”因之,明永乐初年,北京谓之廊房的地方很多,但是廊房虽多,却大多没“火”起来,而且随着历史的变迁,地名多有改动。只有正阳门外廊房,不但繁华了数百年,“廊房”的地名也一直沿用至今。
廊房胡同从北往南有四条,到清代改称廊房头条、二条、三条、四条胡同。最初廊房的店铺经营品种繁杂,清代后期逐渐发展成各具特色的商业街。
据《旧京琐记》载:“灯市旧集于东、西四牌楼,后始移廊房头条。”随着灯市从内城迁往正阳门外廊房头条,廊房各条胡同在灯市期间也跟着热闹了起来,大栅栏里、珠宝市街的各家店铺,在节日期间都争挂花灯,招揽顾客。为了适应这种需要,廊房头条内,聚集了20多家灯笼铺,逐渐发展成为“灯笼一条街”。那时廊房头条,比现在窄许多,但狭窄的胡同中汇聚了文盛斋、华美斋、秀珍斋、美珍隆、秀珍隆等名冠京师的灯笼铺。廊坊头条的灯笼铺大都是前店后厂,自产自销。生产的灯笼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圆纱灯,这种圆炒灯是用竹条做成灯架,外蒙红色或白色的纱,红纱灯多做喜庆宴会时用;白纱灯为观赏花灯,灯上画有色彩艳丽的人物或花鸟鱼虫等图画。
另一类是宫灯,宫灯是用硬木或其他上好木料,做成菱形或多边形的灯架,灯架上还要雕出各种玲珑剔透的花牙和各式饰物。在灯的各个方格上镶着画有各种图案的玻璃或纱绢。这些各式灯笼,不仅作为生活照明用品,而且还是精美的手工艺品。那时每到邻近灯节,各灯笼铺都将自己的灯笼挂出来,从街头向街尾远远地看去,每家铺子门口的灯笼,连成一条长龙,各式各样的灯笼争奇斗艳,美不胜收。
在这些灯笼铺中,尤以文盛斋最有名,这家店铺建于清嘉庆年间,主要做宫灯和纱灯。他家的灯笼做工考究,用的都是楠木、缎子等上等材料。因为手艺好,灯笼样式新,还承办了皇宫及各大王府的宫灯,而更加名声显赫。据说其制作的宫灯曾荣获过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上世纪五十年代公私合营,文盛斋等几家灯笼铺,联合成立北京市美术红灯厂。曾在天安门城楼上高悬的那八盏大红宫灯,就是由该厂的师傅们精心制作的。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北青网 - 北京青年报:(08/02/19 07:18)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