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化传统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化传统

蒋原伦:电子时代的民俗
  作者:蒋原伦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1-03 | 点击数:4111
 


  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电子时代的民俗。电子时代民俗是指互联网上奉行的某些礼仪、习俗和风尚,比如说电子贺卡、手机拜年,还有网上灵堂、电子算命,甚至还有电子社区婚礼等等,因此他们不能算是原本意义上的民俗,基本上是兼收并蓄,互通有无,各地风俗在一起,置于历史的流程,网上的民俗虽然保留是某些传统的利益,但是其具体做法上已经是大相径庭。

  电子民俗是当今的这种时尚,是传统的人际关系在互联网上的延伸,由于现代技术的发展,多重媒体交叉,缩短了人际交往的距离和时间,也加快了人际交往的频率,交际是需要欲望和心理理由的,而传统民俗则为交往提供了平台和充分的理由,也是为我们提供新力的理由,这就是为什么电子时代的到来、传统的风俗不仅起死回生,还有扩张的趋势。这种情形简单地以复古的名义好像是无法涵盖的,并且人们总是根据现实的情形对传统或者抛弃或者拥抱,不管是抛弃还是拥抱加了许多新的东西,比如以前是烧纸钱的,现在就是烧别墅、汽车、电脑、手机等现代产品,在婚礼中使用现代科技手段,以增加时髦而喜庆的效果。

  今天的风俗是受西方冲击并和西方世界纠缠和互动中走过来的,中国人对西洋风俗有不同程度的了解,但是这里的关键不是人们对西洋风俗有多少了解,而是作为交集的方式,它必然称为一种特殊的补充,特别是他和商业文化结合在一起时候,他简直有点呼风唤雨的态势,洋风俗进入中国有了娱乐性质和新的交往功能,如果说本土风俗是中国人之间情感交流最丰厚的一块资源,他悠久的社会心理做基础的话,那么洋风俗为我们年轻人拓展脚步的社交提供了新的平台,因此与民俗有关的节庆可能是和交往最佳的时刻,而未来的风俗节日是年轻人之间交流和沟通很好的实际。

  由于电子民俗存在是为了人际交往或者灵魂沟通而建立的,要有群体来完成,也因此有的学者将民俗研究对象界定为群体的传统,也就是说来的人越多,就越意味着成功。我认为电子民俗给人们交际提供了自由参与平台,重要功能就是一方面为人们交际提供平台,另一方面可能会引起不便和尴尬或者产生沉闷的状态,在电子民俗中,正是免除了亲缘关系的束缚。(来源:中国作家网)

 (本文为“传统与文艺——2008北京文艺论坛”上的发言)

 

  文章来源:新浪读书 2008年12月19日 12:23

上一条: ·[刘爱梅]也谈华夏上古龙崇拜的起源
下一条: ·史长义:民间文艺传统与当代文学创作
   相关链接
·[王霄冰]再语境化与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料的溯源研究·[赖晓君]情书的世界:关于晚明书信集《丰韵情书》的民俗考察
·[朱志平 靳冉]当代语境下民俗艺术价值重构与转化·[朱梁灏]家乡民俗学视角下“同乡同业”现象考察
·[周淼]过程性视角下类民俗的生产·[郑艺星]赛博功德与电子木鱼:试述民俗事象的当代变体
·[郑涛]简述东亚民俗学发展史·[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
·[赵靓]数智三月街:大理街子的平台时空与新兴民俗·[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张爱琳]大英博物馆藏苏州版画的四重价值·[袁玥]传统与现代:论张亮采的民俗观
·[尹立娜]节日民俗的价值建构主体及方式·[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
·[杨旎梵]中式恐怖游戏:电子技术下民俗的创造性运用·[杨吉然]滇西地区的村庙祭祀
·[徐梓淇]商业民俗中的物质表现与象征演变:以中式招财猫为例·[谢思岚]宋代都市笔记的民间立场及其对民俗时空的建构
·[萧放 叶玮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形、有感与有效路径探讨·[吴南]从“非遗”周公庙会实践探讨道德在民俗学知识建构中的意义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