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流动的“民间戏剧”:康保成先生访谈录
  作者:康保成 梅东伟 李春久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1-13 | 点击数:14572
 

梅:在当前的戏剧研究中对非官方的戏剧演出有这样一个称谓即“民间戏剧”,您认为学术界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称谓,它产生于怎样一种文化的语境?您又是怎么界定它的呢?

康:民间戏剧、民间文学的说法应该是相对的、流动的。比如说《诗经》,《诗经》最早是民歌,再早呢可能是巫歌,起码它是民歌,至少《诗经·国风》一般人认为是民歌。但是从汉代开始“诗三百”或“诗”被尊为“经”,成了儒家的经典,成了官方的东西了。现在它成了中国诗歌的一个重要的源头,成了经典,其实它原来——起码其中的许多——是民歌。可现在研究《诗经》,已经不属于民间文学范围,只能是古典文学的研究范围。

以往有一种说法叫“书不读唐宋以下”,我们读大学的时候有些老师经意不经意地就说出来了。“书不读唐宋以下”,元明清的戏剧小说算什么学问?甚至有些老师更激烈一些,“书不读魏晋以下!”但五四以后小说戏剧开始受到重视,《西厢记》这些作品文人十分喜欢,比如我的老师王季思先生,就是以研究《西厢记》出名的。本来戏剧的地位很低,都是民间的。但现在《西厢记》也成了经典,还能说它是民间戏剧吗?

怎么说呢,应该说戏剧总体上说是民间的,它和传统的诗文相比,它本身就是民间的,从这个角度去说,笼统提“民间戏剧”似乎不妥,因为戏剧都是民间的。但是我们知道,明中叶以后戏曲有段雅化,雅化到什么程度,比较一下演出本——元刊杂剧就是演出本——和后来明人修改的版本,以及明中叶文人创作的本子就可以发现,杂剧、南戏、传奇雅化得都非常厉害。汤显祖《牡丹亭》中“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看不懂了。到明末清初大戏剧家、戏曲理论家李渔说“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如线”,“百人之中有一二人解此意否?”然后说像这样的文字“只可作文字观,不可作戏曲观”。他说得很清楚,雅化了,从文辞上把它雅化了。原来的民间戏曲变成了文人戏曲,一般的老百姓不太喜欢。从清乾隆到道光之间的戏曲史料常有这样的记载:老百姓听不懂昆曲,不愿意听昆曲,然后渐渐的喜欢皮黄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京剧。

皮黄的前身是徽调、汉调。在这个时期,皮黄是民间戏剧,但民间戏剧——皮黄也即后来所称的京剧——一旦在首都立足也有雅化的倾向,也就是京剧雅化了。到清末民初这一段,各种地方戏纷纷兴起,我们的河南梆子,包括评剧、越剧、花鼓戏、黄梅戏等都是这一时期兴起的。相比之下我们可以说,在这一时期京剧又不是民间戏剧了。

因而可以说民间戏剧这个概念是一个流动的概念,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你说民间戏剧、文人戏剧怎么分,民间戏剧、官方戏剧怎么分,截然地分开是不妥当的。只能按时段去分它,在一个时段内看它是否是民间戏剧。比如,昆曲雅化以后,昆曲是士大夫戏曲,皮黄是民间戏剧。

如果非用民间戏剧这个概念去界定某一剧种的话,那么豫剧是什么剧,民间戏剧还是文人戏剧、官方戏剧?这不好说,戏剧就是戏剧,豫剧就是豫剧,不要再给它冠上一个民间戏剧。有些人从观众的角度去界定民间戏剧,但我们国内或省内有些高级干部也非常喜欢豫剧,官方的礼仪场合也会演出豫剧,所以就不要对豫剧说它是民间的还是非民间的。但你要说木偶、皮影是民间的可以说,为什么呢?基本上它在城市里面绝迹了,很少有人看了。这些小剧种处境一般比较偏远,比如像我们豫南的罗山、桐柏,豫西的灵宝等偏远山区。因而,你可以说皮影是民间戏剧,但你说豫剧是民间戏剧我就要稍稍打个问号,说京剧是民间戏剧我更要打问号。李瑞环、朱镕基都是有名的票友,他们是官方还是民间?所以民间戏剧是一个相对的、流动的概念,不要把它凝固化、绝对化。

但现在有这种说法,我自己和高有鹏老师都提过。如果要提也可以,不过要给它一个很好的界定,要说明戏剧本来就是民间的。例如南戏,南戏比杂剧的地位要低,徐渭在《南词叙录》里面说的很清楚,不讲究宫调,唱词是随意为之,都是当时的民间小调。早期南戏我们看《张协状元》还有其他的南戏剧本,与杂剧相比,我们可以说南戏是民间的。那杂剧呢?难说,它是民间和文人的一个结合体,像关汉卿这一批人,他们生活在大都,是元代的首都,最大的城市,他活动在那个地方,并有材料证明他为宫廷写过戏,“大金优谏关卿在,《伊尹扶汤》进剧编”。所以杂剧未必全是民间的。

可是,南戏现在进了古代文学史了,不属于民间文学的研究范围了。民间文学的教材大概不收吧?真奇怪。

梅:康老师,我们谈到民间戏剧的时候往往会把它跟民间文学联系在一起,它跟民间文学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民间戏剧的“民间”,是否等同于民间文学的“民间”?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亚当·库伯访谈]“文化”与“人类学”的一次对话
下一条: ·[安德明 廖明君]走向自觉的家乡民俗学
   相关链接
·[平锋 谭文]民间戏剧的仪式化内蕴及其悖论·[钱生槭 康保成]古戏台修复如何贯彻“修旧如旧”原则
·[邢涵 康保成]略论“会首”在民间社会中的作用及其变迁·[康保成]《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形成的法律法规基础
·[康保成]生活就是民俗·[周秋良 康保成]娼妓·渔妇·观音菩萨
·[钟敬文]关于民间戏剧·[于烈]莆仙戏:古为今用的典范
·康保成 主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1)》·贵州戏剧如何走向大市场?
·王杰文:《媒介景观与社会戏剧 》·康保成:中国世界非遗数急剧膨胀 喜忧参半
·[傅谨 廖明君]重视“中国经验”·黄天骥 康保成 主编:《中国古代戏剧形态研究》
·康保成 著:《中国戏剧史研究入门》·[梅联华]赣傩面具赏析
·康保成:《傩戏艺术源流》·[康保成等]潮州影系的个案研究
·[康保成]《踏谣娘》考源·[康保成]如何面对窦娥的悲剧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