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傩戏艺术源流
作 者: 康保成 著
出 版 社: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7-1
字 数: 400000
版 次: 2
页 数: 468
印刷时间: 2005/07/01
纸 张:胶版纸
I S B N : 9787536123366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文学 >> 戏剧
内容简介
要解决戏剧如何从宗教仪式中衍生,关键在于发现和考察处于宗教仪式与戏剧形式之间的演出形态。笔者发现的这类中间形态主要有:宋代“路歧人”上演的打夜胡,金元明清流行的打连厢,源远流长的莲花落、秧歌等。
先说打夜胡。《东京梦华录》等书说打夜胡是岁末十二月举行的驱傩活动,扮演者多为乞丐,三五人一伙,戴面具或涂面,装成神鬼、钟馗、妇女等,挨门挨户为人驱祟、演唱、求乞。溯源而上,敦煌文书有《进夜胡词》,南北朝时有"邪呼逐除",与先秦时口呼"傩、傩"之声的沿门赶鬼活动一脉相承。顺流而下,南宋打野呵已是坐场演出形式。
再说打连厢。打连厢又作“打连相”,其源头可上溯到荀子的《成相》。“相”是一种鞭形或竹筒形的乐器,盲人用作辅助行路,沿门乞讨时用以打狗,驱傩者亦常涂鬼脸执之。宋杂剧中“竹竿子”的前身就是相。明清时期,打连厢又叫霸王鞭,后演化成小戏《打花鼓》和著名的"凤阳花鼓"。
至于秧歌,也是从沿门逐疫活动逐渐进化而成的。以往把秧歌当成是插秧之歌,是误解。秧歌又可写作姎哥、阳歌、羊高、英歌等,表明“秧”只表音,是同音假借,非插秧之“秧”。《说文》谓“姎”是女性自指,今西南少数民族有称女性为“阿央”者。秧歌的起源比我们想象的要早得多。就我们掌握的资料看,在新疆,姎哥原指姑娘、少妇,后成为一种扮演活动"偎郎"中女性角色的代称。在今陇东、陕西、陕西一带,汉族的乡人傩与“偎郎”相遇,形成秧歌。这种活动的特征是必有男女调情的表演。潮州的英歌,属同一种形态。翻开新出的《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版),从秧歌派生出的剧种之多,令人惊叹。秧歌堪称百戏之源。
从宗教仪式到戏剧形式,是中国戏剧史的一条潜流。本书希望通过对上述问题及相关问题的讨论,能够对这条潜流及其与明河的关系有所把握。具体来说,就是希望能弄清傩与戏的关系。书名《傩戏艺术源流》,“傩戏”指的是傩与戏,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傩戏。这是需要说明的。
目录
前记
绪论:中国戏剧史的明河与潜流
上篇 乡人傩流变考
第一章 乡人傩的基本形式——沿门逐疫
一、傩与乡人傩
二、乡人傩的原始形态——“邪呼”逐除
三、从“邪呼”逐除到“打夜胡”
四、从“打夜胡”到地方戏
五、沿门逐疫与佛教
六、沿门逐疫的种种形态
七、从现存傩仪、傩戏看乡人傩向艺术的发展
小结
第二章 秧歌:在乡人傩与戏剧之间
一、名同实异的南、北方秧歌
二、名异实同的秧歌、花鼓、花灯、采茶
三、秧歌与阳歌、姎哥
四、秧歌与讶鼓、阳戏、秧腔
小结
第三章 “罗哩连”与中国戏曲的传播
一、对“罗哩连”的纵向求索
二、对“罗哩连”的横向考察
三、“罗哩人”与“路歧人”
四、“罗哩连”、“路歧人”与中国戏曲的传播
小结
附录 “罗哩连”的唱法(曲谱六则)
彝族民歌中的“罗哩罗”
瑶族《盘王歌》中的“七任曲”
广西壮师剧中的“辣辣哩”
彝剧中的“罗哩罗”
福建梨园戏中的“唠哩连”
泉州木偶戏《目连救母》中的“唠哩连”
第四章 从“沿门逐疫”到“副末开场”
一、神与乞食的艺术
二、俗讲的“开题”与杂剧的“开呵”、“开”
三、“家门”与“引戏”、“开呵”、“冲”
四、“家门”、副末开场与沿门逐疫
小结
第五章 沿门逐疫的道具——竹竿子
一、竹竿拂子的形制与作用
二、形形色色的竹竿子
三、竹竿子与霸王鞭
四、霸王鞭与打花鼓、打连厢
五、竹竿子、霸王鞭与莲花落、道情
六、竹竿子与参军色
小结
第六章 从驱傩者巫到戏剧脚色“净”
一、戏剧脚色“净”与“净人”、“净行”
……
下篇 戏神、傩神考
第一章 北方戏神与魔合罗
第二章 南方戏神“田元帅”与傀儡子
第三章 对二郎神信仰的文化阐释
第四章 傩神与戏神
结语
附录
后记
再版后记
文章来源:当当网图书频道 【本文责编:思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