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译著译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译著译文

[李慎成]韩国《孝子里》和中国《义虎记》故事比较研究
  作者:[韩]李慎成   译者:张鹤松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1-28 | 点击数:18575
 

我们再来看一下中国的《义虎记》。其故事梗概如下:

1)山西省孝义县郊外的高唐山和孤岐山一带,老虎经常出没。

2)有个樵夫忽然失足掉在老虎穴中,发现穴中还有两只小老虎。

3)从上面游下来一条大蛇要加害小老虎,被樵夫砍死。

4)回到穴中的母老虎看见死蛇,似乎若有所思。

5)母老虎表示感恩,把残留下来的鹿肉叼到樵夫面前给他吃。

6)一个多月的虎穴生活,樵夫和老虎混熟了。

7)樵夫在老虎的帮助下,离开了虎穴。

8)樵夫与老虎约定,回去后养一头猪,在某日把猪放在西关外亭子下面送给老虎。

9)这天,樵夫一家正在杀猪,老虎提前到达,不见樵夫,便闯入西关。

10)老虎被当地居民生擒活捉。

11)樵夫赶到现场,向群众和县老爷说明缘由,说这头老虎有恩于他,是应约而来。樵夫请求人们不要伤害老虎,但没能说服他们。

12)樵夫抱住老虎痛哭,并与老虎对话,老虎流泪如雨,在场的人们惊叹不已。

13)人们放掉老虎,老虎吃完了猪,依依不舍离去。

14)人们把这个亭子叫做义虎亭。

《义虎记》设计了两次危机解除,即①危机产生-施恩-危机解除和报恩②危机再产生-危机极大化-感化-危机解除。

①是樵夫碰到的危机,②是老虎经历的危机。①中樵夫对老虎的施恩是由于樵夫砍死大蛇,不仅防御了自己,而且保护了小虎的生命。②是樵夫为了报答老虎的救命之恩,不料却招来老虎被生擒活捉的危机,樵夫为解除危机挺身奔呼,危机反而加重。人和动物之间的以心传心的感情交流,使得在场的人们大受感动,而终于使危机化解。感人的高潮又直接导致了义虎亭的诞生。《义虎记》不愧为动物报恩故事中的一篇佳作。

韩国学者孙东仁把童话中的老虎性格分为A勇猛型、B情义型、C愚直型、D中性型、E遁甲型、F报恩型等,(孙东仁,1984346373)《孝子里》和《义虎记》中登场的老虎可谓情义型。在《孝子里》中,被孝子精诚感动的老虎,仅仅是保护主人公的单方面行为。与此相比,《义虎记》中却出现了人与虎之间互恩互惠的行为。韩国学者张德顺称前者为孝感传说,后者为虎报恩传说。(张德顺,19819497)《孝子里》和《义虎记》中登场的老虎虽然情况不同,却都属于被人的行为感化的感虎故事。

韩国《孝子里》留下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和完整的遗迹。由于《孝子里》有其故事现场(遗迹)和教育意义(教训性、趣味性),曾被认定为韩国初等学校国语课本的教材内容,进而广为人知。

中国《义虎记》是明代作家王猷定记录下来的故事,清代张潮收入《虞初新志》。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将王猷定撰写《义虎记》的经过转述于后:明代嘉靖年间,山西孝义县知县孙某在孝义听到一个义虎故事。他回到家乡,讲给家乡的人听,后来宋荔裳听到了,又讲给王猷定听,要求王猷定写下来,于是便有了这篇《义虎记》。

以上我们了解了中国《义虎记》从口头流播到书面记录的过程。可以想象,在当年的山西孝义一带,这个口头叙事作品一定是很有些知名度的。

韩国《孝子里》则是把实有人物的行迹,用故事、传记和墓碣铭等多种形式保存下来并广为流传。不仅涉及史实,而且为了增强趣味性,故事加入了后人的夸饰、虚构,出现了幻想性因素。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觉得这两个故事的背后有着韩中两国人民世代的文化交流,这是我们务必珍惜的传统。

(本文写作过程中,得到杭州师范学院顾希佳研究员的大力帮助,特此致谢。)

本文原刊于《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5期,注释请参见纸媒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劳里·杭柯]民俗过程中的文化身份和研究伦理
下一条: ·[琼斯]手工艺·历史·文化·行为:我们应该怎样研究民间艺术和技术
   相关链接
·[石力]都市怪谈中的神话:关于神话的第N种猜想·[刘海平]湘西苗族古歌的文本比较研究
·[李雁超]伦理枷锁与自由意志:中日马头娘传说比较研究·[姜蕾]《伊戈尔远征记》与新疆各民族民歌修辞手法的比较研究
·[刘微]《青蛙儿子》故事探析·[郭倩倩]叶限故事海外研究
·[彭牧 沈燕]方法论的本土与世界:以钟敬文与松村武雄的学术交流为核心·[丁晓辉]俗语故事化与故事俗语化
·[朱家钰]幻想故事的主人公类型·[马千里]中外“非遗”名录制度中社区参与问题的比较研究
·[朱刚]交流诗学模型及其在西部民族地区传统歌会研究中的应用·[王敏琪]民间文学视野下歌谣的比较研究法
·[田梦]赫哲族熊图腾故事比较研究·[唐植君]日本蛇郎故事从神话到民间的传承与演变
·[孙国江]六朝隋唐“凶宅得宝”型故事背后的“五姓相宅”思想·[冉勇]母题学视域下赫哲族与鄂伦春族英雄叙事诗的比较研究
·[刘春艳]近百年中国傻女婿故事研究述评·“普罗普故事形态学与中国阿尔泰语系民族魔法故事比较研究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文芳]秦始皇修长城主题故事群研究· [祝秀丽]嵌入、连缀、复合——蛇郎故事的组合形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