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译著译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译著译文

[李慎成]韩国《孝子里》和中国《义虎记》故事比较研究
  作者:[韩]李慎成   译者:张鹤松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1-28 | 点击数:18577
 

[摘要]本文通过对韩国《孝子里》和中国《义虎记》两则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充分肯定了韩中两国人民世世代代的文化交流,同时指出了韩中两国民间文学在民族精神和叙事风格方面的不同特征。

[关键词] 故事类型;比较研究;动物报恩

[中图分类号] K8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8-72(2005)05-0051-05


本文是在韩、中两国流传的民间故事中,各选一篇与地名的由来相关联的感虎故事,作为比较研究的课题之一。

老虎,多见于以“檀君神话”为代表作的韩国民族传说故事中。韩国人摆脱了将老虎视为猛兽的一般认识,将老虎变得更加个性化,并同传统的民族感情相联系,形成了更趋多样、更深层的认识。例如,老虎更多地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友情、报恩、义理、背恩、欲望等)中密切相关的拟人化的主人公。(李慎成,199965

像这样的故事并非只见于韩国。世界民间故事中有大量反映人与动物关系的故事。这些故事有的展示人与动物的冲突,有的表现人与动物的和谐关系,同时寄寓一定的文化心理、审美追求和生活理想,中国义虎型虎故事即为一例,土家族民间故事《人虎缘》是这类故事的代表,(孙正国,2002131132)人虎之间的情缘故事大致都是如此。① 这类故事在中国被称为“义虎型”虎故事,笔者也曾称其为“感虎传说”,而在本文中统称为“感虎故事”。

《孝子里》是韩国京畿道高阳郡神道邑孝子一里(现高阳市德阳区孝子洞)的地名。《义虎记》中的“义虎亭”是中国山西省孝义县(现山西省吕梁地区孝义市)一座亭子的名字。前者有其实际地名和故事主人公的遗迹;后者虽然尚未发现确认故事真实性的具体物证,但从“孝义”地名推测,当地可能存在着与感虎故事相关的遗迹。通过《孝子里》和《义虎记》的比较研究,不难发现韩中两国感虎故事的类似性和各自的独创性。

《孝子里》是朴泰星(16791758)以“出天之孝”的动人事迹而命名的地名,这个故事讲述了地名的由来。《孝子里》的遗迹有朴泰星及其父朴世杰的坟墓。朴泰星的墓地上有依次排列的三座墓和1778年撰刻有“明朝鲜孝子通德郎密阳朴公泰星字景淑之墓”的墓碑、两座望柱石和两座石人像。墓的主人公从左到右依次为朴泰星和前妻完山李氏及金海全氏。墓地的入口处还有1836年修建的“朝鲜孝子朴公泰星旌闾碑”。

金汉龙着眼于朴泰星墓地的特异排列,把朴泰星的孝行和三座墓结合起来,以童话的形式发表了《孝子里的三座墓》。(金汉龙,1987)此后,在《洞窟里的金猪》一书中登载的《孝子里的三座墓》经部分修改,收入第五次初等学校国语课教育课程五年级第一学期《阅读》课本,被广泛用于韩国的初等教育。童话中的三座墓的主人公,则被设定为朴泰星的父亲、朴泰星及老虎。这种设定,虽然存在事实与虚构之间的差异,但并不仅限于此。可以说,依次排列的三座墓能引起兴趣并唤起好奇心,使文学的创造性得以展示。

“义虎亭”是为了纪念老虎的义举而取的亭子名。《义虎记》是中国明代作家王猷定的作品,被收入清代张潮编撰的《虞初新志》第四卷。本文所用的材料是为适合现代读者而由余青改写成的白话文《义虎记》。改写后的《义虎记》省略了原文开头部分作者王猷定有关撰写《义虎记》的动机,①以及文后张潮对《义虎记》的论赞。②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劳里·杭柯]民俗过程中的文化身份和研究伦理
下一条: ·[琼斯]手工艺·历史·文化·行为:我们应该怎样研究民间艺术和技术
   相关链接
·[石力]都市怪谈中的神话:关于神话的第N种猜想·[刘海平]湘西苗族古歌的文本比较研究
·[李雁超]伦理枷锁与自由意志:中日马头娘传说比较研究·[姜蕾]《伊戈尔远征记》与新疆各民族民歌修辞手法的比较研究
·[刘微]《青蛙儿子》故事探析·[郭倩倩]叶限故事海外研究
·[彭牧 沈燕]方法论的本土与世界:以钟敬文与松村武雄的学术交流为核心·[丁晓辉]俗语故事化与故事俗语化
·[朱家钰]幻想故事的主人公类型·[马千里]中外“非遗”名录制度中社区参与问题的比较研究
·[朱刚]交流诗学模型及其在西部民族地区传统歌会研究中的应用·[王敏琪]民间文学视野下歌谣的比较研究法
·[田梦]赫哲族熊图腾故事比较研究·[唐植君]日本蛇郎故事从神话到民间的传承与演变
·[孙国江]六朝隋唐“凶宅得宝”型故事背后的“五姓相宅”思想·[冉勇]母题学视域下赫哲族与鄂伦春族英雄叙事诗的比较研究
·[刘春艳]近百年中国傻女婿故事研究述评·“普罗普故事形态学与中国阿尔泰语系民族魔法故事比较研究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文芳]秦始皇修长城主题故事群研究· [祝秀丽]嵌入、连缀、复合——蛇郎故事的组合形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