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吴真]浙南叶氏道教世家的道法传统
  作者:吴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6-04 | 点击数:15926
 
现代学术研究往往把唐代道教局面描述成上清一系的兴盛。事实上在公元8世纪,与上清派司马承祯、李含光等具同等影响力的,还有叶法善、张果、罗公远等上清之外的道士。尤其是来自浙江南部栝州(今浙江丽水)松阳的叶法善(616-720年),不仅在生前获得唐代道士最高世俗爵位——越国公,其去世19年后(739),唐玄宗又亲自撰写了《故金紫光禄大夫鸿胪卿越国公景龙观主赠越州都督叶尊师碑铭并序》(下称《叶尊师碑》)悼念他,《旧唐书》评价叶法善曰“当时尊宠,莫与为比”。[1]
叶法善、罗公远、张果这些传奇色彩浓重的道教人物,皆不符合六朝天师道或者上清一系的道士标准,尤其是叶法善虽然地位显赫,却从未被唐代上清一系或者其它派系明确地追认为祖师,这使得后世道团中人以及研究者反而有空间为叶法善“归类”。1992年版《中国道教史》[2]、李远国《神霄雷法——道教神霄派沿革与思想》皆认为叶法善是唐代北帝洞渊法的创始人。[3]张广保《唐宋内丹道教》将叶法善列为唐代内丹法的大宗师。[4]李显光《许逊信仰小考》和郭武《<净明忠孝全书>研究》则将叶法善归入唐代胡慧超所提倡的净明道门下。[5]小林正美从叶法善于678年取得“大洞三景法师”法位这一史实出发,认为叶法善自始至终是天师道派的领袖。[6]1988年丁煌《叶法善在道教史上地位之探讨》一文对叶法善生平进行详细考证,认为“法善于道教最大贡献,一在毕生竭力传教授箓行法展术,不惟延续天师教脉不绝,又大振其声势,令之遍布流行”。[7]应当看到,这些研究多将各个朝代的各种历史叙事、文学叙事与道教叙事不加辨别地堆放在一个诠释层面上,去讨论叶法善生前的道教活动,这样就混淆了历史人物的叶法善与后人想象构造的道士叶法善之间的界限。中国历史向有“层累造史”的传统,唐代以后的道教文献出于歌颂和追认祖师的叙事目的去描写叶法善的种种神迹,这些叙事当然有助于凸现叶法善在道教史的地位,然而却无助于我们了解叶法善的原始形象以及后代层累添加的光环。
本文讨论的是浙江南部栝苍地区的道教世家——叶氏家族,以及这一个道教家族的道法传统。虽然《正统道藏》第30册收有南宋时期叶氏后人编撰的《唐鸿胪卿越国公灵虚见素真人传》(又名《唐叶真人传》),对叶氏家族的道教传统颇多描写;丽水当地叶氏族人也热情地向我们提供了多种版本的《叶氏宗谱》,然而本文试图只是依据三通唐代碑文以及《旧唐书》等宋前史料,去钩沉浙南叶氏道教世家的历史。《唐故有道先生叶国重墓碑》(下称《叶有道碑》)与《大唐赠歙州剌史叶公神道碑并序》(下称《叶慧明碑》)是叶法善在开元五年(717年)亲自为他祖父叶国重、父亲叶慧明设立的碑刻。[8]《叶尊师碑》则是叶法善去世19年后(739年)唐玄宗亲自撰写的御碑。[9]将这三通碑文与同时代的道内文献对读,大致能够勾勒出叶法善所处时代的朝廷与道团,对浙南叶氏道教世家的认识与评价。
一、四代为道的道教世家
隋大业十二年(616),叶法善出生于栝州松阳一个世代为道的道士世家。栝州地处浙江西南部,隋代之前归永嘉郡管辖,隋文帝开皇九年(589)以栝苍、松阳、永嘉、临海四县置处州,公元592年改名为栝州,辖松阳、丽水、遂昌、青田等县。[10]栝州境内栝苍山脉纵横,自东晋以来,常有方外之士前来修炼。《真诰》卷二十记葛玄之师左慈,“今在小栝山,常行来”。陶弘景注曰:“小栝即小栝苍山,在永嘉桥与之北”。小栝苍山是唐代栝州(公元778年改名处州)的州治所在地,却也是修行之士常往之地。陶弘景《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记有两位道士修行于栝苍山,一是葛玄的弟子郑思远,晋永昌元年入栝苍山,另一个是平仲卿,潜修于栝苍山仙境。其中郑思远就是传授《五岳真形图》于葛洪的“郑君”,其所传授的《五岳真形图法》中,将栝苍山列为东岳泰山君佐命之山。《叶慧明碑》在碑末特地指出叶氏家族与左慈以来的地方道教传统之渊源:“左慈致物,越人辨色,司察鬼谋,役使神力”。
虽然东晋以降,栝苍山已是道门重要仙山,但从刘宋时期直到隋代叶法善出生之前近二百年时间,记载栝苍地区道教发展的历史文献甚少传世。公元717年,叶法善为已逝世多年的父亲叶慧明、祖父叶国重取得朝廷的封赐,分别撰立《叶慧明碑》与《叶有道碑》,此二碑恰好为我们填补了公元5-7世纪栝州道教活动的空白。由二碑整理出叶法善的家族世系是:
叶乾昱-----叶道兴-----叶国重----叶慧明----叶法善[11]
按照一代30年推算,叶乾昱大约活动于公元490年前后,《叶有道碑》记他“克壮其犹,永孚于德,墐户习隐,塞兑亿坤”,这样模糊的描写很难判断叶乾昱是否为道士,但可以肯定是一位具有出世情怀的隐士。
南朝萧梁时期(502-556年),天师道在浙江地方社会广泛传播,尤其是在绍兴、湖州一带的南渡世家大族中,天师道道士与道民们展开了对后世道教影响殊深的写经、造经运动。[12]而在浙江南部的括苍地区,天师道的传播情况如何,却极少见诸史籍。据《叶有道碑》与《叶慧明碑》,叶乾昱之子叶道兴可能是天师道在括州地方上的在家道士。《叶有道碑》描写叶道兴云:“性守宫庭,道敷邦国,居鬼从地,帅神从天,受箓以怛之。”[13]可见叶道兴已经是受箓的职业道士。
到了叶法善的祖父叶国重(字雅镇),叶家的道术更发扬光大了。叶国重“灵承道宗,异闻训诱”,而且“专精五龙,遍游群岳”。五龙术是天师道安宅术的一种,唐前天师道仪式经典《赤松子章历》中天师道道士常用《言功安宅章》记载这种道术的功用是“五龙治宅,辟除不祥,消灭凶恶,扫荡千殃”。道士施行五龙术之后必须上章,“上请天官将吏,乞为收除鬼气,安慰冥司,迎请五龙安宅保护人口乞恩宝章一通。”[14]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上一条: ·[冯莉]纳西族东巴舞仪的文化阐释
下一条: ·[陈华文]试论文身的源起文化功能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