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杨志杰在《国风的歌吟跋涉的长卷——贺钟敬文先生从事民间文化学术活动七十周年》一文提到,钟敬文的民间下层文化体系内容主要构成有三部分:
第一部分,钟敬文从20世纪20~60年代已先后开辟了故事学、歌谣学、神话学、中西民间文学比较和民间文艺的科学史等主要分支领域,大致廓清了它的疆界。
第二部分是民俗学。自30年代后期起,钟敬文提出民俗学研究不只是一种人文科学,而且也是一种拓宽民间文艺学研究视野的方法论思想,这种思想尤其在90年代以后得到丰富和发展。
第三部分是民俗文化学。作为民俗学与文化学的交叉学科,钟敬文近年来为之起例发凡,是钟敬文的学术思想与国情意识不断熔铸的结果。(杨志杰,1992:3-4)
以上三个部分的研究中,特别强调对西方现代科学思潮的批判与借鉴。钟敬文在这一宏观的世界文化背景下,将他的下层文化对象学、方法论和功能学说等概括于整体民间文化的系统中。
中国现代民间文学主要学者以钟敬文为代表,民间文学的研究对象是以下层文化为主。吕微先生认为,如果以更高度的理论视角来审视的话,对于钟敬文的文化分层理论的简单划分,中西学者已逐渐朝向类型学的立场来替代此说法。吕微认为“层次”和“类型”都是学者为了研究民间文学作品给予的界定与编码,二者的差异在于:“‘层次’体现了从社会学进入文学的思考路径;‘类型’显示了从文学本体出发的研究立场。”不过随着社会的结构变迁,文化分层的界定逐渐变得复杂与模糊,而文学的类型渐渐突显出来,所以可将民间文学研究从文化分层论向类型论转变。吕微认为文化分层有时无法去解释在民间文学作品中为何会有一些属于上层阶级的材料,因此为了区隔,于是才产生了上、下层文化之分别;反过来用类型学的视角来看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是一个复杂的互动关系,民间文学作品除了存在于下层文化亦同时存在于上层文化里,因为民间文学作品会被专业作家予以加工、修饰;相对地作家文学的创作者有时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创作方式,进而成为大众所喜爱的民间文学作品。因此,吕微认为:“民间文学以它的集体性、传承性、模式性和非专业性为本质特征,这些特征无一不表现出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之间的区别乃类型之别,而非层次及内容之别。”(祁连休,1999:13)
对此,刘铁梁诠释钟敬文的观点时认为,钟敬文的民间文化概念是一种生活中的文学,而文人则是一种为文学而文学的考量。不过民众一般多不太重视文字上的雕琢与美化,所以钟敬文认为民间文化中的历史观、民族性应强于文学性,也就是文化大于文学的概念。所以在80年代,中国兴起一股“文化热”风潮时,钟敬文特别强调民俗应与文化结合,因为民俗也是一种文化。换句话说,钟敬文对于民间文化的研究不是基于微视层面,而是一种人类学的、社会学的、多视角的文化考量。
钟敬文在文化分层理论研究上的特点,笔者深感赞同:
第一,对于上、下层文化的界定,钟敬文和李亦园基本上看法是类似的。不过在关注民间文化的视角上,钟敬文采用的是本土性的民俗学方法;李亦园则运用社会人类学的方法,体现出东西方两种学术风格的不同。
第二,由于钟敬文发现了俗文化、市民文化等阶层文化的产生,进而补充了传统文化的二分说的发展,同时也指出了上、下层文化之间的重要媒介与桥梁。换言之,以冯梦龙、凌蒙初等为代表的中层文化(市民文化)即具有转换上、下层文化的功能。
第三,虽然钟敬文后来未能就中层文化的部分加以深入的探究,但这毕竟是一种原创性的理论,不但符合中国本土文化的特质,亦能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脉络下,真实地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