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位教育与招生信息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高校民俗学课程与教材
   民俗与中小学乡土教材
   民俗学学位论文题录
   全国民俗学研究生暑期学校
   公开课(MOOCS)

民俗与中小学乡土教材

首页民俗与教育民俗与中小学乡土教材

湘西探索乡土文化传承新路
  作者:王凯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2-19 | 点击数:9227
 

 
  前不久,记者随民间社团组织———北京天下溪教育咨询中心,来到湖南省凤凰县三拱桥小学,在那里观摩了民族音乐课堂教学、剪纸、刺绣、接龙、敲苗鼓等富有民族特色的课外活动。这是“天下溪”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组织的一场乡土教材开发与推广现场观摩会,场面活泼热烈、生动有趣。

  湘西州是连接我国东中部与西南部的过渡地区,主要民族有土家族、苗族和汉族。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历史,使其民族文化特色鲜明,内容丰富。2004年,湘西州被国家文化部列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试点地区”。目前州内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有11个,省级项目有22个,州级项目44个。面对本土的优良传统文化,一些青少年却不屑一顾,而对外来文化却接受得很快的现实,如何对青少年进行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教育?经过调研,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开发、推广乡土教材,十分必要并行之有效。据天下溪乡土教材项目干事王小平介绍,2006年9月,湘西的乡土教材立项。在走访了当地的山寨、小学及有关专家学者后,2007年4月,确定由湘西州教育科研院与天下溪合作,组织州内的9所小学教师共同编写,2007年12月教材出版。在系统地培训相关教师后,首先在参加编写教材的9所小学推广使用,随后,将在全州小学中推广。三拱桥小学就是首批使用教材的先行者。这本题目为《美丽的湘西我的家》的乡土教材,课程包括地域历史、民俗服饰、童谣歌舞等等,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印刷精美,尤其在内容设计中强调参与性、互动性,引起小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当我们在现场看到孩子们在歌声和活动中,兴致盎然地传承着民族民间文化时,十分欣慰。对此,一所参加编写教材的学校———龙山县靛房小学的王维春校长说:“乡土教材《美丽的湘西我的家》开课后,我校真的变了,学生们的心更灵了,手更巧了,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建设家乡的决心也更大了!”

  全国第三届乡土教材研讨会是在凤凰县城的箭道坪小学召开的。会上,来自各地的学者、专家,就国家新课程改革的政策要求、中国乡土教材发展现状等内容,各抒己见。湘西州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大庆形象地比喻说:乡土文化是各民族、各地区保持特色的“根”。要留住“根”,就要做乡土教材的挖掘、编写、推广工作,否则“根”就断了、丢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编审刘建在介绍国家教改中的三级课程管理时说:缺乏乡土教育的基础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对于乡土教材工作中存在的各种挑战,首师大教育学院教授田汉族说,首先是考试与升学的关系。由于乡土教材不在统考范围,所以一些学校不愿开课,一些家长和学生不愿在这方面“浪费时间”。

  天下溪教育咨询中心项目总干事郝冰直言不讳:“在以考试为主要评价手段的现实情况下,面临的问题很多,比如如何鼓励教师更有效地参与?乡土教材如何与三级课程更好地结合?地方财政是否有能力为乡土教材买单?等等。尽管开展的活动会遇到各种困难,但因其意义所在,我们会乐观地面对,一路走下去。同时希望并相信会有更多的有见识、有才华的人士投入到乡村教育事业中。”

 

  文章来源:农民日报 2008-12-17 00:14:2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天桥民俗文化走进中学课堂
下一条: ·沈阳“非遗”列入学校教材计划 学生可学舞学剪纸
   相关链接
·[刁统菊]冬至节俗的传承动力探析·[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
·[周霖]审美与具身性体验:德昂族水鼓舞传承发展的身体实践研究·[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
·[赵甜佃]非遗传承人身份认同政策及实践中的礼俗互动·[赵丹 王洪军]从日常之物到非遗绝活:本溪满族荷包的保护与传承
·[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张启龙 乔方辉 路维民 张文艳 张统夏]实用是非遗最好的传承
·[岳瑾]黄河流域关中民间泥塑的文化记忆与传承研究·[袁芸健 左红卫]新疆国际大巴扎非遗集市对非遗传承传播研究
·[袁小松]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贵州传统民族乐器“玉屏箫笛”制作技艺传承发展研究·[喻颖 林毅红]新时代湖北汉绣文化基因传承研究
·[尹嘉璐]他者视角下的太原传统剪纸非遗传承人生活史分析·[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
·[杨雨彤 胡燕]金陵茶文化聚落的活态传承探析·[杨赫]互联网场域中口头文学传承的动力机制分析
·[严利]贵州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与保护研究·[徐子清]从黔东南到佛山:来粤务工侗戏艺人群体的异地传承与保护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