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专著题录

首页民俗学文库专著题录

普学旺 等:《祭龙经》(译注本)
  作者:普学旺 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2-11 | 点击数:6807
 

 

《祭龙经》

彝族文库

作  者: 普学旺 等译注

出 版 社: 云南民族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年11月
字  数: 9500001
版  次: 1
页  数: 641
印刷时间: 1999/11/01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536715141
包  装: 精装


内容简介

    《祭龙经》的内容涉及山水鬼神、鸟兽虫鱼、天云雨雾等等,看似纷纭复杂,实则自然成序;各类有生之物和无生之物均围绕着人类祈福驱祸和生殖繁衍的轴心转动。由于经历了漫长的传承岁月,经文中既有远古时代天地混沌、人类初始的痕迹,又有阶级社会人类同台的历史内容,更有近代社会物质文明的记录;加上结构的古朴单纯,很多地方看似前后矛盾乃至荒诞无稽,但是只要我们从彝族先民思维发展史的角度去看,便能体察到人类社会发展前进的脚步声。从古至今,天地人神、云雨妖邪,都在围绕着彝族先民求生存、图发展这一古老而又现实的主题各展其能,而最终胜利者总是笃慕的子孙。这也就是经文世世代代拥有众多听众、常诵常新之魅力所在。时至今日,生存发展依然是彝族人民潜心关注的重大主题,只不过将表现形式变化为自力自强而已。

目录

出版说明

生存发展之歌(序)

前 言
第一章 祭献社神经
    意译
第二章 祛禳经
    意译
第三章 祭坝神经
    意译
第四章 净祭品经
    意译
第五章 招畜魂经
    意译
第六章 献酒经
    意译
第七章 献饭经
    意译
第八章 祈护祐经
    意译
第九章 祭篾桌经
    意译
第十章 请楠神经
    意译
第十一章 楠神下凡经
     意译
第十二章 送楠神经
     意译
第十三章 射箭祈育经
     意译
第十四章 除崇经
     意译
第十五章 驱害虫经
     意译
第十六章 送雷神经
     意译
第十七章 送火神经
     意译
第十八章 祭彩虹经
     意译
第十九章 反击咒语经
     意译
第二十章 埋葬吵骂神经
     意译
第二十一章 驱汝邪韵邪经
      意译
第二十二章 驱病疫经
      意译
第二十三章 驱诘邪耐邪经
      意译
第二十四章 升旗经
      意译
第二十五章 祭神龛经
      意译
附录
 滇南石屏县彝族祭大龙活动仪式述略
 滇南红河县彝族“咪嘎豪”祭龙活动仪式述略
 社祭与中国文化论略

  文章来源:当当网图书频道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朱伟华:《建构与生成——屯堡文化及地戏形态研究》
下一条: ·康保成:《傩戏艺术源流》
   相关链接
·[覃鹏]凉山彝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柳玥]峨山彝族火把节仪式中的性别分工及性别关系
·[丁涛]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研究·[甲巴拉则]“谷册乌”:凉山彝族民间故事中“为支格阿鲁报仇”文化逻辑考释
·[黄龙光]祖先的鼓舞:彝族花鼓舞的身体叙事与历史记忆·[丁木乃]彝族坨坨肉食俗及其社会文化意义
·[张译匀]龙木耳村彝族石头传说调查手记·[巴莫曲布嫫]十年行走,不忘初心──《中国彝族传统服饰图典》小引
·[朱熹晨]功能主义视阈下的彝族阿细祭火节·[丁木乃]新冠肺炎疫情下凉山彝族禁食“野味”的生态伦理思考
·[王菊]由史俗到经述: 彝族毕摩经籍中的“狸猫换太子”故事·[王蔚]浅议彝族“灰姑娘型”故事母题特征
·[唐钱华]主位、错位与归位:乡村文化振兴中政府移风易俗角色的新思考·[贾国立]红河彝族尼苏人叫魂仪式
·[陈晓颖]“礼簿”上的秩序与变迁·[刘亚虎]彝族史诗在南方民族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
·[王光荣 王春燕]芒佐支系彝族酒礼歌的功能与传承·[巫达]变异中的延续:凉山彝族丧葬文化的变迁及其动因
·[王丽清 董秀团]彝族土主信仰传承发展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研究·陈永香 等:《彝族史诗的诗学研究——以<梅葛><查姆>为中心》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