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钱理群]屯堡文化研究与乡村文化重建
——评《建构与生成——屯堡文化及地戏形态研究》
  作者:钱理群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2-15 | 点击数:10763
 

 
  放在我们面前的这本《建构与生成——屯堡文化及地戏形态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朱伟华教授等著)把屯堡文化作为考察与研究的重心,对众说纷纭的屯堡文化现象(以及其最富标识性的地戏)得以形成并保存至今的原因,以及其建构的过程、性质、特征等等,提出了新的、富有学理性的阐释,在让人耳目一新的同时,也为今天的乡村文化重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正如本书“导言”所说,屯堡文化研究早在1980年即已开始。本土的文化学者在这方面作了许多开创性的田野调查与研究工作。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全球化与地方性的紧张、冲突成为学界广泛关注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屯堡文化现象,也为一些海外、省外及台湾学者所注目,作了相关的研究。应该说,本书的考察与研究,正是在已有的将近20年的研究积累基础上进行的,对已有的研究成果,既有广泛的吸取,又有了更深入的开掘,以及不少方面的新阐发,新突破。

  比如,在以往的屯堡研究中,有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屯堡文化是一种移民文化,自当年由屯军兵士及其他移民带入贵州后,就一直稳定不变,是江南汉民族文化较完整的一次平移,具有超强的稳定性。而地戏作为屯堡文化的一个载体和符号,也是由早已存在于江南地区的“军傩”演变而来。在这样的观照下,屯堡人长期被看成“化外”之民,这种地域文化被看成是封闭环境带来的遗存现象,屯堡文化被看成是保持了600年的明代汉文化遗韵。——坦白地说,这大概也是我原先的“屯堡印象”。但本文的作者,经过他们的独立研究,却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就生存的地理环境而言,屯堡人身处农业生产条件较为优越的山区坝子,交通便利,开放度大,并不闭塞、边缘,边缘的只是他们的身份与处境;更重要的是,这个群族并非如人们所想象的由于“天高皇帝远”而遗世独居,也不是“心远地自偏”地自外于历史变迁,相反,我们今天看到的一切,是他们积极应对变化了的生存环境的产物。整个屯堡社区不是一块保存完好的“异域飞地”,而是他们重建的故土家园;屯堡文化也不是一种足资见证历史遗迹的单纯移民文化,而是一种丰富复杂的生成性、建构性族群文化。也就是说,屯堡文化在形成过程中有明显的“文化增容”和“文化重组”。地戏的形成即是一个典型例证:它并非简单的移植,而是在移民带来的形式碎片基础上,在本地的合成,是一个新的重构和创造。——这样的新的认识,或许会引起不同意见的争论,但在我看来,这是在广泛的田野调查与相关文献的细致考察基础上,经过周密的思考和论证所得出的结论,是言之成理的,至少可以成为一家之言。我由此而体会到“认识脚下的土地”的不易,要真正认识与把握一个地方的文化,确实需要下苦工夫,这是一个不断研究,辩驳,反复探讨的长期积累的历史过程。我们现在对屯堡文化的研究,包括本书所做的工作,也只是一个开始。但每一次认真、严肃的研究、探讨,都会有自己的贡献,成为认识过程中的“一木一石”。在我看来,本书研究的上述结论,强调屯堡人积极应对变化了的生存环境的主动性,创造力,以及屯堡文化所具有的“建构性”特征,对屯堡文化及屯堡人精神的研究,无疑是一个新的开拓,有着重要的意义,并极具启发性。

  而本书的一些深入研究所作出的描述与概括,也许更值得注意,也是我更感兴趣的,它们大大加深了我和读者对屯堡文化的认识——

  一、从作为历史开端的明代征南战争的移民,到屯堡社区、屯堡文化的成型,是一个历史流变的过程,并有其外在条件和内在动力。作为原初移民的屯堡人居住区始终存在两大困境:与外围少数民族原住民地区潜在的紧张关系;来自和安顺城市发展同步的后移民集团的压力。这样的双重困境,发展到清代,就使得曾经是“正统”、“主流”,以“征服者”、“中央军”自居的屯军后代,逐渐边缘化,身份地位的衰落与族群整体的被排斥,造成了心理上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只能选择对自己文化的固守。屯堡文化正是在和周围少数民族与后汉族移民的文化互动与博弈中逐渐形成与保留下来的。“屯堡人”的称谓出现在清朝中期,正是屯堡文化成型的一个标志。

  二、与费孝通所描述的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社会组织原则的农村社会形态不同,屯堡社会是以地缘、血缘为纽带,形成以核心家庭作为社会结构的基本细胞,并通过族群内部通婚制度,靠姻亲关系建立“准血缘”的普遍关联,又以村落内部民间组织自发形成的社区公共空间的建构,弥补核心家庭社会功能的缺陷,由此而形成了稳定的社会结构。而屯田体制长期延续所形成的制度化保障,更使地主经济发展受阻,私有经济的大兼并难以繁殖,这就强化了村落内家庭经济的依赖与互助,导致了经济水平的均质化,以及对公共资源的共同占有,共同享受的平等观念,以及整齐划一的建筑、服饰、饮食等物态文化结构。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 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2008-12-12 10:11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张余]勇敢的突破 可贵的探索
下一条: ·[白庚胜]春天的故事
   相关链接
·[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王静]职业重塑与身份置换:乡村分娩医疗技术与身体权力转向
·[万水清 胡燕]基于中国式现代化乡村茶馆发展路径选择·[孟令玉]乡土变迁下的家族发展
·[马骁]从乡村到城镇:民间信仰的时空转变·[娄健]“跨越时空的萤烛末光”
·[刘垚瑶]器乐与戏乐的交融:国家级非遗晋北鼓吹与晋北代表性戏曲的融合、传承与发展·[洪陈方洁]头家理事会与宗族社会治理机制的当代自洽
·[蔡威]藏族碉楼营造技艺与文化记忆的传承发展研究·[白莉 郁露]AGIL模型下云南澜沧老达保歌舞传承策略研究
·[朱红梅]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的活化实践·[赵季淳 丁峰]乡村振兴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实践路径研究
·[张兴宇]乡村振兴与民俗文化遗产资源利用·[张洁]体验式传承与具身化技艺
·[张洁]宁夏乡村旅游与非遗融合发展研究·[余静林 胡燕]论中国农谚的背景、类型与功能
·[席晓燕]宗族祭祖仪式的文化重建·[韦成]桂西北民间禁忌文化的实践逻辑与乡村社会秩序建构研究
·[王雨铭]城镇化进程中豫北乡村社会集市文化研究·[王卫华]乡村振兴中的非遗传承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