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学理研究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理研究

[叶春生]活化民俗遗产 使其永保于民间
  作者:叶春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1-27 | 点击数:8419
 

无论是有形的民俗文化遗产,还是无形的文化遗产,都是人类历史生活的凭据,是民众文化的传承。所以,要使得民俗文化能够经得住“技术文明”的冲击和全球一体化的颠覆,做到日久弥新、长盛不衰,在进行民俗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中,我们应当“活化”民俗文化遗产,使之扎根民间、永保于民间。而不是把它束之高阁,远离民众、远离生活。我们应使这些民俗样式与民众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使之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实现我们抢救和保护民俗文化遗产的最终目的:传承民众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推动社会发展。

三、活化民俗遗产,把它转化为生产力

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同时,民俗文化还是一种技能,它具有可操作性、可生成性,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生产力,创造经济价值。这种民俗技能转化为生产力与科技的转化方式不同,它更多的含有文化的因素,而在创造经济价值方面也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广州市番禺沙坑正月初八的醒狮生菜会,由传统的生菜会改造而成,以醒狮竞技、会友、招商引资为主。平时作为民众强身健体、娱乐庆典、鼓舞斗志的行为方式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在身体上和精神上为促进生产、发展经济打下基础,这是间接效应。他们精湛的狮艺得到了市场的认同,现作为旅游景点的一个演出项目,每场收费1.5万元,还应接不暇,那是直接效益。还有更可观的,即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技能,还可以创造文化品牌、城市品牌,从而在深层意义上为经济、文化建设服务,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沙坑的醒狮在国内外几次夺魁之后,名声远扬,沙坑人团结奋斗的精神值得信赖,由此招来大批客商,发展房地产和加工贸易,全村经济很快上了新的台阶,1996年就跃上了亿元村的行列。至今生菜会已办了8届,越办越火。2004年诞会期间就开了800席,招待四方来客,引资超过亿元。

要把民俗技能转化为生产力,使它创造经济效益,关键是要打造精品,推陈出新,走向市场。我国的民俗资源很丰富,河南的木版年画、山东的剪纸、陕西的皮影戏、贵州的傩戏、四川的变脸、河北的面人等。广东的民俗更有特色,三大民系异彩纷呈。人们已把客家山歌、雷歌制成了VCD,把木偶戏、水色表演引入了市场,但还有一些传统的精品项目,如广绣、广彩,已濒临消亡,更要培养传人,不断创新,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四、活化民俗遗产,促进精神文明

民俗文化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并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因而,活化民俗文化遗产,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培养集体意识、发扬合作精神、丰富文化生活、提高民众素质、激发创新思维、促进精神文明建设,都将发挥积极作用。

(1)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

活化民俗文化遗产,使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能够建筑在坚实的基础上,可观、可感、可学、可用,使得民俗文化“俗而不土”,内涵深沉。如樟木头客家麒麟舞,就蕴涵着浓郁的民族文化精神。“龙生九子,长子为麟”,麒麟是龙族团的重要一支。樟木头是客家镇,客家人来自中原,是龙的传人,跳麒麟舞,弘扬麒麟文化,不忘祖业家声,是爱国爱乡的义举。麒麟舞彰显夺魁,更为广东建设文化大省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2)培养集体意识,发扬合作精神

民俗文化遗产以其活化的态势,在更为广大的层面上表现了民众生活的集体性,人们通过民俗文化遗产活化的演练,可以增强集体意识,发扬合作精神。如湛江吴川的貔貅叠罗汉,层层人梯,重叠而上,没有团队合作精神是不可能的。互相间的协作,充分表现了强劲的集体意识。这样,通过活化形态的表演使人们明确了增强集体意识、发扬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并把这作为一个衡量、评判人的思想的重要标准。

(3)丰富文化生活,提高民众素质

进行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的重要目的在于弘扬民族传统,传承民族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推动社会发展。活化形态的民俗文化使得人们很容易参与并融入到民俗活动之中,不但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而且通过这些活动,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灌输其中,无形中起到了规范人们行为、指引民众生活的作用,年深月久,便可铸造一种思想,形成一种精神,从而在深层意义上提高民众的思想文化素质。

(4)激发创新思维,调整工作思路

在口头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中,我们一方面慨叹于现代“技术文明”的冲击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颠覆;另一方面,我们也遗憾于传统民俗文化的逐渐消亡。民俗文化的活化形态,让我们看到,传统民俗文化的消亡是社会、历史和政治的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也是其自身发展、调适的必然。为了更好地保护和抢救这些遗产,增强与时俱进观念,促进创新思维,是至关重要的。少一点“死保”的框框,多一点“活保”的意识,不断调整我们的思路,客观上也加强了自身的思想建设,何乐而不为呢!

本文原刊于《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5期,注释请参见纸媒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刘魁立]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理论反思
下一条: ·[乌丙安]“泰山石敢当”和石神崇拜
   相关链接
·[张兴宇]乡村振兴与民俗文化遗产资源利用·[杨李贝贝]从《贡山县怒族民间故事集》出版看民族文化的抢救与保护
·冯俊杰、王潞伟主编:《中国民间小剧种抢救与研究》·李生柱:侗族童谣文化遗产亟需抢救和保护
·[周跃群]保护与发展的权衡:民俗文化遗产化视野下的动物伦理反思·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首批优秀成果发布
· 中国“三大史诗”抢救保护和传承工作取得新进展·年华易老 记忆永存
·杨利慧:抢救性建设京津冀大运河口述史影像库·人走艺绝 浙江非遗抢救记录进入读秒时间
·[杨恩洪]西藏格萨尔说唱艺术抢救始末·濒临消失的中国古村落:10年间减少90多万个
·[刘德龙]民俗是百姓的文化血脉·[江帆]绿叶·树木·森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十讲》出版·[王正惠 李辉]国内外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抢救及重建方式的比较研究
·抢救广袤大地上的民间文学“遗珠”·《东北民间故事》出版,抢救寒地黑土的民间文学奇葩
·抢救民间传统生活的“活化石”·索南努日:田野调查背后的理论支撑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