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学理研究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理研究

[叶春生]活化民俗遗产 使其永保于民间
  作者:叶春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1-27 | 点击数:8280
 

[摘要]如今,抢救和保护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如何才能更好地抢救和保护,什么样子的方式才是更好地抢救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方式,社会不同的职能部门、不同的专家学者都在进行着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方式的探讨和实践。我们认为,抢救和保护民俗文化遗产不仅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更要使其在抢救与保护的工作中能“活化”发展,使其代代相传,使其永保于民间。另外,还应当把它适时地转化为生产力,使“活化”发展的民俗文化遗产,促进并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政治文明的发展。

[关键词] 民俗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活化

[中图分类号] K8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2(2004)05-0084-03


现代工业文明的高速发展,给传统文化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当今社会抢救和保护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呼声不绝于耳。如何抢救和保护?各师各法。但本文以为,把那些濒于消亡的民俗遗产活化,使其永保于民间,这是很重要的一环。

一、活化民俗遗产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勃兴,使我们的当代社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我们的世界已逐步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世界”已成为这个高速发展社会的形象描述和代名词。21世纪更突显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得经济一体化、知识技术化、交流网络化、文化趋同化。在全球化的竞争与发展中,现代的“技术文明”对古典文明和传统文化发起了激烈的挑战,造成了强烈的冲击。现代的“技术文明”通过多渠道的媒体宣传、复合方式的文化载体,利用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快餐式”的文化消费心理,正蚕食并吞噬着古老的文明和传统的文化。

在我国,除了上述世界共有的、由于经济的全球化而带来的文化以及各个方面的威胁外,社会与经济的自身发展也给我们的传统文化、特别是扎根于下层民众的民俗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工业化”剥离了民俗文化的物质载体,“城镇和城市化”的步伐缩小并改变着民俗民风的聚集地,都市生活的霓虹使得传统艺人改行变当,无以为计。“现代化”消融并拆解了民俗传统与现代艺术的界限,“技术文明”使得我们的民俗文化失去了许多有形的物质载体和无形的技艺形式。民俗文化因其非官方性、非主流意识性,加之缺乏自身和外在的合理保护性,在“技术文明”和传统文化的不断碰撞、交融和斗争中,成为现代“技术文明”和文化全球化的自觉和不自觉的牺牲品。这当中,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因为其存在形式的单一性、存在载体的少变性、传承方式的特殊性等,面临着更为巨大的挑战,受到更为猛烈的冲击,不断走入困境和濒临消亡的境地。

我们知道,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某一文化社区以传统为依据、以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为准则、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作为实现其价值的富于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它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术等等。它一经失去就不可能再生,仿造者无论怎样逼真也不具备原生态的价值。面对这样的民俗文化态势变化,作为民间文艺工作者,我们更应积极地参与这些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程。这仅仅是我们工作的起点,我们还应该把这些工作与对民俗文化的研究、传承和发展等工作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宏观布局和通盘考虑,在抢救中求发展,在保护中求创新。

二、活化民俗遗产,使其代代相传

对于抢救和保护民俗文化遗产,现在很多地方流行的做法是采用各种手段进行采录,然后以多种载体加以保存。如采录文字后编辑书籍存留、通过录音存留、通过摄像存留等。这些对民俗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的做法,有它的许多可取之处。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做法还巧妙地将传统的收集、采录方法与现代科技优势进行了较好结合,是我们在抢救和保护民俗文化遗产方面的一个较为可喜的突破。但需要指出的是,有很多地方把这些精心抢救和保护得来的民俗文化锁进了博物馆,把它束之高阁,从此无人问津,把抢救和保护工作变成了单纯的“搜集——整理——归档”,这是20多年前的一次讨论中人们已指出的弊病。这样工作的结果只能是把我们的民俗文化定格在相框里,锁定在影像上,丢弃在博物馆和展览馆的展厅中。这样的方式所进行的抢救和保护,在本质上是种“静态”的抢救和保护,我们称之为“死保”。当然,这种“死保”要不要?答案是肯定的:要。通过这种方式,它能使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存留,是对人类历史文化的忠实记录。然而这种“死保”,即使是用现代最先进的声光设备,其生命也是有限的。一是载体本身会老化,二是这些原本扎根于基层的东西一旦脱离了民众生活,其社会功能就大打折扣了,因此,要使它活化于民众生活中,传承下去,与社会一起不断向前发展。

这种“活化态”的抢救和保护,我们称之为“活保”。即把民俗文化活化,培养一批批传人,一代代传承下去,使其扎根在民间,保存在民间,生生不息。如对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麒麟舞,樟木头镇委、镇政府及文化站的做法就属于“活保”。他们不但编书、录影,广为宣传,更重要的是普及。樟木头现有麒麟舞队170多个,正式队员1000多人,甚至七八岁的小孩也报名参加。在樟木头跳麒麟舞逐步成了一种自愿、自发、自觉的行为。麒麟舞不仅是种民间喜庆的歌舞形式,同时也成为了樟木头人运动、健身、联谊和创立品牌的最佳方式。最近,樟木头由于麒麟舞的广为流传和不断发展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麒麟舞之乡”和“中国麒麟舞培训基地”的称号。再有,中国醒狮之乡——广东省遂溪县,在民俗文化“活保”工作方面做得也很到位。全县上下各个乡镇都成立了醒狮队,耍舞高桩狮。文车狮队还代表我国到巴黎参赛,在世界大赛中勇夺金奖。佛山市南海大沥每年正月十四,举办一年一度的“醒狮节”,许多乡村还成立了少年醒狮队,既发展了民俗文化,又促使了经济腾飞。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刘魁立]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理论反思
下一条: ·[乌丙安]“泰山石敢当”和石神崇拜
   相关链接
·[张兴宇]乡村振兴与民俗文化遗产资源利用·[杨李贝贝]从《贡山县怒族民间故事集》出版看民族文化的抢救与保护
·冯俊杰、王潞伟主编:《中国民间小剧种抢救与研究》·李生柱:侗族童谣文化遗产亟需抢救和保护
·[周跃群]保护与发展的权衡:民俗文化遗产化视野下的动物伦理反思·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首批优秀成果发布
· 中国“三大史诗”抢救保护和传承工作取得新进展·年华易老 记忆永存
·杨利慧:抢救性建设京津冀大运河口述史影像库·人走艺绝 浙江非遗抢救记录进入读秒时间
·[杨恩洪]西藏格萨尔说唱艺术抢救始末·濒临消失的中国古村落:10年间减少90多万个
·[刘德龙]民俗是百姓的文化血脉·[江帆]绿叶·树木·森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十讲》出版·[王正惠 李辉]国内外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抢救及重建方式的比较研究
·抢救广袤大地上的民间文学“遗珠”·《东北民间故事》出版,抢救寒地黑土的民间文学奇葩
·抢救民间传统生活的“活化石”·索南努日:田野调查背后的理论支撑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