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译著译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译著译文

[玛丽·艾伦·布朗]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
  作者:[美] 玛丽·艾伦·布朗   译者:李扬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1-22 | 点击数:19042
 

  民间文学家戴尔·海姆斯和巴赫·托尔肯在他们的著作中对口头表演如何转换成书面形式的过程已经做了精彩的示解。有趣的是,这种方法却早就被诗人查尔斯·奥尔森在他的诗篇中开发出来了。这是他为了把诗歌的口头朗读变成书写形式所作的努力——这样可迫使以后的表演中,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的形式,都要反映诗人的原意。这些研究方法隐约地显示,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作为既相关又平行的交流媒介具有相同的艺术性。此法是把民间文学当作口头文学、口头艺术这种观点的回归,只是缺少了进化的前提。

  随着时间的推移,多种多样的文化和政治运动都促使人们关注民间文学和文学的关系问题,特别是浪漫主义运动和民族主义卷土重来的情绪。浪漫主义在有意识地寻找回归古老传统:比如,毕晓普·托马斯·珀西(Bishop Thomas Percy)的《古代英诗的遗迹》(1765年)是一本口头文学选集,它成了诗人们的原料库。书中提供了从风格、形式到内容的例子,和较新的文学种类形成对抗,后者被认为和自然的、特有的形式格格不入,属于另类。民族狂热主义也发起了运动,激励反映和肯定民族统一体的文学作品,由于这些作品是本土的,因此可提供民族-国家的文学-文化权力。这些兴趣一次又一次地刺激人们收集民间文学作品、特别是民族语言的口头艺术作品——传说和歌谣——以便证明民族-国家特征的正确性,为民族文学打下基础,就像珀西的著作一样。

  原苏联采用的方法是把民间文学和文学合并起来,以鼓励有天赋的表演者创造出新的作品,对某种意识形态给予肯定。殖民运动有时候对本土文学——不管是口头还是书面的——加以压迫,代之以外国文学。后殖民地文学作品会对历史因素做出有趣的反应,产生丰富又多样的、模糊不清的文类,以及风格品质各异的作品,甚至盗用了殖民语言。阿摩斯·图图奥拉(Amos Tutuola)的《棕榈酒的醉汉》(1952年)便把各种各样的传说和主题罗列在一起,构成了一个连贯的故事,因此后殖民地文学提供了精彩的例子。

  作家文学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应用了民间故事,尽管经过加工,对正在进行的传统化起了一定的作用:原始资料经过有改动的利用在一个又一个的语境中被重复,因而其价值也被证实了。这些应用有时被认为破坏了原始资料的完整性,因此也被称为民间文学化或伪民间文学、伪民俗。这样贬低之词在真正的文化过程中很快就会消失,因为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艺术中,对于可利用的文化资源,人类会重复使用,甚至把它们融入新的语境中。文学家对民间文学的利用是为传播链提供另一种关系,尽管这种关系原来可能是口头的形式。在最好的体现中——比如在巴赫金著作中提到的——我们之所以能认识到拉伯雷的伟大艺术品质,是因为他在作品中创造了当时的传统,是因为他在小说作品中重塑当年现实社会的能力,创造了重现当年世界的杰出的描绘,评论家才得以对当时社会的文化阶层、文化过程、霸权和反霸权的地位等方面提出观点。当然,尽管独树一帜,但是巴赫金的分析也失之简约,仅局限于民间文学和民间节日的模仿形式,因此无意中说明了迄今为止没有哪项民间文学和文学研究的目的被完整地、完全地实现。过去的研究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未来的研究将更充分地揭开民间文学和文学关系的秘密。

(本文原刊于《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4期,注释请参见纸媒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艾利奥特·奥里恩]反“反‘民俗’”
下一条: ·[美]鲍曼:《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
   相关链接
·[朱家钰]“特地背着家乡人生产”:“特产反差叙事”的生成与极化·[张海月]聊天记录里的故事:“数码一代”的民间文学实践
·[卫则戎]民间文学的社群认同与文化认知探讨·[王祖悦]20 世纪初民间文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所揽月]遗产旅游中民间文学的传统化实践·[任正]论苏东坡传说的大故事文类与文体之美
·[米思璇]革命故事讲解员的表演与实践·[毛巧晖]跨越1949:民间文学的重建及其学术史意义
·[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郭阳]网络民间文学定义再探究
·[陈钰文]非遗保护与传承视域下民间文学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策略·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专业目录·[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
·[朱家钰]从角色到人物:故事学的层级术语体系·[赵莎]重回本土:对民间文学现代性论争的反思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