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康保成]戏曲术语“科”、“介”与北剧、南戏之仪式渊源
  作者:康保成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1-09 | 点击数:42256
 
 
“科”与“介”之不同,乃由于它们各有自己的渊源。“科”来自道教仪式,那么“介”究从何来?
徐扶明先生引用的一种说法是:“介字乃界字之省文,当其读剧本时,于唱曲念白之间,表明其演时态度,以此为界限,唤起其注意也。”徐先生认为:“这说得太玄奥,令人莫名其妙。”[17]不过,这种“玄奥”的说法中,却可能包含了合理的成分。
《说文》:“介,画也。从人从八。”段注:“介画互训,田部畍字,盖后人增之耳。介、界古今字,分介则必有间,故介又训间。《礼》‘摈介’,《左传》‘介人之宠’,皆其引申义也。”据此可知,介的本义是划线以间隔,与后增的界字同义。后来引申为媒介、绍介、帮助、辅佐、凭借等义。段注所引《左传》“介人之宠”,介即是凭借之义。最值得注意的是,介又是古代礼仪中的角色。其地位低于宾,往往在宾主之间沟通传达信息。段注所引《礼》(当为《仪礼》)中的“摈介”,“摈”辅佐主人以迎宾,“介”则随从宾以通传。
据《周礼》、《礼记》、《礼仪》,周时“公九介,伯侯七介,子男五介”。在士冠礼、乡饮酒礼、燕礼、聘礼、公食大夫礼、遣使弔丧、致赗(feng)礼中,“介”均不可或缺。介有“上介”、“次介”、“众介”之分。诸侯朝见天子时,“上介”一人,由卿担任;“次介”一人,由大夫担任;余为“众介”,由士担任,又称“士介”。[18]
介是客人一方的角色,地位低于主要的客人(使者)宾,在仪式中往往协助宾行礼。《仪礼·士冠礼》:“摈者请期。”郑玄注云:“摈者,有司佐礼者,在主人曰摈,在客人曰介。”所以介其实就是客人一方的傧相。例如在士冠礼中,介就是“赞冠者”,协助宾行加冠之礼。
在仪式中,介坐、立的位置,必在宾主之间。《礼记·乡饮酒义》:宾必南向,主则北向,宾主相对,“介必东乡,介宾主也。”
介的任务是“介绍而传命”。据《礼记·聘义》,在聘礼中,主君有命,传与上摈,上摈传与承摈,承摈传与末摈;宾之末介受命于末摈,而上达于次介,次介上达于上介,上介上达于宾。
据《仪礼》,在“公食大夫礼”中,主方的国君派大夫前往宾馆,邀请宾去宗庙参加食礼,“上介出请,入告。三辞,宾出”,是说上介要走出宾馆,请问大夫为何事而来,然后入门秉告宾。宾三次推辞,介要三次往返于宾主之间,向主方大夫表示宾的谦恭辞谢,向宾传达主人的盛情邀请之义。最后宾才出门接收邀请。在“聘礼”中,主方的卿、大夫去宾馆慰问宾、介时,“宾不见。大夫奠雁再拜,上介受。”是说介代表宾接收礼物。卿、大夫到馆舍归还玉圭时,宾把玉圭接过来,“授上介于阼阶东。上介出请。”意思是,上介接过玉圭,还要出门问大夫还有何事。
在上古礼仪中,介的地位较低。在代表国君向异国弔丧、致赗(feng)时,正使(宾)要自降身份,对主国的接待者谦称:“寡君有宗庙之事,不得承事,使一介老某相执绋。”(《礼记·杂记上》)表示自己只是一个随从。后来“一介”常用于自谦,恐即滥觞于此。《韩非子·八经》云:“遣使约其行介”,此处介也是随从的意思,不过更加强调了介的行动特征,“行介”从行文看与后来的戏曲术语相同。据《仪礼·乡饮酒礼》,主人向介献酒时的仪式,基本如同对宾:
 
主人以介揖让升拜如宾礼。主人坐取爵于东序端,降洗;介降,主人辞降;介辞洗,如宾礼,升,不拜洗。介西阶上立。主人实爵介之席前,西南面献介。介西阶上北面拜,主人少退。介进,北面受爵,复位,主人介右北面拜送爵,介少退。主人立于西阶东。荐脯醢。介升席自北方,设折俎。祭如宾礼,不哜肺,不啐酒,不告旨。
 
    但介对待主方,一定要比宾的行为更谦恭。据《仪礼·聘礼》,介晋见主方国君时:
 
上介奉束锦,俪皮,二人赞。皆入门右,东上,奠币,皆再拜稽首。摈者辞,介逆出。摈者执上币,士执众币;有司二人举皮,从其币。出请受,委皮南面;执币者西面北上。摈者轻受。介礼辞,听命。皆进,讶受其币。上介奉币,皮先,入门左,奠皮。公再拜。介振币,自皮西进,北面授币,退复位,再拜稽首送币,介出。
 
戏剧的本质是角色扮演,仪式中的角色扮演具有假扮性、暂时性、可转换性、可观赏性,因而离戏剧最近。[19]古代礼仪对各种角色的言语、动作,诸如饮酒、叩拜、行走、作揖、答谢,都有严格规定。与生活中的实际行为相比,这些行为都是装出来“演”给人看的。尤其宾、介聘享时的动作最有戏剧性:“上介执圭,如重,授宾。宾入门……,授如争承,下如送;……下阶,发气,怡焉。……众介北面,跄焉。私觌,愉愉焉。出,如舒雁。”(《仪礼·聘礼》)是说上介所执之圭,虽然很轻,但要装作象拿很重的东西一样,交给宾。宾在授圭的时候,要象争着接东西,唯恐掉在地上,放下时好象送走一件东西。下了台阶才舒气,好象很欣喜的样子。众介面北而立,要容貌舒畅,私下看国君,要装出和敬的样子,出门,要象鹅一样自然而有行列。
此外,使者在进入聘问国国境之前,要演习一次聘问的仪式,介要参与全过程,且要执礼品,模拟向夫人聘问的礼节:“未入境,壹肄”,“介皆与,北面西上,习享,士执庭实,习夫人之聘享,亦如之。”(《仪礼·聘礼》)这就更象是在演戏了。
唐宋时期,介仍是“乡饮酒礼”中的重要角色,可参看《新唐书·礼乐志》(九)和《宋史·礼志》(十七),此处不赘。
我们推测,古代仪礼中的“介”可能就是南戏中的“介”的最早源头。但是,在南戏中,“介”并非角色,而主要用于提示动作,这种情况是怎样造成的呢?这就要追踪到南戏的直接来源──傀儡戏。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上一条: ·[康保成]乡人傩与“打夜胡”
下一条: ·[施爱东]织女的身世、容貌与婚姻
   相关链接
·[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巴莫曲布嫫:加快构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数据中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遗公约》缔约国大会第十届会议将于6月在巴黎召开·“绽放”永恒的诗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朝戈金
·“你好!中国”旅游推介会在巴黎举行·“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专业目录
·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
·山东大学举办非遗保护学术论坛 隆重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公约》通过二十周年·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
·[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赵帅鹏]跨媒介叙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化”的角色形塑及生活转向
·[张杨格]当代视觉文化影响下民俗学田野图像研究·[杨吉然]滇西地区“开财门”仪式研究
·[徐金龙 韩莹莹]快手短视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媒介传播·[姚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表演艺术——从国际法与国内法的视域融合看中国保护实践的路径选择
·[王京]建设中国民俗学学派·[田小旭]数字时代的口头传统:以喀左故事家高延云的“纺线车”故事为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