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康保成]戏曲术语“科”、“介”与北剧、南戏之仪式渊源
  作者:康保成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1-09 | 点击数:45971
 
 
内容提要:本文对古典戏曲剧本中用以提示动作的术语“科”、“介”的来源以及所反映出的杂剧、南戏的不同表演风格进行了讨论,指出:1、杂剧中的“科”来自道教仪式。2、“介”最早是上古礼仪中助宾行礼、在主宾之间通传的角色,傀儡戏用作赞导式的提示,被早期南戏直接继承。3、“科”与“介”的不同来源,说明杂剧与南戏在表演上分别吸取了不同的仪式动作,它们在风格上的差异是与生俱来的,后来才大体趋同。
 
 
自亚里士多德以来,中外许多戏剧理论家都认为,戏剧的本质是动作。例如英国著名戏剧理论家马丁·艾思林说:“希腊语中戏剧(drama)一词,只是动作(action)的意思。……戏剧之所以成为戏剧,恰好是由于除言语以外那一部分,而这部分必须看作是使作者的观念得到充分表现的动作(或行动)。”[1]
在中国古典戏曲中,戏剧动作是用“科”或“介”来提示的。董每戡先生十分重视对“科介”的研究,他说:“戏剧,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就是行动,那么,‘科介’在戏剧里的重要性便不言可喻了。……真正的导演、演员、读剧和论剧的人不能不以‘另眼相看’。”他还批评轻视“科介”研究的曲论家们“压根儿不懂戏”。[2]
今天看来,把戏剧的本质看作是动作并不适当,因为这可能忽略戏剧与舞蹈的界限。戏剧的本质应当是角色扮演。[3]但毫无疑问,在角色扮演中,动作的重要性要大于语言,因而离戏剧的本质更为接近。
不过,古典戏曲研究界似乎对“科”、“介”所提示的动作仍然兴趣不大,甚至连“科”、“介”的来源也未暇深入讨论。例如,元杂剧提示动作用一般用“科”,南戏、传奇提示动作多用“介”。这种情况是怎样造成的?“科”与“介”一字之差,是否意味着杂剧与南戏在角色扮演风格上的根本差异?这两个问题,还可能牵涉到杂剧和南戏不同的宗教仪式渊源,是戏剧史上的重要课题。本文拟进行初步探讨,以作引玉之砖。
 
 
明代的《南词叙录》将“科”与“介”完全等同起来,认为“介”是“科”的省文。这一说法,受到钱南扬先生的有力驳斥(详后)。我们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弄清楚“科”与“介”这两个术语的来源。我们先来讨论“科”的来源。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十一)谓“科”实为《辍耕录》中所记之“科泛”,冯沅君《古剧说汇·做场考·科     汎》旁徵博引,进一步证实“科”或“科范”均为宋元时表示动作之习用语,并说:“科范犹言科法,意盖谓剧场上各脚色动作的法则。”“古剧的‘科范’是公式化的,千篇一律,彼此蹈袭。因此,一遇到武将作战便是‘调阵子科’,一遇文官升堂便是‘排衙科’,甚至于下车、上马也都有一定姿势。”[4]王、冯二氏所说,甚有启发意义,不过二者均未指出“科”与“科范”的语源。
《西厢记》三本四折有“《双斗医》科范了”,王季思师注:“科范,并谓剧中种种科段,有现成规范可循者。《砚北杂志》:‘庐山道士黄可立之言曰:‘寇谦之、杜光庭之科范,不如吴均之诗;吴均之诗,不如车子廉、杨世昌之酒。何则?渐自然。’疑科范一辞,实源自释道二教之仪式也。”[5]季思师所注甚是。钱南扬先生亦疑“科范”从道教仪式来。[6]笔者拟沿着前辈先贤开辟的正确路径,对元杂剧中“科”的来源作进一步确认。
 
 
《说文》:“科,程也,从禾,从斗。斗者,量也。”据此,科的本义是量,有衡量、度量、测量等意义。后引申为量的标准,有律令、法式、常规的意思。《战国策·秦策一》所云“科条既备,民多伪态”,诸葛亮《出师表》所云“作奸犯科”等,均是在这一意义上使用“科”的。《文心雕龙·章句》:“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所谓“常科”,也就是常规的意思。
魏晋以后,佛、道二教经书,都往往用“科”或“科仪”、“科范”、“科戒”等术语来表示。后世戏曲经常使用这些术语,例如,我们至今仍习惯称有表演提示的戏曲演出脚本为“科仪本”。我们认为,这种说法当源于佛道二教。
应当指出,佛道二教对“科”、“科仪”等术语的使用不尽相同。概而言之,佛教是把对本经的分类、分段、注解、阐释称为“科”或“科仪”,而道教则把某些有戒律内容的本经直接称作“科”或“科戒”、“科仪”。近人丁福保《佛学大辞典》引宋·宗镜《销释金刚科仪会要注解》(一)云:“科仪者,科者断也,禾得斗而知其数,经得科而义自明。仪者法也,佛说此经为一切众生断妄明真之法。今科家将此经中文义理事,复取三教圣人语言合为一体,科判以成章,故立‘科仪’,以为题名。”[7]可见在佛教那里,“科”含有阐释经文的成分,“科家”即注家。道教则不然。《道藏》所收录的《要修科仪戒律钞》、《三洞法服科戒文》、《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洞玄灵宝道学科仪》、《道门科范大全集》、《洞玄灵宝千真科》、《先天斗母奏告玄科》、《三洞道士居山修炼科》、《太上九真明科》等,均是对道教信徒的行为规范或道教醮仪直接给予规定。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上一条: ·[康保成]乡人傩与“打夜胡”
下一条: ·[施爱东]织女的身世、容貌与婚姻
   相关链接
·[周星] “民俗”的体系化与“民俗学”的体系化——对中国民俗学教科书的结构分析· 探索新近列入名录的活态遗产项目
·专题║ 民间文学学科建设笔谈·[康丽]当代学科生产与民间文学的发展自省
·UNESCO ‖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议开幕·[唐璐璐]遗产叙事的时空旅行:中国非遗申报片的媒介考古学研究
·UNESCO ‖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召开在即·[李锦 朱燕 王锋]从“non-physical ”到“ intangible ”:“两分制 ”视角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术语的选择与确立
·[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
·[张淇源]作为数字表演的送王船:仪式的媒介化与视觉语法机制·[袁瑾]民间传奇故事的现代生长与媒介重述
·UNESCO ‖ 非物质文化遗产:63项申报材料/推荐材料将于12月评审·[毛巧晖]跨越1949:民间文学的重建及其学术史意义
·[刘悦康馨]数字媒介时代神话传统的审美实践·[刘朴淳]塑造圣神:三一教庆赞仪式研究
·[刘婧]仪式感与在场:七夕作为传统节庆的现代化重构·[林安宁]傩戏共同体研究的缺席与归位
·[李森 袁玉梅]中国西北地区人神之间的非常对话·[李琳]文昌信仰在越南的传播与越南科举文化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