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康保成]试论陶渊明的“四皓”情结
  作者:康保成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1-13 | 点击数:18969
 
窃以为“南山”非指庐山。首先,庐山本无“南山”之称。逯注引慧远《游山记》,将“南岭”与“石门”、“香炉峰”等并称,可知所云“南岭”,当指庐山中一山峰名,非指庐山全体。所以渊明也不大可能以“南岭”泛指庐山。其次,据《读史方舆纪要》“江西九江府”,陶渊明所居住的柴桑山,位于庐山之南,其视庐山为北,似无称庐山为“南山”之可能。第三,把“南山”当作庐山,便难以理解“南山有旧宅”句,因为渊明从未在庐山长住,谈不上有“旧宅”。逯注不能自圆其说,遂推测“旧宅”为“陶氏墓地”,一望可知其误也。第四、若“南山”为庐山,则难以解释,何以渊明在谈及“南山”时,会“空叹”、“嗟叹”?
更重要的是,把“南山”坐实为庐山,就失去了原诗所具有的艺术张力。“南山”为虚,若隐若现,若影若幻,给人以浮想联翩的馀地;庐山为实,近在眼前,看得见摸得着,无法使人产生联想。“南山”是一种精神和象征,它与作者的心境、追求和谐地融为一体,营造出物我合一的艺术画面;庐山则不具有这样的象征意味。此诗末二句“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与作者心目中的“南山”,共同传达出一种玄远、高渺、朦胧的老庄哲理,令人回味无穷、咀嚼不已。“见南山”的“见”字,我以为应该读作xian,作“现”讲。文选本作“望南山”,早已有人指出其误,而“望”的对象必然是实在的山──庐山或者别的山。“见”作看见解也一样。虽然苏轼、王国维分别从“无心”、“无我”的角度对“见”字作了较好的诠释,但既然“看见”的是实在的山,即使“无心”、“无我”,也不过迎面碰上一座高山罢了,有何“真意”可言?
王瑶《陶渊明集》注“采菊东篱下”二句云:“相传服菊可以延年,采菊是为了服食。《诗经》上说‘如南山之寿’,南山是寿考的征象。”[6] 这一说法,有可能是受了苏轼和朱自清等人的影响。苏轼《和桃花源诗序》云:“旧说南阳有菊水,水甘而芳,民居三十馀家,饮其水皆寿,或至百二三十岁。” [7]此处尚未说饮菊水者即渊明本人。朱自清《诗多义举例》云:“菊花是可以吃的,渊明自己便吃。”他引魏文帝《九日与锺繇书》:“至于芳菊,纷然独荣。非夫含乾坤之纯和,体芬芳之淑气,孰能如此。故屈平悲冉冉之将老,思‘餐秋菊之落英’。辅体延年,莫斯之贵。谨奉一束,以助彭祖之术。”并以此推断:“本诗的‘采菊’,也许就在九日,也许是‘供佐餐之需’”。[8] 但是,陶渊明诗文中“菊”的形象,要么与“松”一起,成为高洁人格的象征,要么直接与他避世相联系。前者如:“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和郭主簿》之二)后者如:“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汎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饮酒》之七)言“采菊”为延寿,未免将渊明看得过于功利了。既如此,“南山”寓意长寿之说,在此句中也就失去了前提。
    因此,我同意沈从文先生的见解,进而认为渊明在谈及“南山”、“南岭”、“南阜”时,都不是见到了什么山,而均是在使用“南山四皓”的典故。这些诗句,要么与超然物外、悠然自得的心境相联系;要么令他生发出感慨(空叹、嗟叹),这应当缘于他对前贤“四皓”的仰慕与向往之情。“南山有旧宅”者,实在把自己隐居之处当成了“南山”,而绝非如逯注所说“旧宅”为“陶氏墓地”。“延目识南岭,空叹将焉如”,“彼南阜者,名实旧矣,不复乃为嗟叹”,这两句透露出“四皓”精神中的另一面,更是意味深长的,大概是说:古时“四皓”先隐居后出山得以成就大业,而我却至今不能出山,令人徒生嗟叹而已。
朱熹、龚自珍、鲁迅,都看到了陶渊明的另一面。其中龚自珍讲得最到位:“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己亥杂诗·舟中读陶诗》),把陶渊明看成隐居卧龙岗、口吟《梁甫吟》的诸葛亮,这还不是在待机出山吗?陶诗云:“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杂诗》),“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咏荆轲》),“斯人久已死,乡里习其风”(《拟古》)等等。这些诗句都明显流露出诗人心中的骚动不安和他的憧憬、追求。我们还可以从他对伏羲、黄帝的向往、对“桃花源”的设计中,理解他的热诚期待。然而终陶一生,一直处于“大伪斯兴、真风告逝”的世道,天下未尝定,使他企盼成空。于是陶诗中“待机出山”的声音便比较微弱。
可以说,陶渊明的归隐生活及其全部作品,都充满了“四皓”情结。明黄文焕《陶诗析义》卷二在“多谢绮与角,精爽今何如”句下注云:“沃仪仲曰:四皓不肯轻出,元亮不肯终仕,后人即前人精爽也。”[9][10].精爽,即精神、灵魂。可见,古人早已看出陶渊明是“四皓”精神的继承者。陶渊明《拟古》诗之二:“问君今何行?非商复非戎。”陈寅恪先生说:“商者指四皓入商山避秦事,戎者指老子出关适西北化胡事。然则商洛、崤函本为渊明心目中真实桃花源之所在。” [11] 陈先生对桃花源的考证,进一步揭示出陶渊明与“四皓”精神的内在联系,对我们正确理解陶渊明的归隐给予莫大的启发。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上一条: ·[康保成]如何面对窦娥的悲剧
下一条: ·[康保成]元杂剧呼妻为“大嫂”与兄弟共妻古俗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