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康保成]“瓦舍”、“勾栏”新解
  作者:康保成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1-10 | 点击数:13872
 

  瓦舍、勾栏是宋元时期的商业性娱乐场所,早已引起戏剧史家的关注。但人们对这两个词的来源、本义迄今未取得正确认识,从而影响到从宏观上认识中国戏剧的发展脉络。最近,笔者从佛教文献中有所发现,现将其公之于众,并略加分析,以供同好参考、指正。

 
 
“瓦舍”者,以瓦覆顶之房子也,其义似极易解。但实际上,不仅汉代以前的文献中,未见有将“瓦”和“舍”连在一起使用的,而且,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只知道“瓦舍”从宋代一出现起,指的就是演出、娱乐场所,故常常发出疑问:为什么把游艺场所叫做“瓦舍”?
南宋人已不解“瓦舍”命名之来由。如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条:“瓦者,野合易散之意也,不知起于何时。” [1] 又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九:“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不知起于何时。”[2]这种解释的傅会成分是相当明显的,故有见识的学者多不从其说。如周贻白先生认为:瓦舍“实则所指为旷场或原有瓦舍而被夷为平地,故名瓦子,也就是瓦砾场的意思。”[3]邓绍基先生的质疑更为有力:“这种解释(指上引南宋人的解释,笔者注)其实适用于所有的集市(“赶集”或“赶街”一类),或许这种文字训义未必能确切地解释‘瓦舍’这一名谓,因为也可以把‘瓦舍’之‘瓦’释为形状似瓦,即四周皆方,中间隆起。而所谓‘瓦舍’,也可释为‘杂合’,那就歧义纷呈了。看来重要的是弄清瓦舍的实在的含义。”[4]
邓先生讲到了问题的实质。而要“弄清瓦舍的实在的含义”,必须先要了解“瓦舍”的最早出处。就笔者所见,“瓦舍”最早见于汉译佛经。姚秦·竺佛念译《鼻奈耶》卷四:
 
佛世尊游罗阅衹竹园迦兰陀所。时达贰比丘瓦陶家子,便作是念:我工陶作,无与我等者。我既盛壮,前造木舍,阿阇世王欲取吾杀,我今当作瓦舍于中住。便和泥造大舍。瓦户瓦阈,瓦楣额瓦窗牖,瓦龙牙杙瓦衣架。时此比丘收拾薪草枝叶蓬蒿,放火烧此坏舍,火炎盛炽,国人无不见者。烧瓦舍竟,周行分卫,六十日我所乞者集会,诸比丘入舍,佛见此事而告阿难曰:“汝著衣来,我欲至某处观看。”时世尊将阿难至达贰比丘瓦舍所,世尊遥见瓦舍火炎炽盛,世尊知而问阿难:“此事何物,炎火乃尔炽盛?”时尊者阿难,具白世尊,世尊告白:“汝往,阿难。坏此瓦舍,所以然者,当为后世人故。于吾此法,初不见有作瓦舍者。”时阿难即往坏此瓦舍,达贰比丘二月分卫,远到罗阅城。达贰遥见瓦舍坏,就看起恚意,问比住比丘:“谁来坏此瓦舍?”答:“世尊来坏。”达贰言:“审世尊坏者,当复如之何?”[5]
 
按竺佛念,十六国前后秦时僧人,二十岁左右出家,精通梵文,前秦建元(365384)时即开始译经。上述引文的大意是:出身陶瓦匠的比丘达贰,违反世尊如来的法规,造了一尊瓦舍,而被诸僧及如来焚毁。阿难,释迦牟尼的堂弟,又为释迦佛的“十大弟子”之一。
“瓦舍”又可译作“瓦屋”。东晋时汉译《摩诃僧祗》卷二提到佛毁“瓦屋”之事,达贰作“达腻”,二者当为同一人,二事当为同一事。按释迦牟尼的说法,出家人造瓦屋是“不能厌本所习”的行为,且有焚烧、杀生之嫌。加之瓦屋“寒则大寒,热则大热,能坏人眼,令人多病”,故当毁坏,以戒诸比丘。[6]但实际上,释迦佛还是相当宽宏大量的,据《鼻奈耶》卷四:
 
世尊以达贰比丘故,告诸比丘:“此释种长者,造作堂舍,量度尺寸,不失其法,门正向东。世人尚尔,况汝达贰,于吾法中不许而作瓦舍。”世尊因此事备十功德,为沙门结戒:“自为自做主,当有限量。彼舍限量者长十二肘。”是如来舒手(原注:右指尽两端)广七肘,于其间呼持法比丘:“持法比丘,当以法量,不以淫怒痴量,若以淫怒痴量,不得作舍。”比丘自求索作舍,自为自作主,又不呼持法比丘,过限量者。[7]
 
这就是说,如来对比丘造瓦舍的作法给予了通融、原谅,让他们“自为自做主”,只要求“有限量”。但诸比丘得寸进尺,不仅自己做主造了瓦舍,而且在房子的大小方面也往往超出限量。
无论如何,在佛教文献中,瓦舍、瓦屋,均系指僧房而言。弄清楚这一点,是理解后来“瓦舍”转而指游乐场所的关键。《法苑珠林》卷三十九:
 
魏太山丹岑僧释僧照……以魏普泰年行至荣山,见飞流下有穴孔,因穴而入……渠北有瓦舍三口,形甚古陋。庭前谷穗纵横,鸟雀残食甚众,东头屋内有数架黄裘,中间有铁臼两具,亦有釜器,并附游尘,都无炊爨之迹。两头室里,有一沙门端坐俨然,尘没膝。[8]
 
此处以“口”称瓦舍,可见不是房子,而是院子。现在仍有称院子为天井的,系指四周为房屋,中间低凹,向下俯视如井状而言。院子既是天井,当然可称“口”。问题是,院子怎可称“舍”呢?原来,按照佛教的说法,“舍”并不完全等同于房屋。《十诵律》卷十五云:“舍有四种:一者一切覆一切障,二者一切障不覆,三者一切覆半障,四者一切覆少障。” [9] 覆是屋顶,障是墙壁,“一切障不覆”,即有壁无顶,乃院子也。以理推之,院子既可称舍,院墙若以瓦覆顶,就是瓦舍了。佛教传入中原后,寺院的墙壁,正是用瓦盖在顶端的。《洛阳伽蓝记》卷一“永宁寺”:“寺院墙,皆施短椽,以瓦覆之,若今宫墙也。”[10]这样,佛寺其实就是瓦舍。
宋代文献中的游乐场所瓦舍,又称“瓦肆”,如《东京梦华录》卷五“京瓦伎艺”条就有“在京瓦肆伎艺”之语。为何将游艺场所称作“瓦肆”,也是一个颇费斟酌的问题。
按字面意义,瓦肆应为制做、贩卖瓦器之处。佛教文献中即作此解。《四分律》卷二十四:“故钵狼藉在地,与瓦肆无异。”[11]此言瓦钵随地置放,象卖瓦器之处。又,《摩诃僧祗》卷十:“佛往舍卫城,……优婆赛言:‘尊者欲作瓦肆耶?”[12]又同书卷三十七,客比丘言:“汝欲持是钵,居瓦肆去耶,用尔许钵为?” [13] 此谓因瓦多,故当居瓦肆。唐·道宣《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卷上:“佛在舍卫,六群蓄钵,恶者置之,常觅好钵,蓄之遂多。居士游观便讥:似陶师瓦肆无异。” [14] 总之,佛教文献中的“瓦肆”用的是本义,而称游乐场所为“瓦肆”,则显然是一种借来的转义。
作为游艺场所的瓦舍、瓦肆又可简称“瓦”,上引《梦华录》“京瓦伎艺”条即是。馀南瓦、北瓦、中瓦、里瓦等,多以所在位置取名,不赘举。在佛教文献中,和尚化缘所用瓦钵,亦可简称“瓦”。唐怀素《僧羯磨》卷上:“受钵法。律言:钵有二种,一瓦二铁;色亦二种,一赤二黑。”[15]
《东京梦华录》卷二“酒楼”有“酒肆瓦市”之语,《西湖老人繁盛录》始有“独勾栏瓦市”之名。南宋·王栐《燕翼贻谋录》直称相国寺为“瓦市”,其书卷二云:
 
东京相国寺,乃瓦市也。僧房散处,而中庭两庑可客万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由于此。[16]
 
观其上下文义,是将“瓦市”解作集市了,虽然片面,却道出了寺院即瓦市、瓦舍的真相,是一条很珍贵的材料。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上一条: ·[康保成]90年代景观:“边缘化”的文学与“私人化”的研究
下一条: ·[康保成]酒令与元曲的传播
   相关链接
·[崔若男]民俗学家的二十四节气新解·土著知识为气候变化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汪悦进]如何升仙?马王堆棺绘与帛画新解·台湾相声瓦舍:把相声说进中学教材
·专家新解民俗文化与传承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