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专著题录

首页民俗学文库专著题录

吴凡:《阴阳鼓匠:在秩序的空间中》
  作者:吴凡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0-15 | 点击数:7083
 

 

 

 

阴阳鼓匠:在秩序的空间中

作  者: 吴凡 著

出 版 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9-1
字  数: 450000
版  次: 1
页  数: 477
印刷时间: 2007/09/01
胶版纸 I S B N : 9787503933974

 

 

内容简介

     山西阳高县北部三镇庙宇及庙会,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依旧艰难的村民生活中,于情理之中迅速复兴。在村民的需求之中,在民间信仰的扩布之中,在村民的意识及行为之中,它们于涅柴之后的再生是有选择和多功能的,并具有自身恢复与适应调节能力。这使停止或处于暗流状态的民间乐班复又大张旗鼓地出现于该场合之中。
     阴阳与鼓匠,是当地对于分别以笙管与唢呐为主奏乐器的民间仪式音乐班社成员的不同指称。原本具有不同民族特征的乐器,笙管与唢呐,在曾经是多民族交相融合的区域之中相遇,同时被村民接受与使用。在数百年的变迁中,唢呐与笙管相谐与和鸣。
     社会身份首先是普通村民的阴阳与鼓匠,亦因其吟诵经文、乐器演奏等相关技艺而成为与普通村民相异的仪式执行人。阴阳与鼓匠乐班并非纯粹的音乐组织,而是活跃在当地庙会及丧葬礼仪中的仪式班社。作为象征体系中的文化符号,他们链接着村落中的群体仪式与家族仪式。
生活于人生礼仪与社区礼仪之中的阴阳与鼓匠乐班,是与周遭村民精神上互助互惠、经济上接受世俗化集体供养、并以家庭经营为主体的艺术班社。或日,乐班成员是经营着自己的班社,生存在村落礼俗文化里、接受世俗化的集体经济供养之中的小农。
     在民间信仰体系中生存的阴阳与鼓匠乐班,由于功能的同及不同,不仅构筑了村落生活级序,而且,通过仪式过程中的不同角色扮演,演绎了仪式中间层次的内部细分。其中阴阳所执行的仪式指向更多的偏向神灵,亦因其遵循或日固守而代表秩序空间中的相对核心地位。鼓匠,则是促使传统生“变”的因素之一,其变化显现得颇为隐蔽与微妙:在表面乐曲增减及改变的现象中,实际蕴涵着功能实质的稳定与不变。正因其表面彰显的善变,所以鼓匠能够在时政更替之中主动吸收与纳用新鲜事物、迎合不断变化的观众口味,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迅速发现与保护自己位置的能力是阴阳所无法相比的。这,也是鼓匠似乎更能超然于历史而生存的原因之一。
    阳高县北部阴阳与鼓匠乐班,作为建构秩序空间的中间砖石,链接起秩序仪式与象征体系主轴中的“神圣”与“世俗”、“神灵”与“村民”的极点两端;并通过在秩序空间——庙会与丧葬——的特定环境中,经由阴阳与鼓匠乐班的音乐建构(music making),用两种功能相近、用法相异的文化符号共筑了个性化的地方历史。

作者简介

    吴凡,博士,现供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1999年,获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钢琴专业硕士学位,留校任教,期问获“三育人先进个人”称号。2006年,获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文学博士学位,导师张振涛研究员和钟思第(stephen Jones)研究员。2005年获该院首届“科研之星”奖,2006年获优秀博士论文奖。近年来,出版专著《民间音乐》,合著《巴赫三部创意曲(教学版)》在《中国音乐学》、《音乐研究》、《艺术评论》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在汉字的背后一民族音乐学学科视域中的译文透析》,《庙会乐班家族一链接群体仪式与家族仪式的象征文化》、《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等;翻译英文原著《字里行间读集成》、《切勿进行置身事外的研究》等。多次赴国内外参与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参与多个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


目录
内容提要(附英文)
绪论
一、庙会研究综述
二、研究取域及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部分术语界定——构筑论文的方砖
第一章 仪式乐班的研究背景
第一节 地理概述及自然生态环境
一、研究地点之地理概述
二、研究范围中的村落
第二节 研究范围中的庙宇分布及变迁
一、县志及村民记忆中的庙宇分布
二、80年代之后庙宇的重建及其分布情况
三、庙宇形制
四、代表性五座庙宇概述
第三节 庙会——具有自变功能的第三领域
一、“第三领域”阐释——在他变中生存的自变体系
二、阳高庙会综述
第二章 乐班概述
第一节 乐班界定
一、阳高县音乐类班社概述
二、乐班界定
三、乐班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 阳高北部乐班分布
一、阴阳、鼓匠的分布
二、乐班数量变化
三、乐班分布探析
第三节 乐班成员的婚姻——改弦更张中的延续与变化
一、改弦更张中的延续:20世纪初至50年代
二、地位及身份的转变:50—70年代末的婚姻观念及选择
三、改革开放时期:80年代以来的变化中的不变
第四节 乐班服饰
一、阴阳乐班的服饰
二、“不讲究”的鼓匠
第五节 乐班的黑话
一、一个并非“中国特色”的现象:黑话
二、阳高县乐班黑话
第三章 庙会中的乐班及祈雨仪式
第一节 庙宇与乐班的双向选择
一、庙宇对于乐班的选择
二、乐班对于庙宇的选择:从没有选择到有所选择
第二节 庙会中的班社构成
一、乐班及各类班社共筑的庙会音声环境
二、庙会吸纳乐班的变化及其具体方位设置
第三节 庙会祈雨仪式详录
第四章 乐班音乐建构
第五章 庙会及乐班中被建构与反建构的女性
第六章 谁是乐班的恩主——世俗化的集体经济供养模式
第七章 庙会·乐班·家族——链接群体仪式与家族仪式的象征文化
结语 秩序空间中的仪式乐班——建构村落秩序与象征体系的文化符号
附录一 阴阳与鼓匠套曲谱例
附发二 在希望的田野上——田野工作日志摘录
附录三 论文图表索引
参考文献
致谢

 

 

  文章来源:CFN 辑

上一条: ·齐琨:《历史地阐释——上海南汇丝竹乐清音的传承与变迁研究》
下一条: ·蔡丰明:《游戏史》
   相关链接
·[杨建国]山西应县龙王信仰及其演变初探·[强妍]非遗视角下山西兴县道情艺术传承与保护研究
·第二十一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三季)2024年年会在山西太原成功举办·[卫才华 冯晶]新中国成立前后曲艺宣传的艺术机制与话语嬗变
·[李娟]山西北朝多民族服饰文化融合实践·[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
·段友文:《民间文艺学论纲》·[吴晓东]阴阳对立观念与门神的起源演变
·[武振宇]民俗文化视域下山西忻州方言俗语解读·[郭炳亮 李雅宁]北宋山西寺庙碑刻、题记所见“郡主千秋”考论
·[彭牧]拜:礼俗与中国民间信仰实践·[范金荣]悼念我的恩师张余
·[刘晨]泰山府君“东渡”日本考·[武振宇 崔严之]山西祁县贾令村狐神庙及其舞台题记考述
·[刘晓峰]东亚正月鼠俗视域下的“老鼠嫁女”解读·[徐凤秀]山西朔州祈雨仪式及酬神演剧调查研究
·[武振宇 赵瑞萱 刘新宇]山西祁县贾令村古建筑吉祥图案文化意象解读·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增762处 山西等地入选文物较多
·《山西省志·民俗志》出版发行·[程浩芯]传说与神灵的变貌——对山西阳城广禅侯信仰的考察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