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译著译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译著译文

[希腊]安东尼亚德斯:《史诗空间──探寻西方建筑的根源》
  作者:[希腊]安东尼亚德斯   译者:刘耀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1-14 | 点击数:11300
 

史诗空间──探寻西方建筑的根源

作者:[希腊]安东尼亚德斯

译者:刘耀辉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页码:232 页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9787112096169
·条形码:9787112096169
·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中文:中文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教授建筑设计课程,他总是关心建筑的根源和空间的意义。本书是他在历经多年研究成果及心得的基础上总结撰写而成。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讨论的是地中海盆地的古典史诗,第二部分则集中讨论了重要的北欧和中欧史诗。本书所关注的焦点和目标是建筑,而不是文学。在内容上,既按时间排序也按地理划分进行编排。本书作者在书中对“史诗空间”等相关主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论述与探讨,对一些理论问题进行了新的诠释与定位。本书内容丰富,富有深度,学术价值高,脉络清晰,系统性强,论述严谨而中肯,分析和评论深刻而客观,具有学术研究的严肃性,为我国建筑师及建筑系师生提供了许多启发和教益。本书适用于建筑师、历史学家,相关专业在校师生。  

作者简介
    安东尼·C·安东尼亚德斯AIA(美国建筑师学会)会员,AICP会员,阿灵顿得克萨斯大学建筑学教授。具有全球声誉的建筑师、教育家、翻译家和作家,著有《建筑及其相关设计》、《建筑诗学》,以及其他几部希腊语作品和一百多篇论文。

编辑推荐

    就空间概念和建筑形式的发展而言,印欧语系的史诗作品和欧洲文化能够告诉我们一些什么呢?杰出的建筑教育家和理论家安东尼·C·安东尼亚德斯将带领读者踏上一次引人入胜的旅程,这次旅程途经史诗作品中古代的风景、举行礼仪的地方、私人的房间和美丽的花园,最终抵达西方建筑的根源。
  安东尼亚德斯认为,每一部史诗都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创造它的文化和文明,并且包含着人类建筑的最早例子,基于这种观念。作者宣称,史诗对于全面理解当代建筑至关重要。他进一步指出,史诗的空间是最早的建筑原型。不管它们是单体建筑、多功能建筑群、城镇、风景,或者仅仅只是关于空间和形式的观念。

    这部引人入胜的著作以印欧语系的史诗作品开始。这些作品的英译本可能很难找到。安东尼亚德斯对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有形和无形的建筑维度,表现出了高度“包容主义的”偏爱和赞赏。他还在“维吉尔的《埃涅阿斯记》”一章中探究了罗马人户外空间的概念,包括城市建造和城市设计。
   作者接下来探讨了北欧和中欧史诗,他审视了斯堪的纳维亚人关于比例和变形的观念,还在“贝奥武夫”一章中,考察了人民与各种因素的战争,这一战争导致了工程学上的英雄工程,甚至导致了新国土的创造(如荷兰)。在“失乐园”一章中。作者探讨了弥尔顿的折衷主义。还有神话和圣经主题。并认为《失乐园》最早记载了环境心理学,以及空间在心理方面的重要意义。作者最后以芬兰史诗《卡勒瓦拉》结尾,解释了它在建筑上生动、持久的意义和影响力。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CFN 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美]特纳:《戏剧、场景及隐喻:人类社会的象征性行为》
下一条: ·[英]米尔顿:《环境决定论与文化理论》
   相关链接
·[庄钧然]从信仰空间看瓦猫信仰的动态建构·[郑艺星]赛博功德与电子木鱼:试述民俗事象的当代变体
·[张玲]起源·空间·构身:隐喻视阈下中国多民族同源神话中的民族共同体思想·[于晓雨]岱顶碧霞祠庙会活动调查报告
·[王圆圆]文化空间的再造·[王艳]从延安时期到新时代:格萨尔史诗编译与研究的人民性话语
·[覃跃鑫]德昂族口传文学传承发展情况分析·[苏培]“共时的”综合表演:口头史诗歌手演述的审美创造
·[孟令法]社会需求与信俗治理的失衡:民间信俗空间当代兴废的政策反思·[梅联华]浅析非遗手工技艺文化空间的依托
·[马兰]城市化背景下文化空间对“地方”的再造问题·[刘心怡]风水协商:徽州许村的水口空间建构与村落关系
·[刘贺娟 陈志生 罗姣姣]文化空间再造与民族认同建构:“东归那达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机制·[林思远]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地方性”的“地方空间”研究
·[林诗瑶]空间与地方·[李楠]“史诗文本”:概念嬗变与问题阐释
·[李洁]丧葬仪式的音声与秩序空间构建·[姜蕾]《伊戈尔远征记》与新疆各民族民歌修辞手法的比较研究
·[江晨怡]以“保”为家:明清以来台州松门卫城的信仰空间研究·[纪秋悦 李丰]空间视域下的洮州花儿:基于临潭县洮州花儿的田野调查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