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世纪产生并渐臻成熟的电影电视艺术,与已有的摄影术合力,使人类进入新一轮的读图时代,其中关于英雄的叙事仍是视像文本的重要母题。英雄母题的叙事模式则可以追溯到人类最古老的神话。本文试图沟通神话中神性英雄诞生故事与现代视像文本的英雄叙事,从而建构关于英雄的叙事模式,作为开创现代视像人类学的一次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 视像文本;英雄叙事;摩西与《十诫》;《小兵张嘎》、叙事模式
[中图分类号] J0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214(2004)03-0048-05
文学中以英雄为母题的作品甚多,到20世纪以电影电视为代表的视像文本,仍然善于表现英雄母题。视像文本虽然有自己独特的叙事手段及叙事方式,但它的叙事模式与最早起源的口头叙事文本是一致的,这不是对口头文本的抄袭,而是人类对英雄崇拜心理的延伸。
英雄叙事和爱情叙事都是人类最古老的叙事。如果说爱情模式是人类充分摆脱野蛮时代而进入文明时代后人生的一种仪式过程,英雄模式则是人生追求成就的目标活动投射到心灵中的情结反应。按照马斯洛人生追求的心理五目标分析,最高愿望的层次是人生价值的实现,人生价值的实现通常表现在事业获得巨大成功或是受到他人的尊重,它们都可以归结为“英雄”情结。
在电影中英雄故事是极为重要的题材,并成为多种类型电影的构成方式:诸如西方的警匪片(正义)、侦探片(大智),东方的武侠片(除暴安良、救苦救难)以及充满民族爱国情绪的英雄片,并由此更衍生出西方置于西部牛仔背景下的西部片、突出英雄大智或大勇业绩的惊险片、率领群众与灾难作斗争的灾难片、挺身而出敢与政界权势人物作斗争的政治片,以及反其道而行之的黑帮片、表现强横霸气的强盗片,以后又从英雄角度搞出反英雄式的黑色片;东方(以中国为典型)则在推动社会前进、鼓励观众发扬大无畏精神的目的要求下,创作出大量表现革命英雄主义或站在时代高峰的主旋律影片甚或领袖传记片。这里面都有关于英雄的情结,也都有关于英雄的叙事模式。
英雄来源于何处?当然我们可以说是时代所造,即时势造英雄,这只是英雄产生的社会基础,它只解决什么时代造就什么英雄的问题,而无法解决如何叙述英雄故事的问题。我们还必须归结到模式问题上来。所以注重模式,其原因在于模式是叙事者导演与接收者观众之间的“桥梁”,有一个双方共有的、精心建构的“桥梁”,才能完美实现导演与观众的“对话”,完成一次视像文本的顺利传播。
英雄情结起源于古老的神话,神话为英雄提供了原型——最初是代表自然力的自然神(日神、月神、山神、海神、风神、大地神之类);然后是始创了一个民族的始祖神(伏羲、女娲、黄帝等),也包括那些为民族的生存、发展、进步做出特殊贡献的祖先神(尧、舜、禹、神农、仓颉等),到文明社会后演化为对民族、国家、文化做出巨大贡献的民族领袖、政治领袖、宗教领袖、群众领袖;再后是异人异物神——相当平民化、普通化的人间神,往往是历史上实有过的人,因为其有异能、或拥有超现实的宝物,在生前建立大功因而死后被群众敬奉为神(如孔子、老子、管仲、关羽、哪吒以及由幻想文学创造出来的孙悟空、牛魔王、千里眼、顺风耳等),到文明社会后则成为司马迁“列传”体中可载入史册的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如政治家、军事家、金融家、企业家、教育家、艺术家等英雄或模范人物,甚至是另类的强盗头子、黑帮老大、杀人魔王等黑道英雄。那些自然神,则变化为一种需要被征服的自然力(也有一部分显现为社会力量或政治力量),成为影像文本中培养英雄的背景或温床。成为自然力的,如灾难影片《烈火熔城》、《天摇地动》、《彗星撞地球》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大潮、外来天体,成为社会力量的如《寡妇村》、《海滩》中的传统陋俗,甚至《黄土地》中的“黄土地”形象等等。下面的图1表明人类认识史进化中从“神”到“人”的发展情况。
在神话中,不管哪类神都是生来即为神,而后世的艺术文本则更多描述那些更贴近人间的普通的领袖“神”和异人异物“神”,描述他们如何从一个普通人成长为领袖、英雄或模范人物的,这种故事才对社会以及接受故事的人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我们结合一部典型的英雄影片来对英雄模式的基本结构进行分析。1956年,美国派拉蒙公司约请著名宗教题材电影导演西席·地密尔(Cecil B. De Mille)摄制电影《十诫》(The Ten Commandments )。影片根据《圣经·旧约·出埃及记》中记载的以色列人的民族领袖也是宗教领袖的摩西,带领以色列民族摆脱埃及法老王统治的故事摄制,除一些画面、形象的细节之外,影片完全忠实于圣经原著。电影《十诫》曾获1957年奥斯卡最佳音响、最佳特技效果两项大奖;1958年再获国际犹太教联合会托拉金奖。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