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专著题录

首页民俗学文库专著题录

刘锡诚:《民间文学──理论与方法》
  作者:CFN 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0-04 | 点击数:8035
 

 
民间文学──理论与方法
(中国文联晚霞文库)
 
作者:刘锡诚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页码:576
·出版日期:2007
·ISBN9787505955509
·版本:1
·装帧:其他
·开本:32
·中文:中文
·丛书名:中国文联晚霞文库
  
内容简介
本书对百年来民间文艺学流派所作的大致梳理与述略,旨在表达一个观点:在百年民间文学学术发展史上,理论、观念、方法,甚至流派(学派),是多元而不是一元的。这种多元的格局,似乎从来也没有统一过。这,一方面说明了民间文艺学作为学科的不成熟性,另一方面又显示了民间文艺学的边缘性和跨学科性。对流派及其起伏消长进行探索性的耙梳,使我们有机会回首往事,启示未来。
 
作者简介
刘锡诚,山东昌乐人。19352月生。1957年北京大学毕业。先后在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新华通讯社、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任职。1997年退休。历任《人民文学》编辑部评论组长、《文艺报》编辑部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研究员、常务副主席、顾问,《民间文学》、《民间文学论坛》、《评论选刊》、《中国热点文学》杂志主编。退休前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理论研究室研究员。社会职务:曾任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旅游文化学会副会长、中国对外友好协会理事。现兼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民间文化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著译有:《苏联民间文学论文集》(选编翻译,作家出版社1958)、《马克思恩格斯收集的民歌》(合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海防前线战士歌谣选》(采集,与路工合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苏联民间文艺学40年》(与马昌仪合译,科学出版社1959)、《高尔基与民间文学》(与林陵、水夫合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1)、《小说创作漫评》(文学评论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小说与现实》(花城出版社1983)、《俄国作家论民间文学》(选编翻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印第安人的神奇故事》(与马昌仪合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原始艺术与民间文化》(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8)、《作家的爱与知》(文学评论文集,花山文艺出版社1991)、《石与石神》(合著,学苑出版社1994)、《走出四合院》(随笔,群众出版社1996)、《河边文谭》(文学评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中国原始艺术》(专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象征——对一种民间文化模式的考察》(学苑出版社2001)、《追寻生命遗韵——我眼中的文化史迹》(文化随笔,武汉出版社2003)、《在文坛边缘上——编辑手记》(专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文坛旧事》(专著,武汉出版社2005)、《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专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民间文学:理论与方法》(选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上一条: ·刘锡诚:《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
下一条: ·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
   相关链接
·[朱家钰]“特地背着家乡人生产”:“特产反差叙事”的生成与极化·[张海月]聊天记录里的故事:“数码一代”的民间文学实践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卫则戎]民间文学的社群认同与文化认知探讨
·[王祖悦]20 世纪初民间文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王丹]舞蹈口述史的理论构塑与应用价值研究
·[所揽月]遗产旅游中民间文学的传统化实践·[苏培]“共时的”综合表演:口头史诗歌手演述的审美创造
·[石满妮 李澈]多面“变婆”与恐怖生产·[彭相炫]从“制造非遗”到“非遗制造”:大方漆器的社会交往关系
·[米思璇]革命故事讲解员的表演与实践·[毛巧晖]跨越1949:民间文学的重建及其学术史意义
·[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李向振]现代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与实践民俗学的探索
·[雷赛西 彭红 刘喆倩]基于扎根理论的民艺工坊体系建设研究·[黄秀双]宗族记忆的重构
·[郭阳]网络民间文学定义再探究·[郭文钠]“非遗在社区”理论与实践的再思考
·[杜蒙男]《国际遗产研究期刊》非遗研究的趋势与特征(2003-2024)·[陈钰文]非遗保护与传承视域下民间文学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策略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