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引进:广义系统内的嫁接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就同一被试提供的文本而言,CRⅡ比CRⅠ的篇幅明显扩增的有14份,明显缩减的仅1份,两者基本持平的14份。部分文本的扩增是系统内嫁接的结果,更多的则表现为系统外引进。我们把再现中新创或引入系统外细节的过程称为“引进”(Importation)。表4提供的是部分引进细节的案例。
表4:故事再现中细节引进的案例
被试
|
CRⅠ
|
CRⅡ
|
CR13
|
从前,有座城里住了对姐弟,他们家门口有个石狮,每次姐弟俩吃饭的时候,弟弟总是在石狮口中留口饭团,如此三年不变。
|
传说在一个非常闭塞的山村里,住着一对相依为命的姐弟,他们自小死了爹娘,生活非常贫苦,整天以放羊编织为生,他们没有房子住,就在村头一座破庙里面度日,一天弟弟晚上做梦梦到庙门口的石狮子到处找东西吃,于是打那以后每天吃饭弟弟就会去给庙门口的石狮子嘴里塞一口饭团子,如此三年不变。
|
CR10
|
从前,有个叫由泉的地方,有个老太婆每天都到城门口去看城门的一面城墙。
|
从前,在一个村子里,有个老太婆每天早上都到城门口去,她每天都仔细观察城门口处的一堵墙,然后满意地离开,日复一日,从不间断。
|
CR14
|
弟弟临走之前,把这离奇的预言亦告诉了他的一位邻居,但是这位邻居说那血迹他是亲眼见到隔壁家的老黄倒进去,并不相信弟弟的话。
|
过了没多天,弟弟真的发现石狮子的嘴巴里有血迹,就急忙去饭店里喊姐姐。姐姐转告了厨房里的人,叫他们一块逃命去,可是有一个老婆子说那血是她倒进去的,因为刚刚有一盆鸡血,就倒了进去,叫大家不要相信。大家都哈哈大笑,不相信洪水会来,以为只是老婆子的恶作剧。
|
CR5
|
老太太看见血迹,以为传说真的应验了,于是立刻逃走了。
|
第二天,老太婆又来了,当她一抬头,看见城门上那鲜红鲜红的血迹时,立刻大叫一声,扭头就跑,一路奔回家中,只带了几件值钱的东西,当天就离城而逃。
|
表4之外,我们还可以从CRⅡ中析出大量的例证,以说明引进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1,故事背景的进一步交待。
在故事的开头交待背景,是故事讲述者惯用的方式,但源故事系统中的背景材料却很简省。被试引进的故事背景往往具有这样的特点:时间是遥远的从前;地点是偏远的乡村;主人公是心地善良的老人或儿童;主人公的生活是贫穷的。
2,原有细节的展开。
源故事中的一些定量的细节在再现时可能会减弱或遗失,如故事发生的地名、主人公的姓名、明确的数字等,但许多定性的细节会得到展开,原本简单的人物行为可能衍生出许多丰富的动态变化。这些变化倾向于更加夸张,并且可能多次反复。
3,不完整细节的闭合。
一些于情于理不够完整的细节,需要进一步“闭合”[12]以使它在再现故事中显得更加完整。这种故事再现中的闭合倾向“归因于实验对象使其经验尽可能完整、前后一致和有意义的迫切愿望。”[13]
利用系统外素材进行闭合的过程就是引进。以“恶作剧”场景的闭合为例,源故事系统中没有对恶作剧的具体场景进行说明,但在CRⅡ中,许多被试对恶作剧的即时后果作了更细致的描述:
CR10:士兵们看见老婆婆紧张的样子,开心地哈哈大笑。
CR14:大家都哈哈大笑,不相信洪水会来,以为只是老婆子的恶作剧。
CR5:兵士们看她惊惶失措的样子,得意得哈哈大笑。[14]
CR15:话说城门官这边,眼见老太婆这种狼狈之相,当然是笑得前仰后合。
以上各种形态的“哈哈大笑”显然是对恶作剧行为的一次合理化补足,也即闭合。
4,与价值观念相关的细节的引进。
许多原本没有道德评判的故事,可能经过某一次讲述,具备了教化倾向。这种倾向未必是下意识的,但它的介入必然会导致与价值观念相关的细节的引进。本实验的源故事系统基本上没有涉及道德问题,但CRⅡ中的部分文本却带有明显的道德评判倾向:
CR16:一路上,他们看到了倒塌的房屋,死去的手中还攥着金子的县官,溺死的大批人群和马驴。
CR8:县城里有一个坏恶霸地主,他勾结了县官,弄得民不聊生、苦不堪言。
CR1:镇上住着一个老妇人,她很善良,常常救助一些小动物。
CR17:从前,有一双姐弟,两人家里非常贫穷,但却有着善良的心。
CR18:有一对姐弟,相依为命过着清苦的生活。尽管自己的日子过得紧巴巴,平时却处处与人为善。
CR19:姐弟俩非常善良,每当有吃不完的饭团就扔进狮子口中。
CR14:姐姐转告了厨房里的人,叫他们一块逃命去……
在这里,老人与儿童总是善良的,她们应该得到救助;县官与地主总是贪恶的,他们应该遭遇灾祸。这种社会教育的传统价值联想刺激了部分细节的引进,如CR8的文本中就加入了许多善恶斗争的细节。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