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萧放]从成年礼的传承变异看传统社会生活中的文化示范意义
  作者:萧放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1-04 | 点击数:27695
 
摘要:成年礼作为人生发展阶段的标志性仪式,它在人类族群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在部落社会,成年礼是补充部落成员的必要集体性仪式,在开化的社会成年礼主要是对个体生命的关怀,当然它也有一定的集体因素。在简单社会通常表现为神秘的隔离,在复杂社会更多地是一种象征的仪式行为。中国的成年礼见诸文献记载的是冠礼与笄礼,这是士阶层的成年礼。中国远古也有过成年仪式。汉魏六朝时期,冠礼通行于上层社会。六朝以后冠礼在主流社会逐渐沉寂,隋唐时期由于政制与思想文化转变的关系,冠礼与其他古礼一样只是在社会上层象征性地保留着。宋代统治者积极复兴儒学,鼓吹礼义纲常,作为“养人之始”的冠礼,受到重视,贵族的礼仪演变为士庶通礼。明代《朱子家礼》被视为民间社会的礼仪指南,冠礼得到较多施行。清代是传统冠礼衰落的时代,清至民国期间,民间的冠礼普遍采用了冠婚结合的方式,冠礼成为婚礼的前奏。冠礼作为一项成人仪式,它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宗法体制的国家里具有较为独特的文化意义。它的目的是贯彻“成人之道”。 
 
成年礼作为人生发展阶段的标志性仪式,它在人类族群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成年礼的社会文化意义随着历史社会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在部落社会,成年礼是补充部落成员的必要集体性仪式,在开化的社会成年礼的意义发生重较大的改变,主要是对生物个体进行文化模塑与生命的关怀。依照范·热纳(Amold van Genenp)的“通过仪礼”(the Rites of Passage)的理论,成年礼的文化结构可划分为三个环节:分离、边缘(或阈限)、聚合。即是说一般社会的人们要实现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角色转换,需要经过一种特定的过渡环节,这一环节是一个非常的时空状态。这一非常时空状态在简单社会通常表现为神秘的隔离,在复杂社会更多地是一种象征的仪式行为。
中国的成年礼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是《仪礼》中所记述的“冠礼”与“笄礼”,冠笄之礼是士阶层的成年礼。“士”是贵族的最低一级,从封建社会等级构成看,它处在贵族与平民之间,它有着融合上下层文化的复杂的阶层属性,因此它在礼仪文化上较有代表性,当然它主要属于上层文化范围。虽然士冠礼大规模施行的时间并不很长,但它在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示范意义,后世的文人学士常常通过对《仪礼.士冠礼》的文本阐释,不断地重构着这一古礼的现代意义。冠礼作为朝廷嘉礼之一,从礼仪典章上看,它很少缺失,但对社会生活是否发生具体影响,民间社会的成年仪式是否以冠礼为蓝本,在集权政治体制下,民间社会在多达程度上保留自己的文化特性,他们在文化环境改变的情况下是如何进行生存性的文化调适。当代民间成年礼是否有复兴的趋势,这是本文要探讨的内容。
有关冠礼的探讨在传统社会一直受到关注,当然,那时人们主要将其作为礼制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所谓“礼义之始”来认识。将冠礼视为成人礼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江绍原先生在《晨报副刊》(19266-9月)连载发表的《中国古代成人礼(冠礼)》的长文,是较早结合人类学知识认识冠礼的具有学术新见的文章,他对先秦冠礼的各个环节及其成年的标示意义进行了系统解说,他认为庶人也行冠礼,这一点值得讨论。 60年代,杨宽先生在《中华文史论丛》(第一辑)中发表了《冠礼新探》一文,对冠礼的起源、命字的文化含义,三次加冠的意义等进行了翔实的论析,结论是冠礼来源于氏族制时期的成丁礼,但在私有制与国家产生之后,“冠礼已成为巩固贵族组织和保障贵族成员特权的手段。所以当时庶人是一般是不举行冠礼的。”杨宽先生的论文是冠礼研究中的力作。90年代,周绚隆先生在《民俗研究》上发表了《中国古代的冠礼》的论文,该文对冠礼的起源、冠礼的仪式、冠礼的内涵等方面也作了相应的描述与一定的分析。从上述有关冠礼的研究文章看,他们都着重于冠礼的发生,冠礼的仪式及其意义的论析,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学术见解,为冠礼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对冠礼在后世的演变情况进行探讨,而这正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仪礼》是中国最早的礼仪专书,它记载了上古冠、婚、丧、祭、乡、射、朝、聘八礼,冠礼居于首位。《仪礼》中的“士冠礼”,虽然属于贵族的礼制,但它作为人生礼仪的一部分,它与其他礼仪制度一样都经历了上古三代时期的“因俗制礼”的历史演变过程。一种社会制度无论它是上层还是下层,它都有相应的文化渊源。士冠礼应该说来源于远古氏族社会的成人仪式。从中外人类学、民族学与历史考古学的大量资料方面,我们知道人类社会初级阶段大都经历过以心理、生理为主要考验内容的“过关”仪式,如奥马哈等地方的北美印第安人男孩的入世仪式就是独自一人在荒野进行斋戒和祈祷。这种与日常生活相隔离的仪式生活是一个人从幼年向成年过渡的必经阶段,它或长或短,或繁或简,或惨烈或文雅,或庄严或随意,无论其形式如何变化,它的社会标志意义是一致的,那就是“生物人”变成为“社会人”。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萧放的博客2008-11-04 16:04:59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冯骥才]年文化
下一条: ·[万建中]论民间禁忌的功能
   相关链接
·[喀毛措 东主才让]藏族女子成年礼”的仪式传播解读·[贺少雅]明代民间冠礼的传承演变与时代特征
·[金晓晓]浅谈山西省长子县的人生仪礼·[贺少雅]“过十二岁”成人礼俗的类型、特征及其发展
·[萧放]七夕节俗传统的传承与创新·[萧 放 李晓冬]成年礼的仪式传统及其当代实践
·[王亚芳]村落社会变迁中仪式功能的转换·[高忠严]人生礼仪及其蕴藏的真挚情感
·[周佳宁]明代冠礼的复兴·[贺少雅]论元代字说中所见之民间冠礼及儒家的成人观念
·[景军]穿越成年礼的中国医学人类学·非洲红衣马赛人的成年礼
·乞巧节:改良“七仙祭礼” 女子成年礼重现·[陈华文]古代冠礼的一种变异——庆号习俗
·成年礼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