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史研究
邹明华《钟敬文先生的传说研究:在真实与真实性之间的复杂性思维》(《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通过评述钟敬文教授一生关于传说的著述, 把他的基本思想概括为: 传说是一种特殊的虚构作品, 其特殊之处在于传说具有历史的真实性。钟先生是在特殊与一般、真实与虚构、历史与文学的辩证关系中思考传说属性的,他倾向于把传说作为文学看待,归根结底认为传说是虚构的、想象的作品,是一种艺术创造,但是, 他同时也从历史的角度看待传说,认为传说虽然不是狭义的历史,不是直接的记事,但是具有反映特定时代的历史真实性。
刘亚丁《“我钟爱中国民间故事”——俄罗斯汉学家李福清通讯院士访谈录》(《文艺研究》2007年07、08期)通过访谈的形式,对李福清先生的生平及其学术贡献进行了梳理。李福清( Б.Л.Рифтин),1932年生于列宁格勒, 1955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东方系中国语文科, 1965—1966年在北京大学进修。现任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首席研究员。1961年以《万里长城的传说与中国民间文学体裁问题》获语文学副博士学位, 1970年以《中国讲史演义与民间文学传统———论三国故事的口头和书面异体》获语文学博士学位。其著作中文本有:《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在苏联》(1987 )、《中国神话故事论集》(1988)、《汉文古小说论衡》(1992)、《李福清论中国古典小说》(1997)、《关公传说与三国演义》(1997) 、《三国演义与民间文学传统》(1997)、《神话与鬼话———台湾原住民神话故事比较研究》(2001) 、《古典小说与传说(李福清汉学论集)》(2003)等。2003年荣获我国教育部颁发的“中国语言文化友谊奖”。
周启超在《自觉的比较文学视界 鲜明的理论问题意识——评李福清汉学论集<古典小说与传说>》(《中国比较文学》2006年02期)一文中评价李福清先生从民间文学起步,逐步扩展至俗文学、古典文学,进而中国传统文化,生动地展示出其在外国文学研究中自觉的比较文学视界与鲜明的理论问题意识。而拥有宏阔的比较视界与敏锐的问题意识,正是一位学术上有所发现有所建树的成熟学者的一种境界,或一种标志。《古典小说与传说》给我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他进入了这一境界,他获得了这一标志。以“古典小说与传说”为李福清的汉学代表作冠名,可谓抓住了核心。
王焰安多年来劢力整理民俗学前辈的业绩,成绩斐然。《20 世纪上半叶广东客家民间文学研究概述》中指出,早期的广东客家民间文学研究主要体现在对客家民间故事、传说、客家民间歌谣有关本体问题及客家民间文学作品的辑录、客家民间文学演唱者和讲述者的记述等方面。《张清水的民间故事、传说类型研究述评》(《韶关大学学报》2006年01期)指出,张清水依据类型理论,对中外不同地区、时代的传说和故事进行了类型比照,这些比照虽然肤浅,但在当时却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