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学术传真

首页动态·资讯学术传真

[陶立璠]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大事记(初稿)
  作者:陶立璠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0-17 | 点击数:13700
 

2004年

        4月26日——5月4日,陶立璠教授应邀在越南讲学

应越南人文与社会科学中心民间文化研究院邀请,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会长、中央民族大学文化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中国民俗》网站主持陶立璠先生,4月26日——5月4日在越南进行了为期9天的学术访问。访问期间在民间文化研究院进行四次学术讲演,除介绍中国民俗学及民间文学研究历史、现状外,还做了中国萨满文化与傩文化的专题讲座,与来自越南各地的学者、硕士和博士生进行了学术交流。讲演之余,陶立璠先生专程到被列为联合国自然文化遗产名录的下龙湾参观,到河内市越南民族学博物和河内郊区农村参观,对那里的民俗文化和越南的信仰习俗进行民俗学考察。

        在河内期间,陶立璠先生还和越南民间文化研究院院长、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副会长吴德盛先生一起会见了来越南访问的老挝民间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温泰·苏萨斑先生。温泰先生将应邀参加今年6月在韩国召开的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陶立璠先生代表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欢迎老挝学者参与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的学术活动,并希望在条件成熟时,能在老挝召开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的学术会议,将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的活动扩展到东南亚地区,加强亚洲民俗文化的交流与研究。温泰先生愉快地接受了这一建议。

        6月9日——13日,在韩国江陵国际观光民俗祭期间,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第七次国际学术大会同时举行。会前江陵市市长沈起燮先生接见了参加会议的各国学者代表。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会长陶立璠先生(中国)、名誉会长金善丰先生(韩国)、副会长樱井龙彦先生(日本)、张正龙先生(韩国)、秘书长刘京宰先生(中国)受到接见。沈市长对在江陵端午祭期间各国学者的到来,表示热情地欢迎;希望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的会议在学术交流中增进亚细亚各国的学术交流和友谊。陶立璠先生代表各国学者对江陵市政府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10 日上午9时,会议在江陵市政府大楼国际会议厅隆重开幕。江陵市市长沈起燮、江原道知事金振先、江陵市议会议长权赫燉、江陵端午祭委员长郑镐敦、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会长陶立璠在开幕式上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此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世界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来自中国、日本、韩国、越南、蒙古国、老挝、瑞士、俄罗斯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70多位学者参加会议,他们带来了各自国家和地区无形文化遗产保护信息和研究成果,在大会上进行交流。在头一天的大会上,有12位学者以无形文化遗产保护为题做了主题发言。之后分5个会场进行学术交流。会议期间,各国学者对保护无形文化遗产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发表了《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保护世界无形文化遗产宣言书》。

        此次会议是在江陵端午祭期间召开的,大会专门安排两个半天的时间对韩国江陵端午祭进行现场考察。江陵端午祭传承已经有千年以上的历史,虽然在节日的名称上和中国的端午节相同,但其内容和形式完全是韩国民众的创造。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韩国学者的考察和论证下,1967年江陵端午祭被作为韩国第13号无形文化财加以保护。30多年过去了,关于端午祭的文献和仪式保存极为完整。被指定为文化财的仪式是大关岭山神祭和国师城隍祭、女城隍祭,祭祀仪式将儒家仪礼和巫祭完美地结合起来。如端午的前夜祭和端午节期间每日的朝奠祭,保存了江陵端午祭的原型。此外江陵地区的许多受到保护的无形文化财也被融入端午祭的日程。如官奴假面戏、农乐舞、民谣、韩国国乐以及投壶、秋千、摔跤等为江陵端午祭增光添彩。韩国江陵端午祭是民众自己的节日,参与者的高涨热情是前所未有的。在五天的节日期间来自韩国各地和世界各地的观光者有100多万人。正是江陵市政府的文化自觉使它得到有效的保护,成为人类共享的文化遗产,韩国对无形文化遗产的重视与采取的有效地保护措施,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无形文化遗产既代表着过去,也代表着未来,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民族凝聚力的象征。文化的本土化、多样化使我们的生活有了多样的选择,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这是与会学者参观考察后的最深感受。

       8月  越南民间文化研究院访问北京民俗博物馆。

       2004年8月12日,越南民间文化研究院学者一行6人到北京民俗博物馆参观访问。早在两年前,吴德盛院长就已经拜访过韩秀珍馆长,对于老朋友的再次来访,韩馆长表示热情的欢迎。朝阳文化委副主任高春利,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会长陶立璠、中央民族大学民俗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岗措参加了此次交流活动。
       双方介绍了各自的组织机构、研究领域及发展方向。越方此次中国之行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了解中国的民间信仰及民间文化,因此,对东岳泰山信仰及北京传统民俗文化方面的研究产生浓厚兴趣,并希望能加入明年在越南河内举办的国际亚细亚民俗研讨会,在研讨会上介绍东岳庙信仰。双方进行交流后,越南朋友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庙区及“满族医巫闾山剪纸艺术展”、“人生礼俗展”及“东岳庙历史沿革展”。双方均表示,今后要在民俗研究领域密切联系,加强合作,共同推进亚洲民俗文化的发展。
       最后,吴德盛院长在留言簿上写下“敬祝北京民俗博物馆与东岳庙越来越发展,对推动博物馆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作出贡献”的题词。
  

2005年

        1月,陶立璠主编的汉文版《亚细亚民俗研究》(第五辑)由学苑出版社出版。收入蒙古国会议、台湾会议论文26篇。

        9月23—26日,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第八届学术大会在越南河内召开。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在全球一体化中的亚细亚民间文化的价值与多样性之民俗学”。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日本、韩国、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国的35位代表与越南各地市的32位正式代表和30多位观察代表参加了研讨会。其中,中国大陆方面有13位学者与会。

        9月23—24日,大会安排了两天的田野考察,与会者考察了越南一年一度的“父亲节”庙会,参观了越南最早的佛教中心的古寺庙——宁福禅寺,走访了越南民族学博物馆、文庙和普通的越南村落,还看到了美丽的海上日出和参观了越南的世界自然遗产——下龙湾,领略了越南美丽的自然风光。

        9月25—26日,学术大会在越南河内的国会招待所会议厅举行。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会长陶立璠先生致开幕词,越南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文化研究所所长阮春径先生也分别致辞,表示对大会的热烈祝贺。开幕式后学者们就广泛的议题展开了热烈而诚挚的交流。在大会报告中,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会长陶立璠教授作了《世界文化多样性与亚细亚民俗研究》的报告,指出自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成立以来,尊重亚细亚民俗文化多样性始终是学会行动的准则,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越南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前所长、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副会长吴德盛教授的报告《越南民间文化》则详细介绍了越南的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状况;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副会长、日本名古屋大学樱井龙彦教授的《从民俗学角度来看人类的灾难》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和新的视野,提出建立“灾害民俗学”的理论设想。在分议题的报告中,分三个会场,代表们就“文化政策”、“文化交流”、“庙会,传统与改变”、“庙会中的表演形式”、“民间诗歌”、“民间故事”、“民间演唱”、“民间艺术”、“民间饮食”、“传统手工业”、“民间文化的多样性”、“保护文化价值”、“信仰,传统与改变”、“信仰,交流与影响”、“礼仪空间”等诸项议题进行了研讨。与会代表提交的优秀论文将分别以中、英、汉文三种文字结集出版。

        会议期间召开了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理事会,理事会对越南方面的会议筹备工作表示满意和感谢;2006年是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成立十周年,理事会决议下届国际学术会议在中国召开;会议期间陶立璠会长分别与泰国、老挝、柬埔寨代表进行了交谈,并建议学会吸收泰国、老挝、柬埔寨为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会员国。

        9月25日晚,越南方面还在河内的西湖游船上盛情宴请了与会的全体代表。代表们不仅品尝了越南的美味佳肴,还有幸欣赏了越南艺术研究所表演的精彩节目。越南艺术家弹唱的白居易之《琵琶行》如泣如述令人慨叹万千;“想老家”的越南民歌让人油然而生故国之思;越南母道的跳神仪式更是将晚宴的热烈气氛推到了高潮。晚宴上,金善丰教授演唱的“阿里郎”、陶立璠教授演唱的“花儿”、扎格儿教授演唱的“嘎达梅林”也让与会代表深切的感受到了亚细亚民俗文化的多样性。

        会后,越南出版了由吴德盛主编的英文版论文集。

2006年

        7月29日——30日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主办的国际江文化学术大会在韩国举行

        由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主办的“国际江文化学术大会”,2006年7月29日—30日在韩国江源道华川郡隆重召开。来自中国、日本、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家及台湾地区的专家学者云集华川,对“江文化”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会议由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副会长、韩国江陵大学张正龙教授主持,华川郡郡守郑甲澈先生、华川郡议会议长朱钟华先生发表了热情洋溢地讲话,欢迎各国学者的到来。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名誉会长、韩国中央大学金善丰教授,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副会长、日本名古屋大学樱井龙彦教授,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副会长、越南国立民间文化研究院吴德胜(Ngo Duc Thinh)院长分别在大会上做了基调演讲。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会长陶立璠教授因故没能参加会议,应邀参加会议的两名中国代表是中南民族大学韩国研究所杨万娟副所长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管彦波博士。

        大会期间,主办方组织各国学者参加首届华川江文化节盛大的庆典活动。华川郡位于韩国北汉江的上游,有着丰富的江文化资源,汉江上游建筑了几条大坝拦截住滚滚江水,在崇山峻岭中形成了几个巨大的高山湖泊,风景迷人,这里是韩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与江河有关的载体是船,江文化节的一项重头戏是各种船的展示和放漂,华川邀请了中国、越南、老挝还有台湾地区做船模型的师傅现场制作表演,各个国家风格迥异的传统工艺船,让观者大开眼界。

 

        10月,陶立璠主编的汉文版《亚细亚民俗研究》(第六辑)由学苑出版社出版。收入韩国会议、越南会议论文篇。

        10月,由陶立璠、樱井龙彦任主编,刘京宰、苑利任副主编的汉文版《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论集》由学苑出版社出版。收入各国学者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论文34篇。此论文集由日本亚细亚经济文化研究所给以经费赞助。

        10月25日——29日,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成立十周年暨第九次学术大会在中国湖北省襄樊市举行。

        由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襄樊市政府、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中南民族大学联合主办的“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第九次学术大会”10月26日在襄樊市举行。来自韩国、日本、蒙古、越南、马来西亚及国内的8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此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暨荆楚文化的传播与影响”。

  会议由襄樊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胡水华主持,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德炳首先在开幕式上致词,他说,襄樊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有着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荆楚文化不仅对中国文化史作出卓越贡献,而且影响深远,有着良好的研究基础和条件。希望各位专家多提宝贵意见,推动襄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会长陶立璠先生在致辞中对为这次会议筹备工作给予巨大支持的襄樊市政府、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中南民族大学的领导表示中心的感谢。他说“在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成立十周年之际,来自亚洲各国的民俗学者云集襄樊举行第九次国际学术大会,探讨文化遗产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探讨荆楚文化的传播与影响,增进亚洲各国人民的相互理解与文化交流,促进社会的和平、和谐发展,我们感到十分荣幸。今天我们在襄樊的土地上相聚,是一种缘分,是一种机遇,是襄樊文化的魅力将我们凝聚在一起。中国的文化遗产是十分丰厚的,各国学者光临此地,进行学理探讨,观光考察,一定会得到预期的满足。”

        原省政协副主席陈运铁、杨斌庆,省政协常委陈昆满,出席了会议。

        这次提交大会的论文50多篇,除大会发言外,会议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荆楚文化两个分会场进行学术交流,整个大会期间,还安排与会的各国学者考察楚文化遗迹,到古隆中参观三国文化遗址,到南漳县参观考察古老的跳端公、闹年锣鼓、垦荒锣鼓、沮漳巫音等民俗表演。日本、韩国及越南等国的学者还以端午节、远古的送瘟神习俗、岁时习俗、灶神信仰等为例,将荆楚文化与周边国家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比较。

        会议期间召开了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理事会,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会长陶立璠先生请求辞去会长职务,理事会接受了请辞并聘陶立璠先生为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名誉会长,选举日本名古屋大学樱井龙彦教授担任下届会长,张正龙(韩国)、吴德盛(越南)苑利(中国)为副会长。韩国中央大学金善丰教授为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法人理事会理事长,金京南教授为理事会事物局长,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总部设在韩国首都首尔。理事会还决定今后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的学术大会每两年召开一次,下届会议2008年在日本秋田县召开。

        会议期间还举办了“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成立十周年成果展”。

        10月28日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第九次学术大会胜利闭幕。


2008年

        10月10日——12日 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第10次学术大会在日本秋田举行

        10月10日至12日,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的第十届学术大会在日本秋田县大仙市大曲中央公民馆举行。会议主题为“亚洲的稻作文化”。中国、韩国、越南、柬埔寨、泰国、老挝等国及中国台湾地区的代表共计4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学术研讨会。中国有9位学者参与了本次会议,他们是北京师范大学萧放教授、内蒙古师范大学敖其教授、温州大学黄涛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邹明华副研究员、中南民族大学杨万娟副教授、日本神户外国语大学秦兆雄教授、复旦大学郑土有教授、学苑出版社刘涟主任、中国政法大学郑璇玉博士。亚细亚民俗学会名誉会长陶立璠教授、亚细亚民俗学会中国分会会长苑利研究员因故未能与会。

         10日上午的大会开幕式上亚细亚民俗学会会长樱井龙彦与大仙市长栗林次美分别致欢迎词。在观赏了大仙农耕祭祀剧的表演之后,接着野本宽一教授、金善丰教授、苑利教授(由黄涛代为发言)分别代表日韩中三国作大会发言。在接下来的学术研讨中,会议按论文主题分A、B两个分会场进行,对于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地区的稻作民俗文化进行了深入研讨。中国与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均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有的论文还获得良好反映与高度关注。会议闭幕式上,日本歌谣学会会长真锅昌弘教授作了总结发言。大仙市大曲太鼓队在闭幕式上作了精彩的鼓艺表演。大仙市府还组织与会代表观赏了大曲烟花表演,作为日本首屈一指的大曲烟花名不虚传。在大仙市的告别晚宴上,萧放教授受樱井会长之托代表亚细亚民俗学会作了简短的祝酒辞。

        12日是考察研修时间,会议代表参观了秋田县立大曲农业科学馆、国家文化财池田氏庭园;体验了年糕制作过程,参观了仙北年糕馆;最后参观了民族艺术研究所与作为文化遗产地的街区角馆武家屋敷。本次考察活动紧张而充实,会议代表对日本东北稻作区的民俗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值得特别一说的是12日上午全体会议代表参与了大仙市政府组织的栽种友谊树的活动。中国代表与大仙市代表共同栽下了两棵樱花树,大仙与北京同处北纬40度,这样的友谊树意义深远。会议期间还召开了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理事会,讨论下次会议主办地及学会相反关事务。萧放、邹明华参与了会议。会议决定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大会交由韩国主办,韩国分会会长张正龙负责会议筹办事宜。会期预计在2009年5月末6月初举行,届时亚细亚民俗学会中国分会将组团赴会。(亚文)


郑重声明:

《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大事记》(初稿,1996——2008)由陶立璠整理,因为资料有限,特别是对历次学会学术大会的资料没有很好地征集,只是凭借手头有限的资料进行梳理,难免挂一漏万。希望这只是初稿。在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成立的十二年中,各国和地区的会长、副会长一定参与了不少活动,出版了不少著作,希望各国学者就自己掌握的资料进行补充,使这一大事记更加完整。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从田野到书斋——陶立璠空间

上一条: ·WIPO总干事呼吁为土著和当地社区实现具体成果
下一条: ·山东莱芜发现一明代石碑 记述“孟姜女哭长城”
   相关链接
·[李刚 荆淑坤]信息化时代的学术共同体构建:以中国民俗学会为例·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9-10月受理)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7-8月受理)·深切缅怀刘锡诚先生——中国民俗学会唁函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5-6月受理)·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3-4月受理)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1-2月受理)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11-12月受理)·中国民俗学会:会费缴纳清单 (2023年4月14日至2023年11月30日)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9-10月受理)·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叶涛]庆祝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叶涛]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开幕词
·40年,诠释民俗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中的独特价值·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
·[李琳 李小青]中国民俗学会40周年与多民族民俗学研究的兴盛·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7-8月受理)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