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吉国秀]婚姻支付变迁与姻亲秩序谋划
——辽东Q镇的个案研究*
  作者:吉国秀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0-24 | 点击数:30718
 

二、作为田野工作地点的辽东Q镇
 
笔者曾将辽东Q镇作为田野工作地点,并于2002和2003两年间对其进行调查,本项研究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Q镇是辽宁省东部山区的一个中心镇,前身为一个农村集镇,后逐渐变为辽宁省东部山区货物、粮豆、木材的集散地,在民国初年的时候已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东山镇之一。其时,Q镇地处奉天和吉林两省的陆路交通要道,山高林密,土匪活动猖獗,给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伤害。当地老人对当时“闹胡子”的记忆尤深,相关的故事也以支离破碎的形式流传下来[1]。1925年奉天省长公署以Q镇为中心,划拨周围村屯添设县治,称为Q县(清原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91:13)。如今,Q镇是Q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距离辽宁省的省会沈阳146公里。镇内多为山地和丘陵,土地的分配格局为“八山一水一分田”。镇内大多数居民为非农业户口,周边的村屯农业较为发达,主要从事稻米和蔬菜生产,是Q县蔬菜保护地生产示范基地以及优质稻米的重点产区。Q镇是整个Q县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据当地政府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1999年全镇的社会总产值为121822万元,人均收入为3372元。Q镇的中心位置与经济发展程度对于当地民众的通婚半径,以及婚姻支付的增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根据2002年Q县统计局所给的数据,Q镇现有人口85195人,共计32538户,其中两代户的家户形式占有较大比重。按照1990年Q县的人口普查资料,二代户的家庭占绝对优势,为72.3%,一对夫妇户占9.24%,三代户和四代户的比例不足10%(参见清原满族自治县人口普查办公室,1991:43)。这些数据说明,当地很少有大规模的家族形式,三代同堂和四代同堂的家户形式也较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年轻人倾向于婚后“出去单过”,户口另立[2]。当地的家户结构形式也是讨论婚姻支付变迁的一个重要因素,显然宗族世系理论在Q镇的个案中找不到引以支撑的实践形式,父系继嗣优先于其他社会组织的原则就更需要重新审视了。在这样一种区域社会的结构中,姻亲关系与血缘关系发挥着同样的社会整合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阎云翔关于下岬村的结论更具说服力。
Q镇是一个多民族融合地区,民族构成有满族、汉族、朝鲜族、回族等10个民族,其中满族与汉族一直占据主体位置,两者占总人口的85%(清原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91:651;清原满族自治县人口普查办公室,1991:10-15)。据县志记载,三百年多年以前Q镇最早的八户居民中就有六户为满族,其余两户则为汉族(清原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91:61)。除了民族的差别以外,由于在历史上从关内到Q镇的人口流动从未中断[3],镇内居民还有“东北人”和“关里人”的主位区分。移民多来自山东、河北、河南、山西、江苏等地,其中山东移民占多数。民族因素和来源地因素使得镇内人口的异质性加大,为居民在镇内择偶提供了选择的可能性[4]。移民也与当地家户结构的形成有着很大关联,这也是Q镇缺乏大规模家族形式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移民也使得非血缘关系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从而为姻亲关系功能的释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Q镇的地理环境、历史沿革以及居民的构成显示出其独特的区域性特征,这些特征对于当地择偶的范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相对中心的地理位置、两代户为主体的婚后居住制度,以及1980年以后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5]等因素的相互作用,促使居民在镇内择偶。也就是说,Q镇的通婚距离与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大体上重叠。这种亲属制度与区域安排之间的关系,是拉德克利夫-布朗极为看重的一个方面,他将其视为社会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他认为,
 
社会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亲属制度与区域安排的联系方式,这一点过去经常被忽略。正是区域,例如村庄里邻居的接触和共同协作,亲属关系才会对社会生活有最为持续的影响。(Radcliffe-Brown,1987/1950:84)
 
拉德克利夫-布朗的这一观点,对于认识Q镇通婚距离所产生的影响提供了帮助。邻近的通婚距离使当地社会关系的网格细密化,它将越来越多的家庭牵扯到姻亲关系中,例如 “转圈亲家”[6]等。同时,它也加大了两种以上社会关系重合的机率,从而增加了个体感情卷入社会关系网络的程度。而居住的邻近,又使得一种持续而稳定的亲属协作关系得以形成,“亲属路线”(费孝通,1998:276)在Q镇得到最大限度的遵循。而居住的邻近又为女性婚后与娘家的联系提供了方便,使得姻亲关系的地位不断上升甚至超过血缘关系。血亲与姻亲地位上的变化使老人感到不适应,它也常常成为婆媳关系以及姻亲家庭间冲突的主要根源。娘家希望与婚后的女儿保持感情联系,而婆家的希望与此正相反。社会将两种似乎有些矛盾的角色放置在女性个体上,两套不同的行为规范势必会产生冲突。以前可以通过从夫居的婚后制度减缓角色冲突,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分家另过”使冲突走到了前台而得以显现。
以上有关辽东Q镇的地方性知识,是理解其婚姻支付变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也是找寻婚姻支付变迁地方意义的关键所在。Q镇的个案说明,镇内通婚超越了时间的变换,成为一种持续而稳定的择偶模式。这一方面让更多的家庭牵扯进姻亲关系中,使姻亲关系成为当地构建社会网络的重要途径之一;另一方面也使得姻亲关系在当地民间社会中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为姻亲家庭间权力平衡的追逐埋下了伏笔。由于姻亲关系在Q镇“亲属路线”以及民间社会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因此从姻亲关系的视角理解当地婚姻支付的变迁更具实践意义。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刁统菊]多姓聚居与联姻关系
下一条: ·[陶立璠]古镇、古村落——重要的文化遗产
   相关链接
·[朱婉尚婕 胡燕]吉祥文化视域下男欢女喜的变迁与重构·[虞佳芯]瑞安龙舟竞渡的变迁研究
·[于晓雨]岱顶碧霞祠庙会活动调查报告·[王敏琪]传统的变奏:杭州东坡肉的叙事变迁与经典生成
·[孟令玉]乡土变迁下的家族发展·[刘吉平 王小辉]陕甘川毗邻区域民间神话与羌族历史变迁
·[丁本恩]西王母本义及其形象、信仰变迁考·[陈阳]闽南农村近 50 年丧葬仪式的“变”与“不变”
·[朱现省]社会变迁视角下“做社”习俗的演变与当代价值·[朱世桂]我国特色茶文化遗产“末茶”(抹茶)发展沉浮及其传承创新
·[闫建微]冀南地区十八村奶奶信仰与姻亲关系研究·[徐鹏飞]生长与式微:农村丧葬仪式的变迁
·[武靖佳 胡燕]从村落节俗到舞台展演:溱潼会船的变迁研究·[王雨铭]城镇化进程中豫北乡村社会集市文化研究
·[王芳]西南地区百年客家村落的变迁与发展·[万水清 朱婉尚婕 稽明星]基于文化聚落中的都市茶馆变迁
·[裘兆远]从家堂看太湖渔民俗信的变迁·[路转红]肃北蒙古族婚礼仪式的变迁研究
·[李佳南]都市传说:广州城市变迁的缩影·[赖伟鸿]“香火”的隐忧:从身体实践到数字民俗的仪式变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