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注释: 
 
 
[2] 根据《公约》第15条的精神,政府间委员会的几次会议都反复讨论了社区参与,今年2月的“索菲亚会议”拟就社区及其代表、专家、专业中心和研究机构在贯彻《公约》的过程中如何发挥各自的作用提出操作性指导意见的草案。 
[3] UNESCO编,关世杰等译:《2000年世界文化报告:文化的多样性、冲突与多元共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7-148页。 
[4] UN: E/CN.4/Sub.2/1995/26, GE. 95-12808 (E), 21 June 1995.  
[5] 相关的学术史详见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6] Samantha Sherkin, “A Historical Study on the Preparation of the 1989 Recommendation on the Safeguarding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Folklore.”  
[7] UNESCO-WIPO World Forum on the Protection of Folklore: 
[8] “Copyright and Folklore,” FFN 21: 8-10,March 2001。 
[9] Peter Seitel, “Safeguarding traditional cultures: a global assessment,” UNESCO, 00112-EN, 2001. 
[10] UNESCO编,关世杰等译:《2000年世界文化报告:文化的多样性、冲突与多元共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7-148页。 
[11] United Nations Economic and Social Council,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 Indigenous Peoples: Concise Report of the Secretary-General,” E/CN.4/Sub.2/1992/30, 6 July 1992. 
[12] 这些观点引自UNESCO编、关世杰等译:《2000年世界文化报告:文化的多样性、冲突与多元共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7-187页。 
[13]UNESCO编、关世杰等译:《2000年世界文化报告:文化的多样性、冲突与多元共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63-164页。 
[14] UNESCO:《信使》2001年第3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文章来源:《民族艺术》2008年第1期【本文责编:思玮】
 | 
              |  |